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成新】【良好】流浪地球(汉英对照)
9品书籍大部分没有笔迹少量轻微笔迹。配件和光盘不包
¥
22.17
3.6折
¥
62
九品
仅1件
作者 刘慈欣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 9787559660718
出版时间 2022-05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定价 62元
货号 9787559660718
上书时间 2024-11-2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科学家们发现太阳将膨胀为一颗红巨星,期间地球表面上的一切将毁灭殆尽,于是他们计划建造能将地球发射到其他星球的巨大引擎,以保证人类长远生存。庞大的地球逃脱计划开始实施。在太阳灭亡的瞬间,一切都平息了,每个人怀揣着恐惧和希望踏上漫长的流浪之旅……
收录银河奖特等奖作品《流浪地球》、银河奖大奖作品《全频带阻塞干扰》《地球大炮》《中国太阳》、入选2018年高考阅读题作品《微纪元》、宁浩电影《疯狂的外星人》原作《乡村教师》等六个中短篇故事。 围绕太阳灾变、人类浩劫这一科幻主题,讲述人类在绝境中寻找希望,在宇宙剧变之中以信仰的力量对抗命运。
作者简介 "刘慈欣,不错工程师,中国科幻文学领军人物。代表作《三体》荣获第73届“雨果奖”长篇小说奖,为亚洲作家抢先发售获奖。其作品宏伟大气、想象绚丽,既注重特别空灵与厚重现实的结合,也讲求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和个人风格,为中国科幻确立了新高度。其中短篇科幻小说代表作《流浪地球》《带上她的眼睛》《乡村教师》《时间移民》等屡获银河奖等科幻大奖,或被收录入高考题目、中学教材,或改编为电影,影响力遍及优选。 英文版主要译者 Elizabeth Hanlon,中文名韩恩立,美籍译者。2016年至今翻译过多部中国短篇科幻作品,包括刘慈欣的《白垩纪往事》《流浪地球》《太原之恋》《赡养人类》《中国太阳》;华语科幻星云奖获得者何夕的《战争》、刘洋的《迷雾》等,并在美国科幻非常不错杂志《克拉克世界》杂志(Clarkes world Magazine)上发表。她的近期新译作是中国女性科幻作家短篇集《春天来临的方式》(The Way Spring Arrives),2020年10月由托尔(Tor)出版社出版。 Carmen Yiling Yan,中文名言一零,目前就读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是刘宇昆的合作译者。曾翻译过多部中国科幻作家作品,如刘慈欣的《全频带阻塞干扰》《镜子》《诗云》,钱莉芳的《天意》,吴霜的《腊八粥》,张冉的《以太》等,是刘宇昆“最信任的译者之一”。她的翻译作品已由《克拉克世界》、《银河边缘》(Galaxy's Edge)及《光速》(Light Speed)等世界有名科幻杂志出版。 " 目录 流浪地球 微纪元 全频带阻塞干扰 地球大炮 乡村教师 中国太阳 内容摘要 科学家们发现太阳将膨胀为一颗红明星,这期间地球表面上的一切将毁灭殆尽,于是他们计划建造能将地球发射到其他星球的巨大引擎,以保证人类长远生存。庞大的地球逃脱计划开始实施。在太阳灭亡的瞬间,一切都平息了,每个人怀揣着恐惧和希望踏上漫长的流浪之旅…… 本辑收录《流浪地球》《全频带阻塞干扰》《地球大炮》《中国太阳》《微纪元》《乡村教师》六个中短篇故事,围绕太阳灾变、人类浩劫这一科幻主题,讲述人类在绝境中寻找希望,在宇宙剧变之中以信仰的力量对抗命运。 主编推荐 "亚洲首位“雨果奖”得主,《三体》作者刘慈欣 中短篇科幻小说代表作 首度授权中英双语版·优选定制! 《流浪地球2》大电影已定档2023! ★“整个宇宙,不过是百亿年前一次壮丽焰火的余烬。” 精选刘慈欣创作生涯具有代表性、极受欢迎、屡获大奖的中短篇科幻作品,全面呈现科学与宏大、瑰丽与浪漫并存的“刘慈欣宇宙” ★刘慈欣不止有《三体》,还有《流浪地球》 收录入选高考阅读题的《微纪元》、银河奖特等奖作品《流浪地球》、银河奖大奖作品《全频带阻塞干扰》《地球大炮》《中国太阳》、宁浩电影《疯狂的外星人》原作《乡村教师》等6个中短篇故事 ★一本中文版赠送同等厚度精美英文版,方便对照阅读,买一得二,论品质不计成本、价格良心。英文版由出版英文版《三体》的美国老牌科幻大社Tor出版,《纽约时报》《出版人周刊》等媒体力荐,被优选140多家图书馆收藏,引发优选热潮的中国科幻代表作 ★美籍资深科幻迷Carmen Yiling Yan(言一零)、Elizabeth Hanlon(韩恩立)等专业译者领衔翻译,译文优美、易读,可感受中西文化的交汇,英语难度适中,适合初中以上学生及成.人作为英语学习读物 ★知名设计师设计,6色印刷,推翻此前所有版本刘慈欣作品的装帧形象,以科幻黄金时代复古风字体设计、手绘高精度插画打造最适合大刘的人文气质+经典风格 " 精彩内容 刹车时代 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 我出生在刹车时代结束的时候,那时地球刚刚停止转动。 地球自转刹车用了四十二年,比联合政府的计划长了三年。妈妈给我讲过我们全家看最后一个日落的情景,太阳落得很慢,仿佛在地平线上停住了,用了三天三夜才落下去。当然,以后没有“天”也没有“夜”了,东半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有十几年吧)将处于黄昏中,因为太阳在地平线下并没落深,还在半边天上映出它的光芒。