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书籍 高温消毒 放心购买 15点前订单当天发货 书名与图片不符时以图片为准 9787509367285
¥ 6.02 九品
仅1件
作者贾林青、林少兵 编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509367285
上书时间2024-12-13
典型案例在司法审判活动中具有独特的价值。《法院审理担保案件观点集成》通过整理全国各级法院的已生效裁判,总结、归纳出具体的裁判经验、思路和尺度,以及认定事实、适用法律的方法。同时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司法政策精神、审判业务意见以及最高人民法院专家法官著述、目前审判实务中的主流观点等对案例进行了透彻分析。阅读本丛书,使读者可以在快速了解担保案件法律争议问题的前提下,迅速了解法院的司法观点和态度,以及裁判的思路和尺度。
贾林青,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保险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商法学研究会理事。长期以来,从事民法、商法、公司法、信托法、保险法、海商法、破产法、律师实务等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独立或者与人合作了民法、商法、保险法、信托法、海商法等领域的数十本(套)著作,发表了有关论文百余篇。其中的代表作包括《保险法》(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海商法》、《信托法》、《中国信托市场运行规制研究》、《中国保险市场的法律调控》、《中国企业兼并与破产的法律规制研究》等,并主持完成了中国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信托市场的法律调控”的研究,参与完成了教育部优秀年青教师基金项目“中国保险市场的法律调控”等多项国家科研课题的研究。
林少兵,男,1964年4月出生,现为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三级高级法官,兼任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中国保险法学研究会理事;长期从事商事审判工作,主持或参与深圳全市法院课题调研如《公司股东代表诉讼的理论与实务问题》、《关于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内部纠纷现状和解决对策》(获深圳全市法院调研成果三等奖)、《保险法适用法律若干疑难问题研究》(获广东全省法院调研成果一等奖),参与广东全省法院课题《关于银行卡民商事案件的调研报告》调研(获深圳全市法院调研成果特等奖);在《人民司法》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案例;参与撰写《深圳法院20年》和《适用担保法重大疑难问题》两书(均为海天出版社出版)。
第一章担保的一般规定
一、《公司法》第十六条属于管理性规范,不应作为认定担保是否有效的依据
二、公司法定代表人对外越权签订的担保合同应认定其有效
三、独立担保在国内商事交易中的独立性应予以否定
四、民间借贷涉嫌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并非当然影响相关担保合同的效力
五、未经审批的对外担保无效
六、非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担保有效
七、诉讼担保不同于债权担保,应从诉讼审理完毕时起算其诉讼时效
八、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借款提供担保后,其与债务人签订具有担保意思表示的合同,构成反担保
第二章保证
一、民营医院等民办非企业单位可以成为保证人
二、股东承诺对公司减资前的债务继续承担责任的,构成担保法上的保证
三、分支机构对其未经授权而提供的保证无效具有过错,债权人未尽到审慎注意义务亦有过错
四、保证人以附条件强制债权收购方式在P2P借贷中向出借人提供的保证担保条款有效
五、公司为股东的股权转让所提供的保证担保无效
六、保证期满后,保证人在催款通知书上的盖章不能推定为重新建立保证合同
七、保证人承诺“借款方不能按期偿还”时的保证责任应认定为连带保证
八、主债权人只向主债务人主张权利的,不能推定其亦向保证人主张权利
九、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不得超过主债务的范围
十、债权人与债务人达成调解协议未履行,债权人得以另诉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十一、债权人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保证人仍应在原保证担保范围内继续承担保证责任
十二、借款人将被保证的流动资金贷款用于偿还其在商业银行的旧贷利息,不构成《担保法司法解释》第三十九条规定的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的情形
十三、保证人明确放弃以特定借款用途作为其担责前提的,则对以新贷还旧贷形成的借款债务仍应承担保证责任
十四、主合同当事人欺诈保证人的,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十五、保证人因债权人与债务人串通欺骗其提供保证担保而主张免除保证责任的,应负举证责任
十六、破产企业与债权人签订破产和解协议减免债务的,并不免除其保证人的保证责任
十七、债务人政策性破产的,并不当然免除保证人对债权人的保证责任
十八、债权人有权根据其与保证人的约定选择担保的行使顺序
十九、债权人在破产程序终结前起诉连带责任保证人的,法院应当作出实体裁判
二十、保证人还款后有权向其他连带共同保证人追偿
二十一、保证人承担的保证债务一般情况下不宜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第三章抵押
一、抵押合同已签订但未办理登记的,其合同效力不受影响,未履行登记义务的抵押人应承担违约责任
二、金融机构在还旧借新业务中,需重新签订抵押合同并登记,未经登记的,抵押权不成立
