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品书籍大部分没有笔迹少量轻微笔迹。配件和光盘不包
¥ 30.25 4.4折 ¥ 69 九品
仅1件
作者罗振宇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ISBN9787513348867
出版时间2022-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9元
货号9787513348867
上书时间2024-11-16
一
为了写这本《阅读的方法》,我其实准备了很多年。
但真到了下笔的时候,有朋友吓唬我说:你这书恐怕没人看。为啥?“你想啊,如果一个人连阅读的方法都不掌握,他怎么能读完这本《阅读的方法》呢?”
这当然是个玩笑。但是我懂他背后的意思:阅读真的需要方法吗?
这倒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说到底,求知是人的一种本能。大脑和身体一样,都有饥渴的时候,都需要新鲜的养料。所以,和滑雪、书法不同,阅读不需要先有方法,才能行动。我见过的爱读书的人,都是从横冲直撞开始的,抓到什么读什么;在兴趣和问题中不断冲浪,直到学业有成,也未必有什么成型的读书法。
那阅读就真的不需要方法了吗?
有人问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柯维(Stephen Covey)一个问题:“如果我不爱我的老婆了,该怎么办?”
柯维说,“那你就爱她吧”。
这人说,“老师,你没听明白,我问的是我不爱我的老婆了,该怎么办?”柯维说,“不是我没听明白,而是你没听明白。我是说,如果你不爱她了,那你就去爱她吧”。
类似的话,我听到过好多次。我有一位朋友是英语老师,有学生问他背单词有什么好方法?他说,“就是你愿意去背啊”;有人问他的领导,怎么才能开会不迟到?领导说,“就是你坚决不迟到啊”。还有人问,怎么才能做到以诚待人?我在一部话剧(尾注:据万方编剧、赖声川导演的话剧《冬之旅》。)的台词里找到了答案:“没有任何道路通向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至今,这句话还贴在我办公室的墙上。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行动本身就是方法。
这本《阅读的方法》不想跟你讲任何大道理,它只有一个目的:让你愿意拿起书来,开始读。
二
阅读的方法,本来有两条路。
一条路,是对书负责。也就是教你如何高效率地把一本书吃干榨尽。
如果你是要应对升学考试,或者是学习 某些专业知识,这类方法确实有用。市面上有很多这样的书,中国古代也有很多这样的实践。比如明朝的张溥,读一本书,先抄一遍,再高声朗读一遍,然后把抄的纸烧掉,再重新抄,重新朗读,重新烧,大约七八遍就可以成诵,这就是所谓“七焚读书法”。
不过,我要提醒的是:这样读书,需要极强的目标感和极大的心力支撑。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其中滋味。
我高考结束的那天,亲眼见到一位同学,把自己桌上的、抽屉里的书整整齐齐地收拾好,拿到操场上一把火烧掉。他说,“这辈子,我再也不碰书了”。我完全理解他那一刻的感受。后来这些年,我又遇上过很多有学位、有知识,但就是坚决不读一本“没用的”书的人。有一次,我和一位学者聊起这个现象,他叹了口气,说了一句很重的话:“厌学,是心灵的癌症。”
不管多有效的“读书方法”,如果只顾对书负责,而不管人的感受,终导致一个人厌学,那一定是得不偿失的。
而你眼前的这本《阅读的方法》则相信另一条路:对自己负责。
所有的方法,都是相对于目标而言的。这本书只有一个目标:让你乐于阅读。所以,与其说它是“阅读的方法”,不如说是“爱上阅读的方法”。
爱上阅读的方法,说来也简单,就是:一个段落不喜欢,就跳过去。一本书不喜欢,就换一本。就像一个闯进游乐场的孩子,奔跑撒欢,辗转于各个项目之间,碰到无趣的,转头就走;遇到喜爱的,就玩个不亦乐乎,单纯享受玩耍带来的快乐。
这个过程中,需要护持其不灭的,只有心头的那一盏灯火:能持续觉察到阅读带来的乐趣,和对自我心性的增进。
我知道,这种读书的主张不太符合通行的观念。
有很多听起来很有道理的清规戒律:要读经典、要读原著、要逐字阅读、要精读、要结构化阅读、要做笔记……说这些“要”的人,都是好意。他们把书看成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山,把读书看成了步步登高的朝圣,知其路途艰辛,所以生怕我们行差踏错,遭遇歧途。
但你有没有想过?书籍的世界,其实并不是一座山,而是一张网?
