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品书籍大部分没有笔迹少量轻微笔迹。配件和光盘不包
¥ 16.81 3.5折 ¥ 48 九品
仅1件
作者黄子平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81848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9787544781848
上书时间2024-12-19
辑一 散文之什
3 七十年代日常语言学
19 早晨,北大!
34 那些年里的读和写
辑二 评论之什
45 批评的位置
57 同是天涯沦落人
89 汪曾祺林斤澜论小说
103 语言洪水中的坝与碑
122 黄春明小说中的传媒人及其尊严
136 撬动一下现代小说的固有概念
辑三 演讲之什
155 更衣对照亦惘然
179 鲁迅的文化研究
215 沈从文小说的视觉转换
236 当代文学中的“劳动”与“尊严”
辑四 访谈之什
271 批评总是同时代人的批评
297 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本书书名套用了弗洛伊德的名著《文明及其不满》,只改了一个字,纯粹是为了好玩,别无什么深意。跨语际阅读、翻译、语词的置换和重组、对经典的致敬与模仿……所谓“好玩”,有点儿罗兰·巴特的“文本之愉悦”(Le plaisir du texte)的意思。在巴特的“文之悦”里,包含了比一般理解的“审美”更多更复杂的东西—“文之悦”还指涉完全未感知过的审美之物,尤其是文学之物,此物是“绝爽”(jouissance),一种失去了知觉的样态,取消了主体的样态。这样,在文本的编织实践里存在着主体离散的整个区域和幅度:两条漂移的边线,一端是稳固而协调(本义完足、满足、称心、愉悦之类),时时向着迷失的一端(消除、渐隐、迷狂之类)伸展。巴特用来解说“文本之愉悦”的是一系列这样的词:古典作品,文化(愈是文化的,愉悦便会愈强烈,与多姿多彩),灵性,反讽,优美,欣快,得心应手,安乐。这种愉悦可以被言说,于是产生了批评。
那么“绝爽之文本”呢?愉悦破碎了,整体语言结构破碎了,文化破碎了。绝爽是无法想象的,也是无法言说的,因而跟批评无涉,甚至只能引起厌烦(不满)。
不可言说,禁言,禁忌,这里就可能引向精神分析,引向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说,文明有两个作用:一是抵御外部自然力的伤害,二是维系人类社会的组织关系。而社会组织的维系不可避免地要剥夺人类原始本能的种种欲望,例如攻击性、破坏性本能,在人类幼年时期便受到了有力的压制。在这种压制过程中,超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代替人类文明的规则对自我和本我进行监管,这种监管有时候会发展到相当严厉的程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个体的不幸福感。这压制本能(“绝爽”)的超我,岂不正是巴特所说的“整体语言结构”?
由此可以推知,巴特*受烦扰的文本是一种“与要求打交道”之文,语法的要求,意识形态的要求。一种絮咿(babil)之文,“文的絮咿仅是语言的泡沫而已”,一种冷感之文,一切要求都是冷感的,所有的愉悦和绝爽都在其中凝结了。
跟随弗洛伊德对文明的追根究底,你会想到,这种凝固,这种冷感,岂不就产生在文字“诞生”的远古?
传说仓颉造字时,宇宙间是有感应的:“天雨粟,夜鬼哭。”而在柏拉图的对话《斐德罗篇》中,对文字持严厉的批评态度,指出与世代相袭的口语传统相较, 文字有诸多不足。它只会提醒人们他们已经知道的东西,它会导致记忆的下降,它脱离说话人和听话人的灵魂。书面语言是无法永久保存人的话语的:一方面僵死的文字所具有的意义范围受到很大的局限,不同的读者面对同样的文字会产生不同的意见,而即使是同一个读者也有可能会出现危险的曲解。文字是无法调和各人的主观见解的,也不能够通过自辩来消除读者在理解上和作者不一致的地方。另一方面文字也会纵容人记忆上的惰性,读者会“不再用心回忆而是借助外在的符号来回想”,长此以往人便会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而只会被动地去接受文字符号的狭隘意义。
波兹曼指出,在古希腊人对文字弊病的指责里,还有两大启示:其一,文字的发明重新界定了“自由”“真理”“智能”“事实”“智慧”“记忆”“历史”等词汇的意义,所有这些词汇都是我们的生活必须依靠的词汇, 因而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全然改变了,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了。其二,文字的发明催生了一批新的“权威人士”, 那些纯熟地运用和解释文字文本的人,而一大批“旧权威”(如说唱艺人、巫瞽等)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余生也晚,正逢中华文明及其表意文字面临总体性崩坏的历史时刻:“死文字”(“无声的中国”)正被“我手写我口”(“语音中心主义”)的要求所取代。恍若《斐德罗篇》古训的颠倒再颠倒:口语至上、语音*、“大众语”和拉丁化。写作者无不身处主体被撕裂的状态之中,你使用了一种被时代诅咒的媒介来表达时代的启蒙要求。而“说话人和听话人的灵魂”也无可挽回地迷失了。除了发出嗫嚅的絮咿之文,到何处去寻觅文之愉悦和文之绝爽?
二〇一九年六月七日于北角
黄子平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降中国当代文学领域知名批评家。本书从“文”与“评”出发,汇编黄子平近四十年文章精华,将他批评中“疏阔幽默”的文学性和散文里“笔露机警”的批判性结合起来,在“彷徨于无地”的地上,找寻批评家“批评的位置”。
本书转借弗洛伊德《文明及其不满》一书书名,从带着个体生命体验的海南插队岁月到北京大学的学生生涯,为读者先行勾勒黄子平个人肖像;进而借他独特的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视野,编排他在海内外的不同时间发表的评论、讲演、访谈,从鲁迅、张爱玲、赵树理到汪曾祺、王安忆、黄春明,以此为读者展现另类阅读中国与中国文学的方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