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成新】管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9成新】管理

9品书籍大部分没有笔迹少量轻微笔迹。配件和光盘不包

14.92 4.7折 32 九品

仅1件

江苏盐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祁有红//祁有金

出版社北京

ISBN9787200077308

出版时间2009-06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2元

货号9787200077308

上书时间2024-06-24

卓悦书店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的问世,对于强化人们的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生产知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企业安全管理基础,必定产生积极的影响。
希望每一个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同志都应从本书中受到启迪、教育。
期待有更多更好的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专著问世。

作者简介
祁有红,财经作家,北京大学精细化管理研究中心(PKU-DMI)安全精细化管理课题负责人,国家“安全发展”高层论坛特邀请专家,多次应企业、院校及香港政府部门邀请广泛传播安全理念。
祁有金(祁有红之弟)。注册安全工程师,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石化下属的河南油田对外合作部门任安全技术主管。2006年3月,作为专家检查团成员,参加了对我国中部和南方油田、施工企业的安全检查。

目录

前言 新安全观,你不能不知道的血泪法则
第一章 一切事故皆可避免,一生平安不是神话——新安全观
1 你真把“安全”放“第一”了吗?
2 生命至高无上
3 一切事故,皆可避免
4 管事故管不好安全,管事件管得住事故
5 事故面前,责任难逃
第二章 最大的浪费是事故,最大的节约是安全——背景考察
1 堵住圆盘漏洞,要靠人人尽责
2 事故危害甚于战争
3 安全是最大的节约,事故是最大的浪费
4 无视安全责任,就是犯罪
5 负责态度增强核心竞争力
第三章 能承担责任,才能安全生产——新安全运动
1 不能有效制止,局面就会失控
2 官员日子难过,企业怎能轻松
3 安全责任需要共同承担
4 管理学上重大发现:共担还要靠分担
5 让岗位负起责任
第四章 安全是你的职业底线——管理延伸
1 责任是第一素质
2 怕死才是好员工
3 选恋人也要看安全责任
4 安全是职业进步的阶梯
5 安全讲责任,状态须考评
第五章 让先进的“洋管理”本土化——管理新知
1 有可能出错,就一定会出错
2 向美国、欧洲、日本学习
3 美国:以人为本,让员工主导
4 欧洲:制度至上,量化细化全面化
5 日本:本质安全,重在人的安全本质化
第六章 做好预案,掌控风险——过程控制
1 谁说风险看不见?
2 反复确认保安全
3 必要的安全指导老师
4 小偷进屋先干什么?
5 安全审计必不可少
第七章 抓安全,要靠文化的力量——企业文化
1 处罚不是万能药
2 最危险的地方凭什么最安全
3 安全文化就是金钟罩、铁布衫
4 颜色、光线、声音,样样性命攸关
5 跨国公司也青睐顺口溜
第八章 只有不到位的执行,没有抓不好的安全——组织氛围
1 事故是积累出来的
2 听得进批评,才没有哭声
3 违纪是安全生产的大敌
4 经得起检查,还要经得起不检查
5 付出百倍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
6 没有服从就没有秩序,没有执行就没有安全
第九章 自己安全自己管,依靠别人不保险——自我管理
1 死神对谁也不会网开一面
2 大祸源自小错
3 保证自己不被伤害
4 自己管理好自己
5 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
第十章 为安全尽心,免亲人伤心——情感管理
1 所有事故,都是人祸
2 你“安”,家才“全”
3 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
4 你可听见妻儿老小的悲鸣?
5 别拿情绪不当事
第十一章 想安全,还要会安全——技能培训
1 撑开你的保护伞
2 学习比小心更重要
3 任何速度都不安全
4 防火防爆防污染
5 办公室安全大意不得
6 能力决定平安
第十二章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自助训练
1 你是否属于易出事故人格?
2 想法决定活法,心智决定安全
3 别让情绪控制你
4 别让压力压垮你
5 平安就是无上幸福
后记 在血泪和伤痛中诞生的文字

