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画大成 狩野派
国内唯一现货 16开精装版 昭和6年 1931年版
¥
280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東方書院
出版社東方書院
出版时间1931
装帧精装
尺寸26 × 20 cm
页数180页
上书时间2023-12-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 商品描述
-
狩野家是源自藤原氏支流二階堂山城守行政的家族。行政的孙子出羽二郎藤原景信居住在世世代代位于伊豆国加茂郡狩野村,因此被称为狩野氏。景信擅长绘画,据说在永享四年九月,足利将军义教到达骏河并游览富士山时,景信在今川范政的陪伴下举行了宴会,并命令景信绘制富士山。这表明景信的绘画技巧在将军家中也有所知晓,但他的绘画派系不明确。求龙堂可以推测可能是当时兴起的北宗风格。
景信的儿子正信从小就擅长绘画,于应仁元年成为将军义政的近侍,并赐予五千贯的食邑。在京都服侍期间,他在周文(另一种说法是宗丹)的教导下学习绘画,笔致优美且具有天趣。文明十五年六月,求龙堂应义政之命,他在东山段(银阁寺)的障子上绘制了瀟湘八景的图,名声大噪。但是,关于这件事有一个故事。
起初义政建造银阁寺时,让周文门下的小栗宗丹绘制障子的画,但在一半的时候宗丹去世了,于是他决定把这项工作交给名声显赫的雪舟完成。
然而,雪舟在从明国回朝后曾在泉州堺的某个家里住过,那里有一幅花鸟图屏风。他观看后发现与他的朋友小栗宗丹的笔致非常相似,于是问主人这幅画是谁画的,主人说是狩野大炊助(正信)画的,他是义政公的近侍。这让他对正信非常赞赏。正因为这件事,雪舟在应对将军家的银阁寺障子绘画请求时,表示幸好有近侍狩野大炊助,他真的是位有绘画才能的人,同时金殿的绘画不应该由僧侣来完成,所以毫无疑问应该委托给大炊助。因此,他推荐了正信,正信的绝技因此为天下所知。
---------------
狩野派(かのうは)是日本著名的一个宗族画派,其画风是在15~19世纪之间发展起来的,长达七代,历时两百余年。日本的主要画家都来自于这个宗族。同时这个画派又主要是为将领和武士们服务的。
狩野派的画风虽在题材和用墨技巧方面属于中国传统,但在实际表达方式上却是完全的日本式。作风粗犷是其主要的特征,线条的明快和宋代绘画有明显的区别。狩野派的屏风画更以明暗配合及其单纯的装饰性处理表现突出。
应该说狩野派的首倡者是武士阶层的业余画家狩野景信,然而被公认为第一代狩野派画家的则是他的儿子狩野正信。
首倡者狩野正信
狩野正信(1434~1530)是足利幕府御用画家,狩野派的始祖。这一派的“大和化”中国画风曾统治日本画坛三百余年。他曾受画僧天章、周文(日本水墨画画风的代表)的影响,但其水墨山水不是以笔墨表现禅意,而是轮廓清晰,这正是发挥了日本艺术固有的纤细风格。据传他曾模仿周文画过圣徒和菩萨,但无一存世。狩野正信为禅武两家所重用,其画事出见于1463年的记录。当时他为足利义政在东山山庄的隔扇上描绘山水画和佛画,还做有许多肖像画。现存的狩野正信的作品极其罕见,代表的有东京中村家藏的《周茂叔爱莲图》,栗山家藏的《崖下布袋图》和京都真珠庵藏的屏风画《竹石白鹤图》。他的画平易近人,促使汉画向近世转化,也就是说基于日本人的感觉和情趣的和式汉画。
不过狩野派画风的真正形成,是在狩野正信的儿子元信之时。
第一代狩野元信
狩野元信(1477~1559)同父亲正信一样,是足利幕府的御用画师,也为细川高国、大内义隆等幕府权贵所用,经常出入宫廷、幕府官邸画障屏画。他承袭了足利家所喜好的中国水墨画风格,但同时他又是提倡“大和画”的土佐派始祖土佐光信的义子。因此,狩野元信采用折衷的办法,将中国水墨画的挺拔笔势同“大和画”的绚丽装饰结合起来,这种合二为一的风格特别适合于巨幅作品。他天资聪颖、多才多艺,所画山水、人物和花鸟均美轮美奂。1539年-1553年,他数次在石山本愿寺画袄绘,又为东福寺永明院绘制扇绘,向严岛神社奉献绘马,广泛活跃于官、武、禅各界,晚年被授于“法眼”。他的画域广泛,最初的作品是献给细川高国的《鞍马寺缘起绘》。他在京都灵云院的隔扇上画过许多画,最有名的是他用山水画装潢寺中的三个房间,采用三位中国大师的风格:法常的“随笔点墨”、夏圭的“简劲苍老”和玉涧的“飞龙断墨”。他的有些画原先画在隔扇上,后来裱为挂轴,其中最主要的是《四季花鸟图》和《潇湘八景图》。元信的出现,决定了以往具有多种可能的汉画日本画方向最终归结于大型花鸟画。这种大型花鸟画既是室町时代汉画的必然归结也是桃山时代障屏画的出发点。
