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美学研究
¥
55
6.4折
¥
86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 熊清华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520353168
出版时间 2020-05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定价 86元
货号 109910
上书时间 2024-08-1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整合了民族学、美学等理论资源,结合人居环境学、建筑学、生态学、景观设计学等多学科理论的视野、方法和工具,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构架本书的主体内容,也是本书的内在逻辑和结构框架。 本书旨在从人居环境美学的视角来提出黎族乡村营建策略,并真诚地希望通过这一研究与叙写能为方兴未艾的黎族地区乡村建设提供一些理论借鉴与实践方法,同时也期待能够抛砖引玉,启发其他地区乡村环境建设。 作者简介 熊清华,女,湖北武汉人,博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访问学者,现任职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与美学理论、人居环境设计研究。在《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武汉工程大学学报》《民族艺术研究》《美术大观》《美术教育研究》《艺术与设计》等期刊发表论文和设计作品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独立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一项。设计作品曾分别获得湖北省高校第四届、第六届美术与设计大展教师组很好成果奖。 目录绪论 一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 主旨和创新点 四 研究理论和方法 五 田野点与田野调查经历 章 “人居环境”及环境的审美范式 节 人居环境学理论的提出与演进 一 国外人居环境理论的演进 二 国内人居环境理论的演进 三 人居环境的研究范畴 四 人居环境的相关“场域”理论 第二节 环境美学的理论范式 一 参与模式 二 对象范式 三 景观模式 四 环境范式 第二章 黎族传统村落人居审美观的形成 节 人居背景对海南黎族人居环境的影响 一 族源、族称、方言因素的影响 二 气候、地形、资源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 人居活动对海南黎族人居环境的影响 一 村落文化:生活图景与生产技艺的人文书写 二 建筑文化:黎族建造技艺的历史表征 三 信仰习俗:神圣信仰的世俗化之路 第三节 人居观念对海南黎族人居环境的影响 一 “诗意地栖居”的自然哲学观 二 “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美学观 三 “聚族而居、乐世归野”的艺术人生观 第三章 黎族船形建筑的生态与环境美学阐释 节 船形建筑的生态美学特征 一 用料——“就地取材、质朴自然”的选材法则 二 结构——“道法自然、因地制宜”的生态法则 三 装饰——“适度设计、美观实用”的装饰意匠 四 选址——“沟通天地、界定四方”的文化意蕴 第二节 船形屋形成的文化因素 一 海洋文化的影响——生存 二 传统造型的思维模式——象征 三 造物的艺术观念——图腾 第三节 船形屋的生态美学智慧 一 家园观念 二 栖居美学 三 阴阳相生 第四章 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现代发展与重构 节 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现状调查 一 初保村人居环境的调查 二 什寒村人居环境的调查 第二节 黎族传统村落建筑的现代审美风尚 一 建筑功能的时代变迁 二 建筑风格的西方化、形式化 第三节 黎族传统村落的符号化与文化重构 一 黎族传统村落文化的符号语言 二 黎族传统村落中的建筑符号与空间设计艺术 三 黎族传统村落文化符号在现代旅游景观中的语言图式 四 黎族传统村落文化在现代旅游景观设计中的滥用 第五章 黎族村落人居环境的审美模式与景观营建 节 黎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三种审美模式 一 “如画”模式:黎族村落人居环境作为审美对象 二 “游居”模式:黎族村落人居环境的审美范型 三 “生境”模式:黎族村落自然、人文精神的复魅与回归 第二节 黎族传统村落的景观营建 一 田园耕读之乐 二 择居风水意象 三 乡村场所精神 四 荒野自然留白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本书以人居环境的美学视角考察与分析黎族传统村落中所蕴含的独特生态美学思想,审视当下黎族乡村人居环境审美观念的变迁与文化重构,归纳总结出“美丽乡村”图景中黎族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审美模式与景观营建,围绕景观的“如画性”“审美参与”“民族生境”等核心内容,总结出三种审美模式。同时将三种模式转化为“艺术设计”与“人文生态系统设计”相结合的思维方法运用于黎族地区传统人居环境的传承与更新实践中。
— 没有更多了 —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