就在那次漫长的日落中,我出生了。 黄昏并不意味着昏暗,地球发动机把整个北半球照得通明。地球发动机安装在亚洲和美洲大陆上,因为只有这两个大陆完整坚实的板块结构才能承受发动机对地球巨大的推力。地球发动机共有12000台,分布在亚洲和美洲大陆的各个平原上。从我住的地方可以看到几百台发动机喷出的等离子体光柱。你想象一座巨大的宫殿,有雅典卫城上的神殿那么大,殿中有无数根顶天立地的巨柱,每根柱子像一根巨大的日光灯管那样发出蓝白色的强光。而你,是那巨大宫殿地板上的一个细菌,这样,你就可以想象到我所在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了。其实这样描述还不是太准确,是地球发动机产生的切线推力分量刹住了地球的自转,因此地球发动机的喷射必须有一定的角度,这样天空中的那些巨型光柱是倾斜的,我们处在一个将要倾倒的巨殿中!南半球的人来到北半球后突然置身于这个环境中,会有许多人精神失常。比这景象更可怕的是发动机带来的酷热,户外气温高达七八十摄氏度,必须穿冷却服才能外出。在这样的气温下常常会有暴雨,而发动机光柱穿过乌云时的景象简直是一场噩梦!光柱蓝白色的强光在云中散射,变成由无数种色彩组成的疯狂涌动的光晕,整个天空仿佛被白热的火山岩浆所覆盖。爷爷老糊涂了,有一次被酷热折磨得实在受不了了,看到下大雨喜出望外,赤膊冲出门去,我们没来得及拦住他。外面的雨点已被地球发动机超高温的等离子光柱烤热,把他身上烫脱了一层皮。 但对于我们这一代在北半球出生的人来说,这一切都很自然,就如同对刹车时代以前的人们来说,太阳、星星和月亮是那样自然。我们把以前人类的历史叫作“前太阳时代”,那真是个让人神往的黄金时代啊! 在我小学入学时,作为一门课程,教师带我们班的三十个孩子进行了一次环球旅行。这时地球已经完全停转,地球发动机除了维持这个行星的这种静止状态外,只进行一些姿态调整。所以在我3岁到6岁这三年中,光柱的光度大为减弱,这使得我们可以在这次旅行中更好地认识我们的世界。 我们首先近距离见到了地球发动机,是在石家庄附近的太行山出口处看到它的。那是一座金属的高山,它在我们面前赫然耸立,占据了半个天空,同它相比,西边的太行山山脉如同一串小土丘。有的孩子惊叹它如珠峰一样高。我们的班主任小星老师是一位漂亮姑娘,她笑着告诉我们,这座发动机的高度是11000米,比珠峰还要高2000多米,人们管它们叫“上帝的喷灯”。我们站在它巨大的阴影中,感受着它通过大地传来的震动。 地球发动机分为两大类,大一些的叫“山”,小一些的叫“峰”。我们登上了“华北794号山”。登“山”比登“峰”花的时间长,因为“峰”是靠巨型电梯上下的,上“山”则要坐汽车沿盘“山”公路走。我们的汽车混在不见首尾的长车队中,沿着光滑的钢铁公路向上爬行。我们的左边是青色的金属峭壁,右边是万丈深渊。车队由50吨的巨型自卸卡车组成,车上满载着从太行山上挖下的岩石。汽车很快升到了5000米以上,下面的大地已看不清细节,只能看到反射的地球发动机的一片青光。小星老师让我们戴上氧气面罩。随着我们距喷口越来越近,光度和温度都在剧增,面罩的颜色渐渐变深,冷却服中的微型压缩机也大功率地忙碌起来。在6000米处,我们见到了进料口,一车车的大石块倒进那闪着幽幽红光的大洞中,一点儿声音都没传出来。我问小星老师地球发动机是如何把岩石做成燃料的。 “重元素聚变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现在给你们还讲不明白。你们只需要知道,地球发动机是人类建造的力量最大的机器,比如我们所在的‘华北794号’,全功率运行时能向大地产生150亿吨的推力。” 我们的汽车终于登上了顶峰,喷口就在我们头顶上。由于光柱的直径太大,我们现在抬头看到的是一堵发着蓝光的等离子体巨墙,这堵巨墙向上延伸到无限高。这时,我突然想起不久前的一堂哲学课,那个憔悴的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谜语。 “你在平原上走着走着,突然迎面遇到一堵墙,这墙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无限远,向右无限远,这墙是什么?” 我打了一个寒战,接着把这个谜语告诉了身边的小星老师。她想了好大一会儿,困惑地摇摇头。我把嘴凑到她耳边,把那个可怕的谜底告诉她。 “死亡。” 她默默地看了我几秒钟,突然把我紧紧抱在怀里。我从她的肩上极目望去,迷蒙的大地上,耸立着一片金属的巨峰,从我们周围一直延伸到地平线。巨峰吐出 媒体评论 "他利用深厚的科学知识作为想象力基础,把人间的生活和想象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产生了独特的趣味。这样的(创作)能力我不具备。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莫言 刘慈欣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了世界水平。——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严锋 很好狂野的想象力。——美国前总统 刘慈欣的作品唤起了人们对探索和宏观之美的兴奋感。他在中国的知名度可以和美国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相媲美。——《纽约客》 科学和哲学思辨、政治和历史、阴谋论和宇宙学的独特融合。——《冰与火之歌》作者 乔治·R.R.马丁评价《三体》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