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数术札记
  • 数与数术札记
  • 数与数术札记
  • 数与数术札记
  • 数与数术札记
  • 数与数术札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数与数术札记

无笔记和标注 正版现货 塑封包装发货 所见即所得

66 九品

仅1件

江苏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俞晓群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05-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23

上书时间2023-05-16

亦炜旧书店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俞晓群 著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2005-09
  • 版次 1
  • ISBN 9787101048292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4页
  • 字数 270千字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数”的颇有特色的学术著作。说它颇有特色,不仅因其体例别致,独具一格;而且由于内容赅博,征引富赡,具有比较浓郁的人文色彩和鲜明的哲理性、社会性。

  数,产生于人类早期的社会实践,在一般的意义上,它只有算数事物的功能;但随着社会的前进与发展,人类出于某种客观条件的影响和主观愿望的需要,逐渐赋予了数以许多新的含义、新的功能,并以一种极度简洁的方式表现其丰富的内蕴,使之进入神秘的范畴,以至成为“东方神秘主义”的渊薮。从一般意义上的数学发展到“数文化”,名则一也,而内涵却发生了质的变化。

  毋庸讳言,数术所涉及的并非或者不完全是纯粹的科学内涵,但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从文化人类学的意义上,确实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今天,被称为东方神秘主义的“中国数”,已经成为一个博大的文化体系,这既体现了东方文明古国历史的悠久,也反映出它的文化积淀的完整性。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似乎对此缺乏足够的关注,系统研究者甚少;因此,《数与数术札记》在这方面的开辟之功,是值得嘉许的。
【目录】
王充间 序∥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江晓原 序

龚鹏程 序

 引子:关于数的断想

  一 缘起。数的两个功能。“再现”的根据

  二 数的产生。《说文解字》与毕达哥拉斯学派。数家。数书。

  三 文章的形成。《读书纪数略》

上篇 读经纪数略

 《易经》:卦爻辞中的数字

  一 一握为笑。二簋可用享。载鬼一车。射雉一矢亡。跻于九陵。

  二 人三百户。亿丧贝。

  三 商五周三。三岁不兴。王用三驱。三日不食。

    革言三就。三年克之。有不速之客三人来。先甲三日,后甲三日。三人行。

  四 七日来复。八月有凶。十年乃字。

 《易传》:大衍之数的本原

  一 《文言传》。《说卦传》。 

  二 六位时成。四时不忒。万物资始。二气感应。

  三 大衍之数。一阴一阳。一致而百虑。阳卦奇,阴卦耦。六爻之动。八卦相荡    。叁伍以变。圣人之道。

 《尚书》:《洪范》、三五及其他

  一 九畴。稽疑

  二 有扈氏威侮五行。三年不言。

  三 璿玑玉衡,以齐七政。四海遏密八音。七世之庙,可以观德。列爵惟五,分    土惟三。历试诸难,作《舜典》

 《诗经》:诗意的数字随想

  一 百。千。万。亿。

  二 其子七兮。四矢反兮。三岁为妇。三英粲兮。

  三 五日为期。副笄六珈。十亩之间。

 《周礼》:一座数字化的礼仪大厦

  ……

 《仪礼》:一部开篇于卜筮的大礼

 《礼记》:听夫子言说礼数

 《春秋左传》:数、礼数与数术

 《春秋公羊传》:在“大一统”的麾下

 《春秋觳梁传》:承载隐微的道义

 《论语》:在数字“三”的笼罩下

 《孟子》: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尔雅》:有趣的数字结构

 《孝经》:礼数的震撼

下篇 数的分析与思考

 数:一个神秘的文化现象

 无限:数的终结者

 中国数:东方神秘主义的渊薮

 数术:它的产生与演化

 数学:古今思想观念的冲突

 易数:徜徉于科学、非科学

 与伪科学之间

 五行说:三个主要的文化走向

 年龄:一个重要的文化概念

 三年之丧:儒家礼教的终极追求

 时运:数术观念的力量

 老子:一个二元对应的网络

沈昌文 跋

郝明义 侧记晓群

综合索引

后记 阅读的体验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