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店正版】狄仁杰传
  • 【全店正版】狄仁杰传
  • 【全店正版】狄仁杰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店正版】狄仁杰传

9787100172264

113.49 98.49 全新

库存59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杜文玉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72264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338页

定价98.49元

货号10095552885473

上书时间2024-06-19

星筑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商品名:狄仁杰传ISBN:9787100172264定价:98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作者:杜文玉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出版时间:2019-06-01印刷时间:2022-08-01版次:1印次:2包装:平装开本:16开用纸:胶版纸页数:338字数:  内容简介      唐代政治家狄仁杰一直得到后世的推崇,并在当下被赋予了很多传奇色彩。无论在国内热播影视剧中,还是在□□汉学家流传甚广的作品中,狄仁杰大都是以神探面目出现的。那么,真实的狄仁杰究竟是什么样的?作为一部严格依据史实写成的狄仁杰的研究性传记,《狄仁杰传》将带你认识一个□□上真实的狄仁杰。   前言序言      狄仁杰,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名字。千百年来,无论是帝王将相、达官贵人还是文人学子、农人贩夫,无不对他交口称道。一个□□人物能够得到不同阶层的人们对其众口一词的赞颂,这种现象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有趣问题。有人称他为大唐名相,有唐一代近三百年的□□中,曾涌现了大批的宰相,称得上名相的为数不少,哪一位的知名度能有他高?也有人称他是判案如神的清官,可他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显然非哪一位精熟刑律、善于推按的官吏所能相比。
  从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辞世以来,他的事迹便以各种形式迅速传播开来,历代不少政治家、文学家、学者在自己的作品中,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语言对他进行□□与颂扬。普通民众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纪念这位先贤,他们捐资立碑,或者修建祠庙,凡狄仁杰做过地方官的地方,无不有此类建筑存在。随着漫长时光的磨砺,这些碑石和建筑已大多不复存在,然而从方志的记载看,直到清代,它们大多尚在。自唐代以来,经历了多少改朝换代,它们依然能够得到人们的爱护和修葺,顽强地存在了千余年时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种现象的产生,如果不是人们出于对狄仁杰的尊崇和敬仰,恐怕很难有其他的解释了。
  除了史籍对狄仁杰事迹的记载之外,早在唐代,有关他的事迹的传说,就已经不断地出现在传奇□□中。在辉煌灿烂的唐诗中,也出现过歌颂狄仁杰的诗篇。早在宋代便出现了以他为题材的□□,明清时期关于狄仁杰的戏曲、□□更是不断涌现,使得狄仁杰的社会影响更加广泛。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创作的《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一书,字数多达130万字,风靡西方书市,后又被译成中文,畅销于国内市场。而近年来以狄仁杰为主人公的电影和多集电视连续剧的播出,更因现代媒介手段的介入,而使狄仁杰成为广大□□所熟知的□□人物和神探。
  为这样一位知名度很高的□□人物撰写传记,是笔者非常乐意承担的工作。然而,当笔者怀着兴奋的心情投入到这项工作去时,才发现困难不少。首先遇到的是史料问题,有关狄仁杰的文学资料虽然不少,历代都有创作,但其多不能作为信史看待,一千三百多年漫长的时光,使大量相关史料散佚消失。如唐代著名文士李邕所撰的《狄梁公传》,是几乎与狄仁杰同时代的人撰写的一部有关其生平的传记作品,史料价值之珍贵不言而喻,可惜的是,除了留下一些只言片语之外,整部作品已经散失不传了。至于我们今日尚不知道的史书和相关史料,还不清楚到底亡佚了多少。其次是史籍记载的疏误,尤其是有关狄仁杰生平的一些重要事情在记载上的疏漏和讹误。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本书的主题定位的问题,狄仁杰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的眼中,形象是不同的。旧史臣颂扬他忠孝节义,匡复庐陵;士大夫赞美他品格高洁,荐贤识才;百姓们则敬仰他忧国忧民,能轻徭薄赋,发展生产;而对于后世文学家来说,更多的则是将他作为一个机智多谋、断案如神的清官形象来称颂。以上这些视点反映的只是狄仁杰生平的一个个侧面,这就从另一个角度证明狄仁杰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本书所要做的,就是要全面客观地写出狄仁杰曲折坎坷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把一个完整而真实的□□人物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以便和文学作品中的狄仁杰形象相区别。
  对于□□人物传记来说,仅仅做到事迹真实还不够,还应该从更多的方面丰富人物的形象,给读者一个鲜活的立体的印象。为此本书还从思想、信仰、品格、心理、君臣关系、同僚关系等方面,对狄仁杰进行研究和评价。此外,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所以对□□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的交代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历代都有以狄仁杰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出现,为了反映不同时代对他形象的描写和塑造,使读者对□□上真实的狄仁杰和文学艺术作品中的狄仁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书在最后还对这些作品进行介绍和评价,对其塑造的狄仁杰形象进行客观的分析。
  虽然作了很大的努力,笔者并不敢说把狄仁杰生平的许多事情都写清楚了。与历代大写特写狄仁杰的热闹景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现今国内外对狄仁杰的学术研究并不多,著作更是凤毛麟角,可资借鉴的论著实在太少了。所以本书肯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迫切希望能够得到一些中肯的指教,如是,则幸甚矣。   目录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
一、家族源流
二、狄氏籍贯
三、童年生活