山,才需要费力地攀爬,而网,则允许我们愉快地从一个节点跳到另外一个节点;山,有从低到高的次序,而网,处处相通,且没有前后高低之分,只要你愿意,任何一条路都可抵达终点;山,只有一个顶点,而网,每一个节点都有变成枢纽的可能。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上初中的时候,我家书架上有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繁体字,竖排版,我是看不懂的,但是这书名让我觉得演员这个行当很高级,所以报名参加了学校排练的话剧。因为成了演员,我莫名其妙找来了一本《悲剧心理学》,看了几页,没意思,扔下了。但是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作者朱光潜是安徽老乡,所以又借到了他写的《西方美学史》,当然还是看不懂,又扔下。但我从中知道了几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名字,尤其觉得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很有意思,于是写进了一篇作文,受到了表扬。既然有了表扬,觉得自己也不好意思不懂点哲学,于是就……这么一路滑到了今天。
这段看上去都不能称为“阅读”的“阅读经历”,既没有恒心,也没有系统,既没有循序渐进,也没有切实的收获,几乎犯了所有读书方法论的大忌。
但是那又怎样呢?回头来看,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本书都没有辜负我。它们从不逼我读完,也从不问我要什么心得,它们只是一站站地把我接力送到下一本书的面前。而其中有很多知识的触角,像一颗暂不发芽的种子一样蛰伏着,在我后来的日子里偶尔钻出地面。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自己早已深受其惠。
对书负责的方法,常常把人当作一只空碗,等着书往里面注入知识的甘露,要求人必须涓滴不漏地接受它、消化它。而对人负责的方法,更注重人的感受。它相信,人的心灵有无限扩展的可能性,只要一直保持读的“意愿”,总会由一个兴趣催生出无数兴趣,一个问题带来无数问题,无休无止、无穷无尽。
一个愿意在书籍世界流连的阅读者,他的任何行动都会触发意外的邂逅;迟早有一束微光会点燃他,让他“突然沦陷”。他此后的一生,既能享受阅读的快乐,又能得到阅读的回报。阅读将成为他终身相伴的习惯。
三
被兴趣引导的阅读生活,是什么样的?
我自己从事知识服务行业,日常工作写稿,要看很多书。我每天都会用到的阅读工具是电子书,而且是在一块34寸的显示器上看电子书。为什么用这么大的屏幕?因为一屏铺满3000字,可以将一眼看过去捕捉到的信息化。一本10万字的书,按30下键盘,就浏览完了。所以,我日常浏览书的速度非常快;一天至少2本,快的情况下会是10本书。
你可能会说,这样生吞活剥,也就是翻翻而已,这不是闹着玩吗?你说得对,确实是翻翻而已,也确实是玩,没有任何负担地找我喜欢的书。
但这么“玩”的人,其实挺多的。
比如,传播学家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西方世界公认的博学大神。他说自己买书,进到书店,拿起一本,直接翻到第69页,这一页写得好他就买,不好就放弃。
麦克卢汉还有一种“玩法”就更骇人听闻了——翻开书,只读右半边,算下来速度快了一倍,但是信息丢失不会大于10%,所以还是很划算。
这是高人手段,我承认自己做不到。但麦克卢汉还是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发:读书如交友。
一个萍水相逢的人,我们没有必要把他从头看到脚;只凭印象,甚至只凭心情,就可以决定要不要和他深交。稍一接触,发现他在人品或者智力上有瑕疵,我们也不是非得尽全面了解、公正评价的义务,还可以果断放弃与他的交往。反过来,即使和一个人没有深入交往,也不妨碍我们从他那里获取帮助、建立合作。
这都是交朋友的常态。为什么读书就不能这么干呢?
我每天快速浏览电子书,就相当于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见形形色色的人。过程中当然会碰到值得细读的书,那就标记一下,买一本纸质书放到书架上。
如果正好我有问题要请教它,那就读起来,觉得不错,还会做一些摘录和笔记。每年我这样精读的书,至少有十本。但这都是因为水到渠成的缘分,而不是因为任何压力。就像一个朋友,交情到了必须深聊一次才行的地步,那就乘兴而去,兴尽而返啊。
纸质书读完,如果觉得价值很高,我通常会再买几本送人。就像遇到一个有价值的新朋友,我会把它介绍进已有的朋友圈子。
世上有无数的书,世上也有无数的人。用择友而交的方法择书而读,有何不可?
