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品书籍大部分没有笔迹少量轻微笔迹。配件和光盘不包
¥ 45.16 3.5折 ¥ 128 九品
仅1件
作者《永久故事》编委会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8430161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9787518430161
上书时间2024-11-26
欣闻“永久人”自发撰写并出版《永久故事》一书,甚感欣慰。对“永久”这个轻工业领域的民族品牌,在我还没有到轻工业部任职前就早已闻名。在此前后我骑的就是永久牌自行车,所以对“永久”我是情有独钟。我们这代人对永久牌自行车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因 此,编委会请我为《永久故事》作序,我欣然接受了。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1940年,中国早的自行车整车制造厂家之一——昌和制作所诞生,这就是上海永久自行车厂的前身,迄今已走过80个春秋。所以,今天出版《永久故事》,就是对“永久”80华诞好的庆祝。
上海永久自行车厂历经坎坷,几经沉浮,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永久人”用自己勤奋和智慧,填补了一个又一个空白,为奠定中国轻工业发展的基础作出了重大贡献。
追溯“永久”的发展,可用“敢为天下先”来表达。20世纪60?代初的《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就给“永久”以中国自行车行业产量、质量好、品种多、成本的“四”美誉。在我国标定车、邮政车、轻便车、载重车、平跑车、赛车及电动自行车等的设计、制造方面,“永久”都处于行业的前列。 到1989年永久牌自行车已远销美国、加拿大、德国、苏联、日本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我国出口创汇作出贡献,所以先后获得“中华老字号”、“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十大”、“国家免检产品”等诸多荣誉。1993年上海永久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上市公司,2012年永久开创了行业先河,入驻电子商务平台。2016—2017年又获得“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中国自行车行业十强企业”、“中国消费市场影响力自行车品牌”等光荣称号。
上海永久自行车厂的辉煌,是我们“永久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力更生、勇于拼搏、科技创新、努力奉献的结果,是我们几代“永久人”和成千上万的“永久工匠”为之努力奋斗,付出了心血和汗水的结晶。“永久”的辉煌是我们“永久人”的骄傲,是我们中国工匠的骄傲,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时势造英雄。纵观“永久”的发展史,也充分说明了民族品牌只有在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从而由大到强。80年来,“永久”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欣欣向荣的发展画卷,“永久”以与时俱进的脚步,科学发展的智慧,打造了、创立了一个朝气蓬勃的民族品牌。《永久故事》让我们看到老一代“永久人”、老一代中国工匠为党、为祖国、为人民、为世界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今天我们“永久人”、我们中国工匠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使命、奋发有为、不断创新、砥砺前行,奏响新时代的凯歌。
我谨以此序,奉献给为使永久精神世代相传而撰写《永久故事》付出辛劳的永久老领导、老同志;敬献给为国家繁荣、为人民幸福,敬业奉献的“永久人”。
精选110篇的《永久故事》终于要与读者见面了,让我们一起缅怀为创造共和国历史和永久辉煌的几代永久人,向那些为中国制造创造历史的永久历届领导、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全体工人兄弟们致敬!
