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成新】【良好】这才是中国的语文书
  • 【9成新】【良好】这才是中国的语文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9成新】【良好】这才是中国的语文书

9品书籍大部分没有笔迹少量轻微笔迹。配件和光盘不包

15.34 4.8折 32 九品

仅1件

江苏盐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叶开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977621

出版时间2014-1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2元

货号9787539977621

上书时间2025-01-01

卓悦书店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作者(叶开)延续了本丛书前几本的风格,精心挑选了国内外多位著名诗人的作品,依照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如《时间与季节》《事件》《思念》《旅行》等,同时撰写了精美的赏析文章,列举了作品的写作背景、内在寓意等,旨在帮助小读者更好地理解诗句,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同时为小读者学习写作提供了极好的写作素材及写作技巧。本书为诗歌分册之上册。

作者简介
叶开

作家,《收获》杂志副编审,著有长篇小说《口干舌燥》《我的八叔传》,被评论界称为“上海的王朔,*国的拉伯雷”。

因出版作品《对抗语文》,将公众对语文教育长期积累的负面印象激发出来,引发大众热议。如今,他编写本书旨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对抗现行语文教育,其写作姿态已然成为一个新的现象。

目录
自序  诗歌,打破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藩篱
第一编 时间与季节
在整个宇宙中,时间是最为神秘的事物。几千年来,哲学家对着茫茫天穹沉思;几百年来,科学家穷尽一切技术手段试图捕捉。但时间仍然在那里,摸不着,看不见,说不清,道不明。时间流过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记忆、我们的世界、我们的未来,而一切都将属于时间。
  ·春/ 夏/ 秋/ 冬 穆旦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八月的忧愁/ 秋天,这秋天/
红叶里的信念/ 给秋天 林徽因
  ·残春徐志摩
  ·静夜闻一多
  ·秋/ 夜 杜运燮
  ·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梁小斌
  ·春之舞/ 九月/ 走向冬天 多多
  ·五月的麦地/ 七月不远/ 八月之杯/
九月/ 春天/ 秋天 海子
  ·深秋的故事 张枣
  ·夏天还很远 柏桦
  ·秋天的散步 宋琳
  ·十月之歌 师涛
  ·秋天 谭克修
  ·立夏书 吴少东
  ·尚未转暖的初春/ 已是深冬 山叶
  ·入秋 彭敏
  ·八月 孙苜蓿
  ·诗的真实与诚意
第二编 亲爱的动物们
读这一编你们会看到,著名诗人穆旦就写过《苍蝇》,而且是快乐的苍蝇,还有一位当代诗人于荣健也写《苍蝇》。另一位著名的现代诗人戴望舒则写《夜蛾》。在诗歌里,动物并无尊贵与卑贱之分,只有诗歌的辞赋优美与粗糙之别,诗人的眼中,一切皆有灵。
  ·黄鸟 闻一多
  ·杜鹃/ 黄鹂 徐志摩
  ·夜蛾/ 白蝴蝶 戴望舒
  ·苍蝇 穆旦
  ·宝马 孙毓棠
  ·愤怒的马匹/ 渴望:一只雄狮 郑敏
  ·一只蝴蝶在雨季死去 于坚
  ·蝴蝶 张枣
  ·孩子,红鹿,水壶 宋琳
  ·雨中的马 陈东东
  ·没有一匹马住在我怀中/ 蟑螂轶事 张文质
  ·祖国,或以梦为马 海子
  ·萤火虫/ 刺猬 于荣健
  ·一只从世俗走向真理的虎 旺秀才丹
  ·石头动物园之幻狮 向以鲜
  ·摸象 蔡俊
  ·猛虎 周熙
  ·蚂蚁 唐果
  ·早春的豹纹蝶 晴朗李寒
  ·兔子 李之平
  ·直入人心的力量
第三编 花树与果实
孔子说读《诗经》可以“多识花鸟鱼虫之名”。《楚辞》更是“香草美人”的典范,各种香草,种类繁多。中国传统智慧中对自然的遵循,对人与自然融合的追求,都是诗歌里很重要的主题。
  ·桃花 林徽因
  ·红豆 闻一多
  ·金黄的稻束/ 树/ 荷花 郑敏
  ·幸福一日 致秋天的花楸树 海子
  ·丹青见 陈先发
  ·石榴/ 秃枝 施茂盛
  ·野葵花/ 鹤岗的芦苇 蓝蓝
  ·无花果 于荣健
  ·油菜花开 安琪
  ·种豌豆 余笑忠
  ·一棵随意的树/ 画森林 唐果
  ·一枚冬天的果子 郎启波
  ·杏树 冯娜
  ·棉花辞 冰马
  ·老银杏树 谭克修
  ·秋收 孟醒石
  ·桃花 罗铖
  ·园子里的花开了 仲诗文
  ·枣花 陈陌
  ·将诗意安放于田园
第四编 火车与旅行
一列火车,载着所有的人,行进在银河系西旋臂的幽深太空深处一个小小的、如同芥子那么微小的蓝色星球上。我们所有乘客都必将去往一个更为幽深的地方。
  ·火车擒住轨 徐志摩
  ·没有我不肯坐的火车 曾卓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食指
  ·我们去寻找一盏灯 顾城
  ·长途车/ 贝尔格里阿诺 宋琳
  ·看火车 向以鲜
  ·火车 火车/ 爱的旅行 韩东
  ·火车开过的时候 聂广友
  ·车站 吴晨骏
  ·火车站即兴曲 楼河
  ·远路 冯娜
  ·倒退的火车 罗霄山
  ·童年记忆是诗歌的煤