第二章 初涉宦海
一、州郡良佐
二、善决冤滥
三、弹劾佞臣

第三章 历官各地
一、行惠四方
二、魏州德政
三、稳定河朔

第四章 巡抚江南
一、南巡背景
二、江南的神灵崇拜
三、移风易俗的举措
四、□□影响与后世评价

第五章 汝南风波
一、宗室起兵
二、冒死请命
三、被诬遭贬
四、起用为相

第六章 酷吏诬陷
一、酷吏政治
二、无辜下狱
三、侥幸逃生

第七章 改朝换代之际
一、“大周革命”
二、无力回天
三、心系唐室

第八章 安抚河朔
一、突厥侵扰河北
二、狄公统兵出征
三、安抚赈济百姓

第九章 同僚之间
一、狄仁杰与娄师德
二、狄仁杰与魏元忠
三、狄仁杰与姚崇

第十章 辅弼女皇
一、狄仁杰与武则天
二、反对佛教、谏阻造像
三、安边定国的主张

第十一章 诙谐与忠直
一、高洁的品格
二、诙谐的风度
三、卓越的才华
……
第十二章 桃李天下
第十三章 迎归庐陵
第十四章 匡复唐室
第十五章 狄氏世系
第十六章 狄仁杰文学形象研究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站出来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是武承嗣,他是武则天之兄武元爽之子。武承嗣为什么首先提出这个要求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先回顾一下武则天的家庭关系。
  武氏家族内部关系颇为复杂,在温情脉脉的家族外衣下,掩盖了诸多钩心斗角的争斗,乃至于血腥的杀戮。武则天之父武士彟一生曾娶过两位妻子,前妻相里氏生有两个儿子,即武元庆、武元爽。后又娶杨氏,生三女,长女嫁给了贺兰越石,次女即武则天,三女嫁给郭氏。武士彟死后,武元庆、武元爽及他们的儿子武惟良、武怀运等,对杨氏母女很不友善,使她们吃过不少苦头,这就为日后这个家族内部的相互残杀埋下了隐患。武则天当了皇后以后,追赠其父为司徒,其母改封荣国夫人。这时武元庆任宗正少卿,武元爽任少府少监,杨氏因往事之故,指使武则天将两人贬到外州任刺史,致使两人死于贬所。武则天的亲姐姐韩国夫人之女贺兰氏颇受高宗恩宠,使她十分忌恨,打算除掉这位情敌。她利用高宗驾临其母杨氏府第的机会,在武惟良、武怀运等所人献食物中,命人秘密放入毒药,并将有毒食物送给贺兰氏,贺兰氏不察,食后暴死。事后武则天归罪于惟良、怀运兄弟,使高宗下令处死了两人。武则天一箭双雕的目的达到后,还不解恨,又指示心腹官员上表将元庆、元爽及惟良、怀运家属流放岭南,改姓蝮氏,并绝其属籍,这样就使武士彟断绝了后嗣。于是又以韩国夫人之子贺兰敏之为武士彟后嗣,改姓武氏,袭爵周国公。贺兰敏之年轻英俊,但品格低下,竟然和他的外祖母杨氏有暧昧关系,又恃宠多为不法之事,武则天对他十分不满。成亨二年(671年),杨氏死,武则天拿出皇家内库的钱物,令贺兰敏之造佛像为杨氏追福,敏之却隐没自用。司卫少卿杨思俭之女有绝色,高宗与武则天已选定为太子妃,只等成婚,贺兰敏之又将其强行□□。这时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年纪尚幼,时常往来于杨氏之家,贺兰敏之胆大妄为,竟不避随行官人,强逼太平公主欲行不轨之事。在为杨氏服丧期间,敏之私着吉服,奏乐狎妓,日夜欢娱。在这种情况下,武则天实在忍无可忍,遂将他流放岭南,其在途中自缢而死。贺兰敏之死后,武士彟的后嗣又处于空白状态,于是武则天就把在岭南流放的武承嗣召回,让他袭爵周国公,以为武士彟后嗣。
