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简介
陈忠实:“看似对一个如我的作者的一部长篇小说的过程,透见的却是一种文学圣徒的精神。”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的诞生和推广,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何启治息息相关,他是《白鹿原》的组稿人、责任编辑和终审编辑。何启治与陈忠实交往了几十年,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向陈忠实约写长篇,这才有了之后的《白鹿原》。本书收录了何启治回忆陈忠实和《白鹿原》诞生的文章,《白鹿原》的审稿意见,以及关于它出版后引起的争议和讨论,在附录部分完整呈现了陈忠实生前与何启治的往来信件23封,对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何启治,笔名红耘、柳志。广东龙川人。中共党员。195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校对、编辑、《当代》杂志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1992年起担任人民文学出版社主管当代文学的副总编辑。曾任《中华文学选刊》创刊主编、《当代》杂志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1982年参加中国作家协会。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著有《少年鲁迅的故事》《中国教授闯纽约》《文学编辑四十年》《何启治作品选》《朝内166:我亲历的当代文学》等。
目录
平生豪壮二编书(代序)
——有名编辑家作家何启治印象缪俊杰
《白鹿原》是怎样诞生的?
永远的《白鹿原》
走近《白鹿原》
欣喜·理解·企盼
陈忠实和他的《白鹿原》
《白鹿原》档案
不期而遇濮存昕
我和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缘分
——2007年1月26日在(上海)作家研究生
课程进修班上的讲话(节选)
我与陈忠实和他的《白鹿原》
独开水道也风流
——纪念陈忠实著《白鹿原》面世二十周年
永生的忠实
忠实已乘白鹿去
附录
陈忠实给何启治的十七封信何启治辑注
新发现的陈忠实给何启治的六封信
高贤均给陈忠实的信
何谓益友陈忠实
文学依然神圣何启治、赵凯
自古青山遮不住叶梅珂
后记:为什么会是这样?
跋
主编推荐
这是一部展现与陈忠实40余年真挚交往的回忆录, 真实记录了陈忠实《白鹿原》编辑出版的历程, 完整呈现了陈忠实生前与何启治的23封往来信件。 《白鹿原》是怎样诞生的, 《白鹿原》如何成为当代文学的经典作品, 一本书的编辑如何与作家同呼吸、共命运, 共同催生一部的精神产品。
精彩内容
《白鹿原》是怎样诞生的? 2016年5月4日,我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管士光、编辑周绚隆,以及现在的《白鹿原》责编刘稚赶到西安,在陈忠实的灵堂前向他表示沉痛悼念,向他的家属亲人表示诚挚的慰问。翌日清晨,我们便赶到市郊的西安殡仪馆咸宁厅参加吊唁活动。大厅前的广场挤满了自发前来吊唁的读者群众,有的高举着陈忠实的遗像,有的高举着不同版本的《白鹿原》。咸宁厅内高挂着陈忠实的巨幅遗像,在鲜花的簇拥下,陈忠实的遗体上庄严地覆盖着中国旗,他的头下如他生前所愿枕着1993年初版的《白鹿原》。忠实遗像两旁的挽联为:“三秦华夏风骨铸忠实人格笔蕴千钧担天道;终南气象灞原襟怀育白鹿精魂情含万汇传史音。”当我们一行在哀乐声中离开大厅,仍见广场上挤满了排队等候入场的人群;路上,仍见三五成群自发前来的读者。参加悼念活动的各界人士有近万人吧。我们在为忠实的逝世感到无比沉痛的同时也略觉欣慰,因为我们由他的葬礼而看到文学在今天依然神圣。 回想我与陈忠实的初识,是在1973年隆冬。那时,我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现代文学编辑室当编辑,分工管西北片,西安自然是。一日,在西安郊区区委所在地小寨的街角上,我拦住了刚开完会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出来的陈忠实,约请他写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我之所以这样做,首先是因为陕西省作了陈忠实;也因为我刚刚在《陕西文艺》上看到陈忠实发表的两万字的短篇小说《接班以后》,觉得已在关中平原上摸爬滚打十几年的陈忠实可以把它扩写为长篇;当然,还因为当时的人文社并没有可以发表中短篇小说的《当代》杂志(《当代》创刊于1979年)。大约他也感觉到我这个来自人民文学出版社这“高门楼”的编辑约稿的真诚,从此便记住了我,开始了我们长达40多年的友谊交往。 到1990年10月24日,我在陈忠实给我的回信里终于知道了他写长篇的一些信息。他在信里说:“关于长篇的内容……作品未成之前,我不想泄露太多,以免松劲……这个作品,我是倾其生活储备的,以及艺术能力的而为之的。究竟怎样,尚无把握,只能等写完后交您评阅。”又说,“此稿87年酝酿,88年拉出初稿,89年计划修改完成……我争取今冬再拼一下。”他表示:“待成稿后我即与您联系。您不要惦记,我已给朱(盛昌)应诺过,不会见异变卦的。也不要催,我承受不了催迫,需要平和的心绪做此事。” 我对陈忠实这连书名都没有透露但倾其而为之的长篇充满期待。后来,在1992年3月间,我终于收到陈忠实告知《白鹿原》已定稿的信。他在信里询问是由他送稿到北京还是由我们派人去取稿。我和主管《当代》的编朱盛昌商议后,决定派当代文学一编室的负责人高贤均和《当代》杂志的编辑洪清波去西安取稿。大约3月25日,陈忠实说:“在作家协会的客房里,我只是把书稿从兜里取出来交给他们,竟然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那时突然涌到嘴边一句话:我连生命都交给你们了。后关头还是压到喉咙以下而没有说出,却憋得几乎涌出泪来。”而“出乎意料的是,在高、洪拿着书稿离开西安之后的第20天,我接到了高贤均的来信。我匆匆读完信后嗷嗷嗷叫了三声跌倒在沙发上,把在他面前交稿时没有流出的眼泪倾溅出来了。这是一封足以使我癫狂的信。信中说了他和洪清波从西安到成都再回北京的旅程中相继读完了书稿,回到北京的当天立即给我写信。他俩阅读的兴奋使我感到了期待的效果,他俩共同的评价使我战栗。”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