• 【正版】战胜华尔街978711121894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战胜华尔街9787111218944

正版旧书 85成新左右 里面部分划线标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15.28 3.2折 48 九品

仅1件

四川德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彼得·林奇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218944

出版时间2007-08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9787111218944

上书时间2024-11-27

雪嘟嘟亮de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彼得·林奇是美国,乃至优选首屈一指的投资专家。他对投资基金的贡献,就像乔丹对篮球的贡献一样,他把基金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将选股变成了一门艺术。    彼得·林奇生于1944年,15岁开始小试投资,赚取学费,1968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取得MBA学位。    1969年,林奇进入富达公司。1977~1990年间,他一直担任富达公司旗下麦哲伦基金的经理人。在这13年间,他使麦哲伦基金的管理资产从2000万美元增至140亿美元,年平均复利报酬率高达29%,几乎无人能出其右。麦哲伦基金也由此成为世界上很成功的基金,投资绩效名列靠前。    1990年,彼得·林奇退休,开始总结自己的投资经验,陆续写出《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学以致富》等著作,轰动华尔街。

目录
推荐序一(张志雄)
推荐序二(张荣亮)
译者序
序言
平装本序言
引言 想多赚钱就买股票吧
章 业余投资者比专业投资者业绩更好
第2章 周末焦虑症
第3章 基金选择之道
第4章 麦哲伦基金选股回忆录:初期
第5章 麦哲伦基金选股回忆录:中期
第6章 麦哲伦基金选股回忆录:晚期
第7章 艺术、科学与调研
第8章 零售业选股之道:边逛街边选股
第9章 房地产业选股之道:从利空消息中寻宝
0章 超级剪理发记
1章 沙漠之花:低迷行业中的卓越公司
2章 储蓄贷款协会选股之道
3章 近观储蓄贷款协会
4章 业主有限合伙公司:做有收益的交易
5章 周期性公司: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6章 困境中的核电站:CMS能源公司
7章 山姆大叔的旧货出售:联合资本Ⅱ公司
8章 我的房利美公司纪事
9章 后院宝藏:共同基金之康联集团
第20章 餐饮股:把你的资金投入到你的嘴巴所到之处
第21章 6个月的定期检查
25条股票投资黄金法则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精选了21个选股经典案例,涉及零售业、房地产业、服务业、萧条行业、金融业、周期性行业等。这不仅是林奇选股的具体操作,更是分行业选股的要点指南。本书还归纳总结出25条投资黄金法则,作者林奇用一生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凝结出来的投资真谛,每一个投资者都应该牢记于心,从而在股市迷宫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本书既是一个世界上很成功的基金经理的选股回忆录,又是一本难得的选股实践教程和案例集锦。