  武则天临朝称制后,以武承嗣为同中书门下三品,以后又升为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兼知内史事。武则天称帝后,置武氏七朝,封武氏子弟为王,武承嗣又被封为魏王。由于武承嗣处于这样一个特殊地位,所以他处处以武氏家族的正统继承人自居,“自为次当为皇嗣”。①至于他与武则天的杀父之仇,都统统被锦衣美食、高官厚禄所淡化了,何况还有皇位继承人的诱惑时时在他的心头缠绕,如何再会去回顾以往的不愉快呢?据载:“初,后擅政,中宗幽逐,承嗣自谓传国及己,武氏当有天下,即讽后革命,去唐家子孙,诛大臣不附者,倡议追王先世,立宗庙。”②根据这些记载来看,武承嗣当充当皇位继承人的野心由来已久,只是因为武则天的统治尚不巩固,所以他强压着满腔的希望,暂时没有提出这个问题。
  天授二年(691年),即武则天称帝的第二年,这时徐敬业、宗室诸王的起兵先后被镇压,一大批朝臣和宗室被诛杀,武承嗣认为武周政权已经巩固,就迫不及待地提出了让自己充当皇太子的问题。当然武承嗣不会自己直接出面,而是让其党徒、凤阁舍人张嘉福指示洛阳人王庆之等数百人上表,以请愿的方式要求立武承嗣为皇太子。此事遭到了两位宰相的反对。其中一位是文昌右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岑长倩,他认为皇嗣(指李旦)在东官,不应有此动议。武则天又征询地官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格辅元的意见,格辅元也坚决反对此议。这样就使武承嗣这次企图没有得逞。当然反对者也付出了血的代价,不久,岑长倩与格辅元被捕下狱,另一位宰相欧阳通因为不愿承认与岑、格二人共同谋反,于是三人一同被诛杀。
  在这次事件中,武则天的态度起了关键作用。她当时召见了王庆之等人,问他为何要废去皇嗣,另立武承嗣?王庆之说:“今日是谁家的天下,而立李氏子弟为继承人?”武则天非但没有谴责王庆之,反而好言慰谕,并发给他印纸一份,作为出入官门随时见她的凭据。这就说明她此时并不反对立武承嗣为太子,只是由于朝中重臣反对,阻力太大,不便于公开表明态度罢了。后来王庆之便时常入官求见,搞得武则天不胜厌烦,便命凤阁侍郎李昭德将王庆之拉出杖责,以示薄罚。李昭德把王庆之推出洛阳官城光政门外,指着他对朝士说:“此贼欲废我皇嗣,立武承嗣。”命人将他重重摔下,致使王庆之耳目出血,然后乱杖打死①。可见李昭德也是一个武承嗣的反对者。
  ……   作者简介      杜文玉,1951年生。现任中国唐史学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隋唐五代史的研究与教学,兼及宋史、□□地理学、丝路研究等。已出版学术专著17部、编著20余部,主编学术集刊《唐史论丛》(CSSCI),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主持过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一般项目、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陕西省社科□□项目等多项,多次获得过省部级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