内容摘要
 企管专业学不到的管理知识,企业会议讲不透的安全道理。
解决的企业管理者是否掉乌纱帽的前程问题,解决是企业的员工人身健康、家庭幸福的命运问题解决的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
持续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做到“事事有人负责,环环有人负责”让员工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为什么同样的制度,同样的技术,同样的设施,有人平平安安,有人却事故不断?
彻底改变安全教育的空洞说教。
解放管理干部,保护基层员工。
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
增强企业“免疫能力”增强员工“抗击打能力”。

精彩内容
 我在上海一家著名的国企做内训时,请学员回答对“安全第一”的理解。有位小伙子抢先回答:“‘安全第一’不就是咱们国家的一句政治口号吗?”的确,事故频出、重大特大事故多发,困扰着企业界,“安全第一”成为我们社会生活中的高频词。对于我们企业中人来说,“安全第一”更是随处可见的常用语——在报纸上、电视上、企业领导的讲话中,单位工作的总结里,在公司大门的门楣上,在车间厂房的墙上。
对很多人而言,“安全第一”太熟悉了,就像有段相声说的:“咱哥俩太熟
悉了,太亲切了,太想念了。那什么,您贵姓?想念得我都记不得您叫什么名字了。”天天念叨得不知道对方叫什么,还真有可能,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条件反复刺激形成抑制”。就像“安全第一”,许多人耳熟能详,却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置若罔闻。
但是,“安全第一”现在已经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国际公认的公理——“安全第一(SafetyFirst)公理”。
“安全第一”源起何处?谁率先提出“安全第一公理”的呢?
最早提出“安全第一公理”的是美国人。1906年,美国U.S钢铁公司生
产事故迭发,亏损严重,濒临破产。公司董事长B.H.凯理在多方查找原因的过程中,对传统的生产经营方针“产量第一、质量第二、安全第三”产生质疑。经过全面计算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还有事故故影响产品质量带来的经济损失,凯理得出了结论:是事故拖垮了企业。虔诚的基督徒凯理,力排众议,不顾股东的反对,把公司的生产经营方针来了个“本末倒置”,变成了“安全第一、质量第二、产量第三”。老凯理首先在下属单位伊利诺伊制钢厂做试点,本来打算是不惜投入抓安全的,不曾想事故少了后,质量高了,产量上去了,成本反而下来了。然后,全面推广。“安全第一公理”立见奇效,U.S钢铁公司由此走出了困境。
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办法抓经营,安全还能创效益,这对企业界就有了极强的冲击力。这一方针诞生后,迅速得到全球企业界的认可。1912年,美国芝加哥创立了“全美安全协会”。英国和美国不愧是同文同宗,学得最快。1917年,英国成立了“安全第一协会”。日本是个善于学习的民族,1927年,日本以“安全第一”为主题开展了安全周活动,至今已坚持了80多年。德国、法国、意大利、苏联等国在二战前后,新中国是在建国之初,都开始提倡“安全第一”。那些年,世界各国因主义不同分成几大阵营,一种思想很难为各方认可,但各个国家都一致接受了“安全第一公理”。
对照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一现象也就不奇怪了。马斯洛1943年写了《激励和人》一书。按照他的研究结果,个人的需要有5个层
次:第一层,生理需要,要吃,要喝,要睡觉;第二层,安全需要,人人都希望平平安安,否则就会产生威胁感和恐惧感。这两个层次是基本需求,人们只有活下去,并且平安地活下去;才能够顾及高层次的需求,才能够有第三层社交需要,社会交往,寻求友谊;才能够有第四层尊重需要,考虑名誉、地位这些身外之物;才能够有第五层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自己成为所期
望的人物,发挥潜能,追求成功。对一般人,即社会大众来说,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安全地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只有少数人可以不管肚皮不要命,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实现后面的高级需要而牺牲基本需要

P11-12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