四
当然,听我说到这儿,你可能会觉得压力好大:为读到一本好书,花的时间也太多了吧?
前面说了:不要低估人的心灵。这里我又要补充一句:也不要低估书的魅力。
一个文明想要存续,就必须像一个强悍的物种那样,有能力穿越进化剪刀,把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而知识就是文明的基因,书籍则是基因的载体。每一个写书的人,都要力争把书写得好看、易懂,让我们读者能够愉快地接受。这是文明赋予他的责任。有的书写得不好看但又很重要,怎么办?放心,自有人会去做形形色色的解释、普及和转述的工作,接力完成传递文明的使命。
书籍世界其实不是什么庄严的藏宝圣山,而是一处繁华的闹市。各个店铺的主人都在挖空心思地吸引我们进去、逗留、成交。
所以,咱们读者在这闹市上走来走去,哪怕目光游离,心不在焉,也无妨。就像在逛街的时候,吸引我们的注意、拦住我们的脚步的责任,难道不是商家的吗?读书人已经来了此地,还逗留了足够多的时间,居然空手而回——一个有自尊心的商场都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更何况一个流传了数千年的强大文明呢?
都说书籍是人类精神的宝库,对它的价值和魅力,我们也要有基本的信心。“开卷有益”不是一句空话,那是一个文明对它的传承者的基本承诺。只要保持兴趣的火苗不灭,爱上阅读就必然会发生。
这种读书方法,中国古代早就有人尝试过。谁?陶渊明。
陶渊明说自己是“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其实一直没有被真正认可,“不求甚解”四个字成了贬义词。但是别忘了,陶渊明紧接着还说了一句话:“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每当对书中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精彩的文明从来不会让我们失望。只要“好读书”,即使“不求甚解”,也终有“欣然忘食”的极乐一刻。
五
“爱上阅读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因为兴趣,所以行动。
那就不妨再追问一层: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一种回答是:书那么牛,当然要读啦。
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本质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事实上,读书只是我们提升心智的方式之一,并不高人一等。人类历史上,有大量杰出人物是不读书的。刘邦不读书,禅宗六祖慧能几乎不认字,苏格拉底甚至反对写书,我还见过很多不读书但深明事理的人,都不妨碍他们做出贡献,成就自己。
另一种回答则是:读书可以换取利益啊。
典型的就是宋真宗写的那篇《劝学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就是赤裸裸的利诱了。
上面两种回答,一种是威逼,一种是利诱。它们都能提供我们阅读的动力,但很难持久。
那读书的动力还能从哪里获得呢?
在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的《艺术的慰藉》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一个有趣的视角。
这本书页就夸下海口,说他要解决一个大问题:艺术有什么用?
艺术能有什么用呢?这么问好像就已经唐突了艺术。那么多艺术家都爱说:为了艺术而艺术。但阿兰·德波顿却说,艺术不仅有用,还要把艺术视为工具。
德波顿的论证是:作为人类,我们有很多想做的事情,但由于我们身体构造上的不足,必须借助工具。我们需要切割,但缺乏这样的能力,所以必须发明刀子;我们远行时需要携带水,但缺乏这样的能力,所以必须发明瓶子。
不仅是身体,人类的心智也是有缺陷的,也需要用工具来弥补。比如,人的记忆力有限,必须借助绘画帮我们留住美好的那个瞬间;比如,人的思维经常失之琐碎,必须借助雄伟的建筑物让自己感受到庄严。所以,艺术的用处和其他工具一样,都是用来——补足缺陷,让我们成为更健全的人。
这个角度很开脑洞。
通常,我们都把现在的这个"我"看成是行动的主体,世间的一切不过是我达成目标的工具。读书也好、经商也好,都是对外获取资源,把现在这个“我”养得更强大。
但是按照德波顿的这个新视角,现在这个我,只不过是一个提前出生的胚胎。距离那个本该如此的、终完成的“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这一生的努力,不过就是奋力前行,爬到终点,揭开那张命运的底牌看看:我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
这个视角也可以用来回答:为什么我们要阅读?