110个精彩故事,再现一段难以忘怀的永久自行车历史情怀……如痴如醉如梦,铸民族品牌;如火如荼如画,开产业先河。
1940年从日商创办昌和制作所开始,上海有了家自行车整车厂;1949年 5月军代表接管后,上海有了家国营自行车整车企业;1949年8月,上海诞生了中国名牌“永久牌自行车”,翻开了中国自行车工业史的崭新一页。
近年,原上海自行车厂第九任厂长章和轼和原永久工会等领导,探访了不少为制造永久牌自行车奉献终生的老领导、老劳模、老高工、老工人……其中有在上海自行车厂领导岗位上做出卓越贡献的老厂长王世封,他大学毕业后走进上海自行车厂,从一般管理干部做起,提拔到厂长岗位。他带领干部职工创造了中国自行车工业的辉煌,取得了中国自行车“四个”(产量、质量好、品种多、成本)的业绩。每当谈到永久,九十多岁高龄的老王厂长立刻眼睛发亮、精神抖擞、思路清晰、语速快捷,如数家珍般地讲起永久往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包括王老在内的不少老永久人年老体弱、重病缠身,看到这个现状,章厂长便萌生了让老一辈永久人讲出他们尘封已久的故事,丰富上海自行车厂的历史,弘扬“敢为天下先、永不言败”的永久精神。
这一提议也得到众多永久干部职工的响应。大家拿起笔,戴上老花镜,回忆峥嵘岁月,撰写了永久发展历程中的一篇篇精彩故事。在两年零五个月时间里,近百位老年干部职工,克服重重困难,共编写原创故事187篇、60多万字。
参加故事原创的作者有80、90高龄的老厂长、工会老主席、高级工程师等技术骨干,也有各部门车间的管理干部、政工干部和普通工人,还有改革开放后出囯留学和经商的海外老职工。为了丰富故事情节,他们翻箱倒柜,找出了当年珍贵的历史照片、重现了当年工作场景。可惜由于技术原因,不少分辨率低的老照片不能在本书中重现光彩。
上海自行车厂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在行业技术领域里开创先河的历史。原副总工程师张德昌、技术部门负责人邬城钧、老劳模沈占陶等人的回忆,为读者再现了永久人敢为人先,在材料革命、工艺革新、技术改造和科技攻关领域中的一个个生动且值得回味的故事,成为重温永久辉煌的重头戏。
永久自行车品牌的历史是一部新中国代产业工人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永久”商标与新中国同年诞生始末、“不吃草的小毛驴”——永久51型载重车诞生记、打破“零”记录的永久赛车问世、PA13型夺得国家首枚银质奖、以纸代木的自行车包装改革……这一个个镌刻着时代印记的故事,记录着永久人的那些激情岁月,也展现了永久人深深融入于血脉之中的、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无私奉献的壮志豪情。
为保证故事的质量,在原厂工会主席何宇林领导下建立了编委会,组织了采编组,由何宇林、郁文欢、安军、赵解平、刘和华、许智勇、王自科、郭亦华、蔡鸿祥、胡敏方、霍晓云、刘应勇、余海峰、陆忠贤、金伟成、胡国芬、王春和、史国庆、王尓祥、李保健、金翠凤、胡文勲、季立敬、王立龙、章和轼等近30人参加。原厂工会主席蔡鸿祥设计了“故事”的预审制度,并设立了《永久故事》微信公众号,为启发大家写稿,他多次从珍藏的《永久报》中找寻史料和照片,使故事更具真实性和可读性;何宇林抱病动员各车间和部门的专业干部撰写故事;陆忠贤凭借原总工程师室工作和任企管办副主任的便利,积极主动地联系和采访老领导;赵解平以原档案室主任的经历,挖掘珍藏资料,撰写多篇往昔故事;郁文欢病中写作,不顾病痛,依然孜孜不倦;安军字斟句酌细推敲,努力为每一篇故事严把质量关;霍晓云积极为采编人员提供相关支持;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原永久老职工)朱钟炎教授为本书提供了设计。本次活动的发起人、老厂长章和轼在两年多时间里,主导着《永久故事》的编辑方向,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和热爱永久的情怀,鼓励大家挖掘题材,不断创作,他自己也写了10多篇故事,呵护着《永久故事》一路走来。
为出版《永久故事》,近120位永久老职工慷慨解囊,筹措资金。86岁卧床不起的原总会计师朱关祥由其女儿代为捐款;植物人已20多年的原副厂长杨如刚由其夫人代为捐款;已在日本定居的许家潮、在澳大利亚定居的周碧韵和洪崇安、在加拿大定居的郭耀进等老职工也捐了款,不少退休收入有限的老职工闻言也纷纷解囊……他们说得好:“捐多捐少,都是对永久历史的缅怀,表达奉献永久的赤诚。”
更要感谢的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原会长陈士能先生欣然为本书作序,陈会长在序中给予永久曾为国家所作贡献的肯定和对永久未来的期望,给了《永久故事》编委会成员,以及全体永久职工莫大的鼓舞和鞭策。
本书出版还得到中国轻工出版社编辑的大力支持。对此,谨代表编委会一并致意、感谢!由于故事作者的局限性,上海自行车厂的部分重要史实未在《永久故事》中重现,这是本书的遗憾之处。希望更多的永久职工、永久的热爱者和永久历史的亲历者,不仅要写好永久的昨日辉煌,更要续写永久未来的新篇章!
感若相似,身必同受。永久的昨天,已写在共和国的史册上;我们相信,永久的今天和未来,必将由一代又一代新永久人接续传承,继往开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