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成新】【良好】财富
9品书籍大部分没有笔迹少量轻微笔迹。配件和光盘不包
¥
19.23
3.3折
¥
58
九品
仅1件
作者赵晶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14449
出版时间2020-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9787521714449
上书时间2024-11-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曹德旺、刘永好等知名企业家联袂推荐。
关于家族企业和财富传承的全景描绘和深度分析。
为什么没有几家公司有机会庆祝200岁的生日?如何打破“传承不过三代”的魔咒?
中国的家族企业如何走出自己的变革之路?
从世界范围内传承几百年的家族企业,到中国当下家族企业的发展,再到目前家族企业发展和管理的困境,作者深度分析并总结了家族企业的多项特征,从历史和管理学的角度,给出如何更好地发展家族企业,家族企业如何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自我变革。
作者简介
赵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民营企业公司治理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深圳)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青联委员,并担任一些公司的独立董事和外部董事。曾为中煤地质总局、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中国重汽集团、日照港集团、中国兵器华锦集团、中国石油大庆油田、中科创达、淮南矿业、中建土木、浙江超威集团、安徽古井集团及中企联安徽省、湖南省、河南省、山东省、北京市等企业董事及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班授课。
目录
推荐序一 /茅理翔 V
推荐序二 /曹慰德 VII
推荐序三 /迈克尔·卡尼 XI
推荐序四 /周明明 XV
第一章 家族企业的中国故事
盛世光华四十年:当代经验 003
史海钩沉五百年:早期探索 014
第二章 家族企业的优选视角
北美模式:财富家庭的精英化 028
东亚模式:跳舞的大象 031
西欧模式:隐形的优选 035
南欧模式:橄榄油坊主的情怀 039
第三章 家族企业与家庭
家族企业中的家族 045
家族利益至上 050
传统家庭观念的危机 058
从家族到家庭:单一继承者时代 069
女性管理者的崛起 077
第四章 家族企业与市场
财富制造的直接模式:家族所有与家族管理 085
财富创造的间接模式:家族信托与家族委员会 090
财富创造的混合模式:职业经理人与继承人 099
第五章 家族企业与社会
社会网络与家族企业嵌入性 106
合法性与家族企业非常不错 117
创业精神与组织系统持续性 125
第六章 家族企业与国家
无处不在的家族金字塔 137
靠前经验与中国道路 147
第七章 家族企业的困境:站在十字路口
从成功的企业到时代的企业 157
守业与再创业 172
传承与转型 176
第八章 家族企业的出路:战略变革与创新
生命周期:战略创新的阶段特征 184
颠覆的机遇:启动战略变革 218
自我更新:以传承为契机 228
第九章 家族企业的未来
新钱与老钱 243
理性与非理性 252
传统与现代 261
第十章 家族企业:中国故事与优选视角
后记 267
参考文献275
内容摘要
无论是欧洲的罗斯柴尔德家族,还是美国的洛克菲勒家族,或者东亚的很多财团,家族企业的影响力其实不只是商界,而辐射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而对于中国当下来说,很多企业也已经走到了商二代,甚至三代,家族企业的讨论在近年来不绝于耳。本书正是基于当下中国的情况,对家族企业从历史的视角和优选的视角,做了全面的研究,从家族企业的历史,到家族企业的不同治理方式,从西欧到美国再到东亚,以及其他地区,系统探讨了家族企业的存续、管理,家族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与社会、国家的关系,家族企业面临的困境等关键问题,意图为中国的家族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指引。
精彩内容
盛世光华四十年:当代经验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少见
的经济发展速度,改变了每一个普通中国人的生活,迅速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学术界和西方媒体将这一辉煌历程称为“中国奇迹”。即使在全球经济陷入低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令人瞩目的高速增长。中国巨大的消费者市场和日益强健的产业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
作为经济的细胞,“中国奇迹”的诞生离不开中国企
业的发展壮大,而中国家族企业的蓬勃发展又是整个中国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族企业的开拓者披荆斩棘,克服艰难险阻,将业务拓展到世界上的每个角落;家族企业的缔造者积累社会财富,解决民众就业,将善待财富的观念植根于企业运营的每个方面;家族企业的参与者艰苦奋斗,不断创造,积累了宝贵的管理经验,值得在更长的时间内被人们铭记。
中国家族企业的艰难开拓中国家族企业的成功是企业家艰难开拓的结果。从零开始,是他们身上的标签。他们在不平凡的成长路径上,克服了重重阻力和限制:他们从物质的匮乏中走来,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在法律地位仍不清晰的前提下,跨越了资金和技术上的障碍,打造了一代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
1978年,当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时,人们行动上的变化要比政策上的转型慢得多。当时拥有城市“铁饭碗,,和农村“承包地”的社会成员,普遍拥有最高的社会地位。计划经济框架下的配给制仍然存在,有“正式工作”和“单位”的人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保障,从而在社会认知中处于优势地位。当时高达800万的下乡知青返城,他们的就业迅速成为社会问题。中国的机关和单位安置能力有限,知青们不得不成为“个体户”,依靠摆地摊,提供磨刀修鞋等生活服务来获得基本生活保障。这种经济上的不利地位带来了社会文化上的弱势。“个体户”经常被视为待业青年的同义词,轻视和嘲笑也随之而来。
第一代家族企业创业者出身上带有明显的草根气质:建立汽车玻璃王国的曹德旺,1979年还只是乡镇玻璃厂的采购员;刘永好的创业开始于1982年他和几位兄弟在阳台上养的鹌鹑;黄光裕则在1985年北上内蒙古做贸易,那年他只不过是一名17岁的失学少年。有人评论他们的生活状态是“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草根出身,艰难创业,几乎是很多中国家族企业创业者身上共同的基因。
这不仅是这个时代的特点,近百年以前的荣氏兄弟——中国第一代家族企业家的翘楚——创业时,也面临相似的弱势。文化观念的迟缓变化,恰好反映了创业者人格的强健。
第一代家族企业在法律地位上也面临着高度的不确定性。改革开放之后,政府最初授权的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发展外资经济和乡镇企业。合法性上的不确定给民营企业带来了现实的生存压力。许多企业家选择戴上“红顶”以求
安全。直到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加快改革步伐,随后中国正式明确了市场经济体制,第一代创业者才能够得以堂堂正正地踏上他们的探险之路。.尽管如此,民营企
业的产权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确定。由于法律地位的模糊,家族企业的开拓者竭尽全力创造的财富能否传承,实际上存在很大变数。创业过程和结果合法性的共同缺乏,让家族企业的诞生和发展都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除却制度环境的约束,创业期家族企业的技术环境同样不令人满意。这突出体现在资金和技术两个方面。改革开放之初,企业缺乏直接融资的手段,主要资金来源一方面是创业者个人及其家庭在前期劳动积累的小部分财产,另一方面则是占比更大的从国有商业银行那里获得的贷款。但是历史传统、政策导向和信誉基础上的先天劣势导致家族企业最初面对巨大的融资困难。不少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回忆起往昔峥嵘岁月之时,都会提到四处求取资金支持
的情形。今日叱咤商场的王健林就曾在公开场合,多次回忆自己20年前想尽一切办法向银行业务员求取贷款而不得的经历……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