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考古学 隋唐篇
  • 中国的考古学 隋唐篇
  • 中国的考古学 隋唐篇
  • 中国的考古学 隋唐篇
  • 中国的考古学 隋唐篇
  • 中国的考古学 隋唐篇
  • 中国的考古学 隋唐篇
  • 中国的考古学 隋唐篇
  • 中国的考古学 隋唐篇
  • 中国的考古学 隋唐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的考古学 隋唐篇

国内唯一现货 16开精装带函

580 九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岡崎敬

出版社同朋舎 、昭和62年

出版时间1980-10

装帧精装

尺寸27 × 19 cm

页数471页

上书时间2023-07-09

求龙堂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中国考古学可以说是一个年轻的学科领域。1921年,瑞典技师约翰·冈纳尔·安德森在河南省兰池县仰韶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居住址和大量彩陶。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河北省房山县周口店的石灰岩洞窟的发掘持续了数十年,揭示出了著名的北京人头盖骨和众多旧石器时代遗址遗物。

从1928年到1937年的10年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学者(如李済、梁思永、董作宾、郭宝钧、石璋如、吴金鼎、高去寻等)在河南省安阳的殷墟进行了15次系统性的发掘调查,包括商朝末期的王墓、宫殿、祭祀遗址和居住址,从而确立了中国历史考古学,并得到了对中国古代史和古典文献学的考古学的重要认可。

自1937年日本直接侵略以来,经历了十多年的不断内战,但考古调查在四川、云南等地持续进行,并与民族学和民俗学的交流合作日益深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考古学显示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考虑到中国拥有几乎是日本30倍的国土面积和近10倍的人口,以及拥有三千多年的文字文化积淀,对于研究中国,远远超过岛国日本的考古学所需的规模是巨大的。幸运的是,中国陆续出版了一系列总结这些成果的书籍,如《新中国的考古收获》(1961年,由杉村勇造翻译,美术出版社),《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79年,由关野雄监译,平凡社,1981年)和《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1984年,由关野雄监译正在进行中),使我们能够了解其概况。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东亚文明的中心,并对周边地区,包括日本产生了强烈影响,这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对于日本的考古学和古代历史研究来说,了解中国和朝鲜当代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国,对中国考古学的浓厚兴趣是理所当然的,近年来中国考古学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