主编推荐
彼得·林奇,优选很好选股者、美国证券界不错明星、历历史记录传奇的基金经理人继《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之后,《战胜华尔街》是林奇专门为业余投资者写的一本林奇股票投资策略实践指南:
    ·林奇本人是如何具体实践自己的投资方法,如何具体选股,如何管理投资组合,从而连续13 年战胜市场的。
林奇用自己一生的选股经历,手把手教读者如何正确选股,如何避免选股陷阱,如何选出涨幅优选又安全的大牛股。
    ·很重要和很精彩的部分——林奇管理麦哲伦基金13年的投资自传。
从 0.18亿到1亿美元的初期,从1亿到10亿美元的中期,从10亿到140亿美元的晚期,阐明了林奇连续13 年战胜市场的三个主要原因:
    ·林奇比别人更加吃苦。
    ·林奇比别人更加重视调研。
    ·林奇比别人更加灵活。
    ·很实用的部分——21个选股经典案例。
    《华尔街日报》全美靠前号畅销书,彼得·林奇的选股实录,为业余投资者写的股票投资实践指南和黄金法则。
    1.投资很有趣、很刺激,但如果你不下功夫研究基本面的话,那就会很危险。
    2.作为一个业余投资者,你的优势并不在于从华尔街投资专家那里获得所谓专业投资的建议。你的优势其实在于你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知识和经验。如果充分发挥你的独特优势来投资于自己充分了解的公司和行业,那么你肯定会打败那些投资专家们。
    3.过去30多年来,股票市场被一群专业机构投资者所主宰,但是与一般人的想法正好相反,我认为这反而使业余投资者更容易取得更好的投资业绩。业余投资者尽可以忽略这群专业机构投资者,照样战胜市场。
    4.每只股票后面其实都是一家公司,你得弄清楚这家公司到底是如何经营的。
    5.经常出现这样的事:短期而言,比如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一家公司业绩表现与其股价表现毫不相关;但是长期而言,一家公司业绩表现与其股价表现是接近相关的。弄清楚短期与长期业绩表现与股价表现相关性的差别,是投资赚钱的关键,这也说明,耐心持有终有回报,选择成功企业的股票方能取得投资成功。
彼得·林奇优选很好选股者,美国证券界不错明星,历历史记录传奇的基金经理。
继《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之后,《战胜华尔街》是林奇专门为业余投资者写的一本林奇股票投资策略实践指南:
·林奇本人是如何具体实践自己的投资方法,如何具体选股,如何管理投资组合,从而连续13年战胜市场的。
  林奇用自己一生的选股经历,手把手教读者如何正确选股,如何避免选股陷阱,如何选出涨幅优选又安全的大牛股。
·很重要和很精彩的部分——林奇管理麦哲伦基金13年的投资自传。
  从0.18亿到1亿美元的初期,从1亿到10亿美元的中期,从10亿到140亿美元的晚期,阐明了林奇连续13年战胜市场的三个主要原因:
  ·林奇比别人更加吃苦。
  ·林奇比别人更加重视调研。
  ·林奇比别人更加灵活。
·很实用的部分——21个选股经典案例
  涉及零售业、房地产业、服务业、萧条行业、金融业、周期性行业等。这不仅是林奇选股的具体操作更是分行业选股的要点指南。
·归纳总结出25条投资黄金法则
  林奇用一生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凝结出来的投资真谛,每一个投资者都应该牢记于心,从而在股市迷宫中找到正确的方法。
·既是一个世界上很成功的基金经理的选股回忆录,又是一本难得的选股实践教程和案例集锦。
读书建议:《战胜华尔街》既可以作为《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的进阶读物,也可以作为其实操案例,二者结合来读,获益优选。