三、债权人转让债权的,抵押权一并转让,不以重新办理抵押登记为条件
四、抵押登记簿记载的债权数额并非抵押担保的债权限额,认定抵押担保范围应以合同约定为准
五、抵押预告登记不产生设立抵押权的法律效果
六、划拨土地上房屋的抵押合同不是当然无效的
七、以违法建筑设定抵押的,抵押合同并非当然无效
八、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不是一定无效
九、约定先设定抵押权后订立主债权合同的,抵押合同不是当然无效
十、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时未告知受让人抵押事实的,转让行为并非当然无效
十一、事后抵押而损害其他债权人合法权益的,抵押合同当然无效
十二、监护人以未成年人财产作抵押的,判断其效力的标准在于对未成年人是否有益
十三、流押条款无效不影响抵押合同其他部分的效力
十四、以物抵债协议不宜认定为流质契约
十五、抵押房屋的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而消灭抵押权后,房屋买卖合同可以继续履行
十六、主合同签订后未履行,抵押人主张涤除抵押登记的,应予支持
十七、不动产抵押权之善意取得构成要件的认定
十八、夫妻一方以共有财产设定抵押,相对人应尽合理审慎义务
十九、抵押权设立后抵押财产出租的,租赁关系不得对抗已登记的抵押权
二十、担保人在承担担保责任后不能就未办理抵押变更登记的房屋代债权人行使抵押权
二十一、已设定浮动抵押的,不得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已支付合理价款并占有抵押财产的买受人
二十二、抵押人并非主债务人的,抵押权人不得要求抵押人直接承担主债务
二十三、物的担保与人的担保并存的,实现担保的顺序应遵从当事人的约定
二十四、实现担保物权程序,应以形式审查为原则
二十五、经法院判决确认的抵押权不因强制执行申请逾期而消灭
第四章质押
一、出质人代质权人占有质押财产的占有改定不能设立质权
二、活期存折可以作为质押财产
三、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质押的效力认定及责任承担
四、银行理财产品质押的效力认定
五、保证金账户构成质押担保的认定标准
六、未经背书记载“质押”的票据质押不产生担保法上的质押效力
七、股权的“一权二押”情形下质权的取得
八、质权人擅自使用质押财产给出质人造成损失的,应予赔偿
九、证券公司违法将自有资金存入客户交易结算账户内并出质而应承担的质押担保责任
十、监管人对监管的质押财产的减损有过错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十一、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可以查封具有质押性质的按揭贷款保证金
十二、质押财产上不存在第三人权益,质权人将质押财产返还出质人后仍可就质押财产优先受偿
第五章留置
一、商事留置权不受债权与留置财产应为同一法律关系的限制
二、基于劳动关系产生的债权不能适用留置权
三、留置权的成立基础是合法占有
四、行使留置权不应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五、对可分物行使留置权的,应当与债权金额相对应
六、处置留置财产的,应当给予债务人一定的宽限期
七、留置权的善意取得
八、以侵权手段占有留置财产属于留置权排除适用的情形
九、债务人不得以债权人行使留置权为由拒绝履行债务
第六章定金
一、保证金不能等同于定金
二、投标履约保证金不具有定金属性,不能适用定金罚则
三、轻微违约不适用定金罚则,定金罚则按不完全履行合同所占比例适用
四、不能以定金罚则超过实际损失为由要求对定金予以调整
五、定金依约付给第三方监管应视为支付给收款方,非因可归责于收款方原因被第三方划走,不得主张定金罚则
六、债务人进入破产程序的,不属于可以免除定金罚则的意外事件
七、定金合同属于实践性合同,不得主张继续履行
八、立约定金不剥夺当事人的缔约磋商权,因正常协商导致合同无法订立的,不承担定金责任
九、损失金额超过定金时,除了适用定金罚则还可并处赔偿超过定金部分的损失
十、定金的性质变更为预付款后,不再适用定金罚则
第七章非典型担保
一、以买卖合同形式为债务进行担保的,其中的流质条款应认定无效
二、合法有效的让与担保,其实现方式应符合法律规定
三、非典型担保权利人对担保物无优先受偿权
四、典当属非典型担保,权利人的优先受偿权应当符合担保物权的条件
五、典当权利人绝当后行使权利而损害出典人和当户利益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六、所有权保留的内部约定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七、为诉讼保全提供担保的,保全错误时担保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八、保理合同关系应区分保理融资关系和债权转让关系
九、一方主张房屋买卖合同是为借款提供担保的,须证明双方有设定担保的约定
十、装饰装修工程款受建设工程优先权保护,但受建设工程优先权范围和装饰装修增值范围等多重限制
十一、信用证开证行只要尽到形式审查义务即构成善意承兑
十二、信用证议付银行未达到“相符交单”情况下的付款,不能认定为善意议付
十三、信用证转让银行擅自修改原证条款导致第二受益人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节录)
(2009年8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1995年6月30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0年12月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节录)
(2007年3月1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节录)
(2012年8月31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节录)
(2015年1月30日)
后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