因为我们生在文明之中,文明对我有一个承诺:一个更好的、心智更健全的、认知更完善的未来之“我”正在前方等待着。那是我应得的、本该如此的、命中注定的。通过各种路径,我一定有办法抵达它。阅读只不过是其中便宜、易得、丰富的一条路。
我必须承认,这个角度对我很有说服力。
仔细观察爱读书的人的内心,你会发现这是很多人爱上阅读的理由:在人世间走这一遭,如果不能知道自己本来应该能成为什么样子,哪能甘心?
六
摆在你面前的这本《阅读的方法》,看起来还是挺厚的。
所以,我设计了一个“随机漫步”的结构,来减轻你的压力:
一共二十四章内容,每一章你都可以在二十分钟之内读完;每一章都呈现了一种书籍造福我们的方式。你可以随便挑选其中一章去读,如果觉得兴致未减,也可以随意跳跃到其他章节。整本书,你既可以一次读完,也可以随时再次光临。
我期待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充分展现对你的尊重。一本好书应该像一位温润的恋人,你若不找他,他就不烦你;你若去找他,他也有丰富的内在可供探寻。
二十四章内容,我把它们分成了四个部分。
部分,“强劲的大脑”——
你会看到一代代写书的人,把人类文明的精华雕琢成一颗颗璀璨的宝石,等着你去发现。等你和它们相遇,“推理”“转念”“抽象”“凝结”“俯瞰”“选择”这六个章节的内容也会成为你的工具,帮助你提升思维,去把握这复杂世界的底层逻辑。
第二部分,“遥远的地方”——
远方的景色总能涤荡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琐碎中抽离出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读书,也是我们看见远方的一种方式。“风物”“棋局”“窥视”“他顾”“意义”“行动”六章,将会想向你展示“纸上卧游”能看到的六种风景,让你感受到生活在别处的乐趣。
第三部分,“奇妙的创新”——
作为喜新厌旧的动物,创新总是让人格外地兴奋。那么多写书人探索出来的六种创新方式:“结网”“建构”“怪谈”“设定”“迁移”“追光”,也许能启发你在自己领域里做出创新。
第四部分,“极致的体验”——
视频时代,我们总是小看文字的力量。如果你翻开书,会发现里面有很多古已有之的体验,比如“情感”“趣味”“快意”“苦痛”“角色”“文心”。你在书里获得的,丝毫不比别的媒介差,甚至另有一番独特的滋味,能让你细细品味。
这四个部分,除了自身好看之外,还是一个人向“内”“外”“新”“旧”探索的、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四个方向。而二十四个章节,是在探索过程中发生的二十四个“心灵事件”。
相信我。每一章的道路上,你都会有奇遇。
七
这本书还有一个独特的设计,我称之为“小书展”。
在正文中,我穿插了很多书有趣的片段。它们跟主线之间的关系是若即若离的。它们被摆在那里,就像是博物馆摆放在参观动线上的展品。你一边行走,一边左顾右盼,可以看到这些景致。
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治愈我们对书的一种偏见。
面对一本书的时候,我们经常本能地问:这本书是讲什么的?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很多优秀的书,我们是没有办法这么问的。它们的魅力在片段、在细节、在你用目光抚摸它们的过程。
所以,如果某个片段打动了你,你突然动了要去找原书看看的念头,请立即扔下这本书,去响应那个召唤。
要说明的是:因为篇幅的关系,我把每段“小书展”的篇幅都尽力控制在400字内。因此,有些段落会有删节的情况。不过请放心,原字原词都没有改动,意思也没有变化,只是更精简了。
八
一本好书应该什么样?
我曾经设想过一个场景:一个父亲送孩子去上大学。孩子的行李箱已经满了,但他后还想放一本书进去。既不想增加孩子的负担,又生怕孩子会错过这本书,那他会选择哪一本?
我曾经拿这个问题问过很多人。即使是平时经常推荐书的人,面对这个问题时,也会显得慎之又慎。
你看,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至少应该有三个特点:自己觉得好;对他人有用;不是负担。
十几年后,我的两个女儿就要上大学了。
我会一直迭代这本《阅读的方法》,并把它亲手放到女儿的行李箱里。
在这本书中,作者梳理出了24条风景壮丽的阅读道理,并在途中悉心解说:
如何通过阅读修炼强劲的头脑?
如何通过阅读抵达远方的风物?
如何通过阅读参与往圣先贤们的奇妙创新?
如何通过阅读汇入人类共同体的情感江河?
让你爱上阅读的方法,这一路俯拾皆是。邀请你即刻启程,并告诉后来者:因为阅读,我发现了更好的自己。
相关书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