内容摘要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是一套系列丛书,本书是第四册。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诗歌分册上)》分为“时间与季节”“亲爱的动物们”“花树与果实”“火车与旅行”四个部分,选入穆旦、林徽因、徐志摩、闻一多、戴望舒、海子、顾城、郑敏、孙毓棠、
张枣、于坚、柏桦、食指、宋琳等众多名家的优秀诗歌作品。
诗歌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提起唐诗、宋词,相信每个人都能背出几句,并说出头头是道的见解。
本书则撷取了现当代的优秀诗歌作品分享给读者。并且编者别出心裁,将这些优秀的诗歌作品展示分析的同时,更着重启发读者进行全新的思考,而不拘泥于过往的解读。
编者(叶开)在每首诗歌甚至每节诗歌后,都进行了精练且富有哲思的点评。每一首诗歌背后都是一
位经历不凡且思想自由的诗人,编者不仅在带着大家“读诗”,也在引导着读者们去了解那些精练的诗句背后或宏大或个性的历史与人生。
诗歌中沉淀的是漫长的岁月、珍贵的情感、坚定的梦想……包罗万象,却真实亲近。希望读者们能够
在自己独立的思考中成长,提起笔来,写出一首属于自己的诗。

精彩内容
 时间与季节是人类对世界最感迷惑,也最感兴趣的现象,也是中国经典诗歌中经常咏诵的题目。如《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诗经》研究专家程俊英教授对这旬诗的白话翻译很有意思:“七月‘火’星偏西方,九月女工缝衣裳。十一月北风呼呼吹,十二月寒气刺骨凉。”唐代最辉煌的诗篇之一、被称为“孤篇横绝”全唐的张若虚长诗《春江花月夜》,也是一首与永恒、时间有关的诗歌:“江畔何人初见
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宋代文学大家苏轼的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是谈到了时间相对论的深奥问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种疑问,并不是苏轼特有的,比他早i000年,屈原的《天问》里就有: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出自汤谷.次于蒙汜。
目明及晦,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楚辞》比较难懂,我这里引用一个现成翻译:天在哪里与地交会?黄道怎样十二等分?
日月天体如何连属?众星在天如何置陈?
太阳是从呖谷出来。止宿则在蒙汜之地。
打从天亮直到天黑,所走之路究竟几里?
月亮有着什么德行,竞能死了又再重生?
在名篇《前赤壁赋》里,苏轼对时间的奥秘、对生命的无常也有自己的思考:“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
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
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可以看作是对时间永恒流逝而无法逆反的思考,“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则是对能量守恒的一种思考。从时间和能量两个大问题出发,苏轼引出了“变”与“不变”的两个重要问题。他认为,从万物变化的角度看,人生与宇宙天地都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而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则我们的人生和“游览赤壁”的这次愉快活动,都可以说是永恒的。
用现代物理学的角度,可以说苏轼是在思考“运动”与“静止”这两个基本概念。
类似的感慨、畅想,在古代诗文中不计其数,对于天气、气候、时间的敏感,是古代文明的核心思想之一。
在整个宇宙中,时间是最为神秘的事物。几千年来,哲学家对着茫茫天穹沉思;几百年来,科学家穷尽一切技术手段试图捕捉。但时间仍然在那里,摸不着,看不见,说不清,道不明。时间流过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记忆、我们的世界、我们的未来,而一切都将属于时间。
古代的哲人常常用河流来比喻时间,并且从河流
中,看到了时间不可逆的特性——“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看到河流的不间断运动,大发感慨,把可见的河流和不可见的时间,联系起来。
这是一种最本质的物与物之间的比喻,用可见的比喻不可见的,是常用的诗歌技法。这种比喻中,两种事物有一
个比较容易把握的共性,例如,河流与时间都是不停地流动的,一刻都不会停息。
它们之间,还有一个特殊的属性——都不可逆向流动。这就让圣哲与诗人,都不由得感慨人生,对生命、对世界,都不断地作深入思考。
观察天象,感知季节,是人类从狩猎时代走向农耕时代的一个很重要的行为。
在狩猎时代,人们对季节的变化不那么敏感,他们既可以在烈日炎炎下捕猎,也可以在千里冰封的世界中追逐。考古界认为北美原住民的祖先,是冰河时期从西伯利亚追逐猎物而穿过干涸白令海峡的蒙古种系猎人。狩猎时期,人们住在山洞里,甚至露宿,没有建立房屋,没有形成城镇,他们带着自己的部落亲属,在茫茫草原上狩猎,在郁郁苍苍的森林里采摘果子,艰辛生存,走到哪里算哪里,并没有现在人的“家乡”观念,也不会得“思乡病”。经过上万年的生存、繁殖、散居、蔓延,从西伯利亚渡过白令海峡、从北美阿拉斯加沿着海岸南下的亚洲猎手,遍布了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广袤世界。
人类的这种繁殖和迁徙,是狩猎时代、也是后来游牧时代的人类生存方式。
到了农耕文明时代,想让农作物得到必要的收成,就必须顺应季节的变化:春种、
秋收。这促使部落智者开始观测天象,研究季节,制订历法,指导农耕。中国农历就是这样诞生的;这部伟大的历法是中国历代智慧的结晶,几经修订,成为中国农业文明的核心文化。二十四节气成为农业耕种、感知时间与年代变化的超级密码。
而最早出现在商代的甲骨文字,也是从观测天象、占卜命运的人类活动中产生的。
中国历代诗歌中,咏叹时间与季节的不计其数。
现代诗歌虽然打破了经典诗歌中格律、押韵等的限制,但在题材上,与传统诗歌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对时间、对季节变化,现代诗歌同样十分关注。
本编开始,仍然用很传统的方式,先选择一些写到时间的现代诗歌,来进入我们的现代诗歌之旅。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