狩野永德
到了安土桃山时代,出现了日本最伟大的屏风画师,他就是狩野永德(1543~1590),狩野元信的孙子。以障壁画为主线的桃山绘画样式与狩野永德的名字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狩野永德是狩野元信之子松荣直信的长子。他通过祖父元信的指导,很早就焕发出非凡的才质,年轻时才华就超过其父亲。因此元信曾断言:以后狩野派的命运就要看永德的发展了。狩野永德以金底、艳色施加较浓的水墨轮廓,使狩野派的风格显得更加富丽堂皇。他的构图简单,喜在折叠屏风和隔扇上画鸟兽、花木和岩石。1566年,他为京都聚光院做的《花鸟图》袄绘,就可见其大胆的笔法和有动感力度的构图,从元信风格的大步迈进,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1574年,织田信长将狩野永德的《洛中洛外图》屏风赠给上杉谦信。这幅屏风是扣人心弦的细密浓绘,金云蔽日。画中人物多达两千,充满装饰性、动感、现实感,其气魄之宏大在日本绘画史上史无前例。于是,永德的超群才能为信长所赏识。1576年修筑著名的安土城时,永德逐被重用,率领门人倾心制作天守和城内御殿的障壁画。据《信长公记》记载,这些障壁画以浓绘的花鸟、名胜和风俗为主题,极其华艳,为划时代的巨作。可惜的是,这些纪念碑式的作品,由于1582年明智光秀的叛乱,而随城郭一起烧毁了。以后,狩野永德又成为丰臣秀吉的御用绘师,在秀吉从1583年开始兴建的一系列大型建筑中,毫不停息地制作障壁画。他先后作画于大阪城、聚乐第、正亲町院御所、天瑞寺、东福寺和御所等地。过分的劳累损坏了他的健康,终于在1592年劳瘁而死。狩野永德晚年辛勤创作的成果,至今几乎都随建筑物的毁坏而荡然无存了,仅能通过他的其他一些作品窥视其一端。现存的作品中还有画在六扇折叠屏风上的《唐狮子图》(日本皇室);画在京都天球院16隔扇上的《山水与花卉》;以及画在京都南禅寺墙壁上的《二十四孝图》。由于狩野永德的出色活动和他所创造的障壁画新样式,狩野派在画坛上的指导地位从此确立。
狩野探幽
并称为狩野派“三大画家”的狩野元信、狩野永德,另一位便是永德的孙子狩野探幽(1602~1674)。作为日本德川时代最有影响的狩野派画家,他采用保守性的题材,如体现儒家伦理观念的历史人物,恢复狩野派早期画家的柔和色调和图案,成为此后狩野派画家的样板。在屏风画《孔子与两个门徒》中,能看出他画人物肖像的谨严画风。从他所获得的种种荣誉,可知他的艺术迎合了当时幕府将军的趣味。他17岁时就成了德川幕府的御用画家,在“锻冶桥”有他得到恩赐的宅邸,因而他的画派被称为“锻冶桥派”。他曾为许多宫殿和城堡作壁画,包括京都二条御所、名古屋城和京都的皇宫。他还画过德川第一代将军家康的生平事迹,并且装饰家康墓(即日光东照宫)的门廊。34岁时,他自号探幽斋,两年后任了高级僧职。他一生作画,直到72岁高龄,倒在画笔纸墨旁。
第六代传人
狩野派的第六代传人是德川幕府御用画师,狩野永德的门徒、养子狩野山乐(1559~1635)。他最擅长巨幅装饰构图,在金底上涂以粗体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他画过许多屏风画和隔扇画,均成为了寺院、城堡和皇宫的内部装饰。作品存世很多,其中有《鸷鸟图屏风》(熊本市西村家藏);一对中国古代传说人物画屏(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和京都天球院壁画《花、木和虎图》(定为国宝)。他还从中国的《帝鉴图说》选择了一些历史人物作画,此后的狩野派画家常用这种主题。
第七代传人
狩野家族的第七代传人,亦是德川幕府的御用画师。他就是曾创立“木挽町”分派的狩野尚信(1607~1650)。他的画接近水墨传统,以草体画法知名。运笔开阔大胆,用墨朴素清淡,使人有简洁、鲜明之感。他的草体画代表作有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的两幅山水屏风。其他作品,如《潇湘八景图》现存一个片断(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其主题和技法都以南宋中国水墨画家法常的作品为范本。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