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成新】【良好】让思维自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9成新】【良好】让思维自由

9品书籍大部分没有笔迹少量轻微笔迹。配件和光盘不包

22.38 3.2折 69.9 九品

仅1件

江苏盐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肯·罗宾逊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84812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69.9元

货号9787213084812

上书时间2024-12-19

卓悦书店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通信、人工智能和纳米等新技术的突飞猛进正在给我们的今天带来颠覆性影响,也为我们的未来增加了无限的不确定性。传统的知识学习方式和考核方式,远远不能适应变革时代“创新为王”的要求。传统学校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应试教育的模式,不但没有培养出孩子们的创造力,甚至有可能扼杀他们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肯·罗宾逊爵士在《让思维自由(原书第3版)》这本著作中告诉我们:如何走出教育的困境,如何在不可预测的变化世界培养商业、教育和日常生活中的创造力,如何用创造力去迎接人类的未来。这是一本推动教育领域创造力培养的革命性著作。

作者简介
肯·罗宾逊,1950年出生于英国利物浦。1968年进入利兹大学学习英语和戏剧。1981年进入伦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教育戏剧和教育剧场。1989―2001年,任英国华威大学教育学教授;2003年,因具有杰出的贡献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封为爵士。被誉为优选拥有影响力的教育家。2011年,入选“优选拥有影响力50大商业思想家”排行榜。排名靠前的TED演讲人。截至2017年6月,通过TED网站观看罗宾逊《学校扼杀创造力》演讲的人次超过5000万,创造了TED大会创立以来的优选纪录。

目录
测试题  放飞你的创造性思维!
推荐序  做教育创新真正的引领者
序言  跳出思维的禁锢
引言  创造力成就美好未来
01 我们正处在大变革时代
  交通工具的变迁
  指数级增长的信息技术
  历史告诉未来:预测越来越难
  我们的工作更清闲了吗?
  “未来的冲击”
02 教育的困境
  错误的方向:培养更多高学历人才
  工业化和学院化,教育的两大支柱
  教育文化
  “常识”也会出错
03 重要的是智力,而不是学术?
  智力的两种含义
  智商并不是智力的全部
  科学的胜利
  技术创新推动的文艺复兴
04 认识我们的大脑和智力?
  失聪的音乐家
  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世界
  人类智力的多样性、动态性和独特性
  实现自我
05 怎样成为有创造力的人
  拉斯维加斯,人类想象的产物
  创新三部曲:想象、创造力和创新
  自由与控制
  一般创造力与个人创造力
  成就真正的自我
06 情感,创造力的重要来源
  创造力,思考与情感的二重唱
  理性人假设与自然人假设
  理智与情感
  艺术与科学
  突破理性的藩篱,让创造力迸发
07 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单打独斗的天才只是特例
  生活并非一条直线
  知识的网络
  理念的力量
  创新的文化
08 怎样做有创造力的领导者
  培养创新文化
  领导者激发团队创造力的9大实践原则
  让员工尽情发挥的组织,是有希望的组织
结语  培养创造力从教育变革开始
后记
译者后记

内容摘要
 肯·罗宾逊著的这本《让思维自由(原书第3版)》讲的是,为什么创造力如此重要,为什么人们认为自己没有创造力,我们怎样来到了这一步,我们又能为之做些什么。本书的目标首先是帮助人们理解自身创造力的深度,以及解答为什么人们会对自己的创造力有所怀疑的问题;其次,鼓励组织相信人们的创造力,并为之创造出让创新繁荣发展的条件;最后,推动教育领域的创造力革命。

精彩内容
 工业化和学院化,教育的两大支柱现在,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政府应该建立起大众教育系统:大众教育系统的运作资金应该来自国库;所
有的年轻人都应该上学,直至年满16周岁;在年轻人中,大学生的比例应该得到相当大的提升。虽然这些看法如今显得平凡无奇,但其实却是近代才出现的。
直到19世纪60年代,欧洲各国和美国的许多州才开始建立大规模的公共教育制度。每个国家的教育史都是一幅错综复杂的织锦:既基于实际的经济需要,又有个人的慈善情怀;它包括了不同的社会改革运动,还有大相径庭的哲学信念。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共同的驱动力。
在许多国家,19世纪的工业化普及从根本上改变了劳动力的面貌,创造了全新的社会结构。前工业社会以旧贵族和教会的利益为主,他们统治着绝大多数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后者则基本上是文盲。19世纪60年代之前,欧洲人绝大多数都不识字。只有普鲁士、
德国北部的其他几个州和斯堪的纳维亚王国可以吹嘘自己的居民识字率较高。工业化的兴起造就了庞大的财富新源泉,也造就了全新的社会力量:富人和志向高远的中产阶级。
教育被视为社会进步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也是促成经济长期繁荣的重要条件。公共教育体系的发展是围绕中产阶级的利益而形成的,他们的雄心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自己出力创造的工业化社会。工业化为大众教育系统提供了足以负担它的财政来源。
随着数以百万计的工人从农村迁入城市,助燃工厂和造船厂的工业化之火熊熊燃烧之时,第三种社会群体开始形成:城市工人阶级。对大众教育系统的一
些先驱者来说,学校是提高工人阶级诉求、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和绝望的一条道路。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教育是倡导健康民主核心价值观的最佳途径。在美国,霍瑞斯·曼(HoraceMann)认为,全民教育是对宪法原则的自然实现;也有人认为,大众教育是向工人阶级灌输工业生产必要习惯和纪律的最佳方式。
出于上述种种原因,从19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由国家支持或指导的小学教育系统在整个欧洲遍地开花:匈牙利在1868年创建了这种系统:奥地利在1869年;英格兰在1870年;瑞士在1874年;荷兰在1876年;意大利在1877年;比利时在1879年。按杰拉尔德·古特克(GeraldGutek)的说法,到美国南北战争时,“美国的公学运动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大部分州都建立起了普及度较广的小学系统。1865年后,南部各州也建立了学校。随着各个新的州加入联邦,它们也都建立起了公立小学系统”。
一些怀疑论者认为,对工人阶级的孩子进行教育是在浪费公共资源:这些孩子“朽木不可雕”,无法从教育中受益。他们错了。还有些人担心由此带来的社会和政治后果:向工人阶级提供教育会让他们产生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