媒体评论
慧眼识股的高手    张志雄    林奇时代的麦哲伦基金的另一只重仓股房利美也值得一述。    不同股票有不同的买法。有些股票是因为“没什么其他股票好买了,买点这个”;有些是“可能这股票有潜力”,也买了;还有些股票是“现在买入过两天抛出”;有些股票是“替丈母娘买点”的,还有人“替丈母娘,叔叔、伯伯和外甥侄女们买的”,有的是“卖了房子买进股票”,甚至“把房子游艇全卖了,就是要买这只股”;很厉害的是“房子游艇全卖了还不算,要叫丈母娘,叔叔、伯伯、和外甥侄女们也跟着卖,然后拿了钱去买这只股票。”    林奇认为,房利美正是很后的这类股票。    留意美国经济的人,应该知道房利美这家住房抵押货款公司,在1938年由美国国会创建并获得政府信用支持,后来在60年代初实现私有化。其主要职能是购买抵押贷款资产,然后将基金打包成债券出售给投资者。2004年,房利美爆发会计财务丑闻,2005年4月初,老谋深算的格林斯潘一改过去模棱两可的态度,坚决要求房利美和另一家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房地美的规模,因为两家公司的规模已接近全国住房贷款的四分之一,它们却在利率和提前偿付方面存在重大风险。    这已不是房利美靠前次面临危机了。70年代,房利美的经营模式是“短借长贷”,以较低的利率借入资金,用这些钱买入高利贷的长期按揭贷款,赚取利差受益。到了80年代初,短期利率跃升到18%—20%,但公司在70年代购买的长期借款利率为8%—10%,利差收益反而为负值,于是股价从1974年的9美元跌到1981年的2美元,并传言即将破产。也就在这时,房利美结束了“短借长贷”的行为,采用了包装抵押贷款,创造了一种“按揭支持证券”然后卖掉的盈利模式。    这样,当时的房利美从中获得了很高的佣金收入,并把利率风险转给了新的买主。    林奇投资房利美的过程十分曲折。他在1997年在5美元建立了头笔仓位,但很快就抛掉它,只赚了一点钱。1981年房利美的股价跌到了2美元,1982年投资市场因公司领导人和经营模式的变革,股价从2美元反弹到9美元,这是典型的周期性股票走势。1983年,房利美真正开始盈利,股价却如一潭死水。1984年底,房利美占麦哲伦基金总资产的0.37%,而股价却跌了一半,从9美元跌至4美元。1985年,林奇觉得房利美的历史负担问题解决得差不多了,增仓至2%,房利美成为进入麦哲伦基金持仓前十位的股票,而房利美的股价从4美元已反弹到9美元。1986年,林奇将房利美持仓量收缩到1.8%,而房利美股价从8美元涨至12美元,公司盈利也从去年的每股0.52美元提升至1.44美元。    1987年,房利美股价震动颇大,这也和当年的股灾有关,股价从12美元升到16美元,后又跌到12美元,再回到16美元,很后在10月份的大暴跌中跌至8美元。这时麦哲伦基金持有2%—2.3%的仓位。    1988年,林奇将房利美增加到基金总资产的3%,而公司每股盈利已达2.14美元    1989年,林奇发现巴菲特也持有220万股房利美股票,便在年底加仓房利美至基金资产的5%,这又是重仓股的优选限额。这年,公司股价终于从16美元涨到42美元。1990年,房利美因海湾战争从42美元跌至24美元,后又涨到38美元。1991年,林奇离开麦哲伦之后,后任经理萧规曹随,仍保持该股票的头号持有仓位,股价则从38美元涨到了60美元。    由于富达公司旗下的其他基金也同样重仓持有房利美股票,结果在整个80年代,它们获得超过10亿美元的利润。在当时,这在金融目前是破纪录的事。    面对今天凄风苦雨中的房利美,林奇会再度出手吗?我们不清楚,可是,从当年林奇的投资房利美的经历来看,他能获得这样的成功是绝非偶然的。    因为这时,林奇从一只活跃的兔子变成了耐心的乌龟。    确实,林奇对投资房利美的描述让人想起了另一位有名的基金经理和价值投资大师约翰?奈夫的经典故事。从资历来看,约翰?奈夫是林奇的前辈,他在1964年便执掌威灵顿公司旗下的温莎基金,一直到1995年退休,而一直到1983年,林奇的目标便是赶超全美靠前的温莎基金。奈夫比林奇做基金经理早了13年,却晚离开4年,在30余年的投资生涯中,其投资业绩的每年平均值超过市场报酬率3%以上。从复制效果看,每年3%,只要24年,原本的投资便会倍增。如果投资人在1964年投资1美元,到奈夫退休时已是55.46美元。    奈夫曾津津乐道一个投资故事是有关花旗银行的。1987年,由于JP摩根的股价大涨,让只有7到8倍市盈率的花旗银行显得很有吸引力,于是温莎基金便大举买进,但低市盈率反映了投资人忧虑花旗对拉丁美洲国家的放款可能会恶化的担心,而公司的亏损也创了纪录。到了1990年年初,温莎基金买了更多的花旗股票,仍与市场舆论逆向操作,那一年,花旗的股价是14美元,温莎基金的平均持股成本是33美元,而且在所有温莎基金投资的股票中,只有花旗的盈利不如预期,奈夫反而在这时加仓,这是需要勇气的。    1991年,花旗已使市场绝望,人们开始破口大骂。《商业周刊》把花旗形容为“噩梦”,《机构投资人》在报道花旗的文章中插有全页死鱼的照片,众议院银行委员会暗示花旗可能技术性破产,到1991年底,花旗股价只有8美元。    温莎基金此时持有2300万股花旗,有5亿美元资产被套,但奈夫自称“压根儿没想到在报酬率令人满意之前卖出持股”,相信花旗盈利很快将上涨回升,枯木逢春。1992年初,花旗盈利和股价果然明显回升,到年底,温莎基金竟反败为胜,在花旗股票上有了利润。    奈夫和林奇回忆起来如此细微乃至有点沾沾自喜,是因为反向投资或逆势操作有极大的风险,并需承受沉重的压力。更何况执著和固执在绝大多数时候难于区分,甚至它们是一种现象的两种描述而已。所以,在事后我们得记住这只勤奋的而且幸运的兔子的一番忠告:    “流行的说法是‘利空买入,利好卖出’,这话可能会产生误导。出利空消息时买入股票可能会造成惨重损失,因为坏消息通常会变得越来越多。有多少人在听到英格兰银行的利空消息之后买入,而眼睁睁地看着股价从40美元跌到20美元,又从20美元跌到10美元,再从10美元跌到5美元,从5美元跌到1美元,很后跌到0,吞掉了他们很大程度的投资呢。” 很后,我要提及的是,《战胜华尔街》是靠前一些出色的投资者的推荐阅读书,但坊间已少见。此次机械工业出版社又推出了该书的新版,我深信它会赢得更多读者的青睐。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