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店正版】人间卧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店正版】人间卧底

9787549564361

50.3 38 全新

库存59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良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9564361

出版时间2015-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页数256页

定价38元

货号10096519536670

上书时间2024-06-19

星筑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商品名:人间卧底ISBN:9787549564361定价:38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马良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出版时间:2015-05-01印刷时间:2015-05-01版次:1印次:包装:平装开本:32开用纸:胶版纸页数:256字数:112000  编辑推荐        马良自传性散文集,收录二十四幅马良亲笔插画——《人间卧底》是移动照相馆发起人、摄影师马良继《坦白书》之后的又一部重磅散文集,马良用他独具特色的文字回忆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从出生、童年到青春期,从儿时玩伴到初恋情人。马良出生于艺术世家,父母是著名戏剧导演和演员,《人间卧底》中马良首次写到父母和自己的成长环境。这是一部更为彻底的“坦白书”,马良讲述的是个人成长与梦幻,却不小心道出所有人都曾有过的困惑与坚持。
  
  海报:   内容简介      生活的电光火石都是真真切切的,只是有的灵魂生来就敏感易燃,在别人的回忆里不过一缕青烟,在他的生命里便成了燎原之势。可故事在那儿,如同日子早撂那儿,能添枝加叶的也无非是多愁善感几许。我写下这些,也是为了如今回头再看一眼那片火海,它在辽远的时间之外依然烈焰冲天,只是再也没有任何声息,静静的像是默片电影,虽然已经不再能切实感受到那灼人的温度,也无须再担惊受怕,但那火,确实不曾寂灭。  ——马良  《人间卧底》记述的,是一段理想还只是理想,不曾成为苦役,梦只是梦,还能来去自如的“无赖岁月”,这是一部更为彻底的“坦白书”,如同作者其他作品,讲述的是马良的成长与梦幻,却不小心道出所有人都曾有的困惑和坚持。   前言序言      纵火者
  这是一本迟疑了很久的书。两年前的春节,家人都不在上海,突然就有了十余天完全空白的假期,现在已经回忆不起来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冲动,我坐在桌前连续写了十天,不眠不休地写,写成了这本书十多万字的初稿。这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的一种表达体验,居然是如此地流畅,好像人生里之前度过的所有日子都突然返身回来找我,它们蜂拥而至,争前恐后要从我的记忆的那条狭窄之门里挤进来,它们都想成为被记下来的只言片语,唯恐被遗忘。是啊,这一切都太容易被遗忘了,就像我的脸被一个个日子洗刷着,慢慢□得不再光滑,一天天镀上了沉重的颜色,刻出沟壑,我都已经不再是曾经的我,而那些曾经只属于我的日子,它们的确会慌张啊,怕成为无主的故事,无人再讲述,也无人来听。
  如今一个个写下来,把它们从我一次次漫天飞舞的复述中捕捉住,钉成标本,它们色彩斑斓多□,以至于显得不太真实了,但我本来也没打算给各位展现真实,我的摄影作品里没有,文字里你也不用去确信什么,他们从我的记忆深处而来,飘飞不定,闪闪烁烁,连我都惊异于它们的诡异,我自己也有所怀疑,这一切是否真的存在过。
  说到这里,我想再说一个没有收入这个集子的故事。八十年代末,我在美院附中读书,有次和几个好友约了一起骑车去一位住在浦东的同学家,午饭后主人带了我们几个去附近的一个芦苇荡玩儿。那时浦东还没开发,骑自行车离他家不远,黄浦江边竟然有一大片芦苇荡,之前我没有见过芦苇荡,我的同学们估计也是,大家得知都很兴奋,骑车一路狂飙往江边飞驰而去。我们骑的都是父亲骑旧了的大28英寸自行车,用力踏起来,真的有那么一点点风驰电掣的快感,尤其在那个温和缓慢的时代。脚下车轮的飞速旋转,耳边的风声,转弯时倾斜的车身如同刀片在地上割起的一阵阵尘土,和我们身体里的那些没见过世面的荷尔蒙呼应得恰到好处,哥几个高歌猛进,一路嬉笑着冲出了城市的最后一道边卡,从城乡结合部的破旧柏油路俯冲向一片开阔的滩涂地,眼前不远处是一大片高大的金黄色的芦苇荡,辽阔地蔓延开,遮蔽住了视线。苇叶被深秋的江风吹得瑟瑟作响,面对我们这几个狂欢的坏小子战战兢兢,只有一条曾经被人走过的极其狭窄的泥路,不由分说地笔直深入。我们没有减速,就这样叫喊着冲入了这片茂密的金黄色。
  直到江边才停下,这条路的尽头是黄浦江边的烂泥地,无法再往前了,前面是滔滔江水,路已经泥泞不堪,远处隔江似乎遥遥可见外滩建筑群的轮廓,却也看不真切。自行车东倒西歪躺了一地,我们几个在江边喘匀了气之后便摸出烟来抽,我那时刚开始抽烟,八十年代买烟要烟票,卷烟对几个半大小子是极其珍贵的东西,只有在这样隆重的时刻才拿出来犒赏自己一下。没地方坐,只能站在江边,在很大的风里一根接一根地划火柴,几个人都拉敞着衣服围成一圈挡风,好不容易将一根烟点着了,再一根接一根地对烟,深深吸一口,然后对着滔滔江水长吁出一口烟,这才有了点儿尘埃落定的舒服,也觉得有点累了,那年纪都这样,每天非要把一身用不完的精力都倾泻出来才罢休。可惜,一共也没几支烟够我们消遣,不一会儿我们就又无聊了,想着再做些过瘾的事情,因为感觉还有没用完的气力。
  “我们点了这芦苇荡吧!”忘了是谁提议的,但记得所有在场的小笨蛋都兴奋地点头同意了。我们这些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其实没有真正玩过火,那一瞬间心里的某种小邪恶驱使着我们试试纵火的快感。但我们忘了给自己留退路,当一个小火苗在风中瞬间被扩散开,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态势点燃了我们身边所有枯干的芦苇,两三米高的火焰,顿时像一堵火墙把我们几个呆若木鸡的少年围在了江边的一小块空地前。我们都慌了,第一次面对这样大的火,也是第一次面对这样无可挽回的罪恶感,面面相觑不知该怎么办好。记得其中一个老成些的同学突然反应过来,他脱下身上的外套扔到不远的水洼里,然后狠狠用脚踏,把整件衣服都浸了水,然后大叫着让我们都这样做,我们几个这才缓过神来,把衣服都搞湿了重新穿回身上,高高包着脑袋,各自慌乱地扶起自己的“战马”,聚在一起相互鼓舞着,一齐大喝一声争前恐后地向大火中那条依稀可辨的小路冲去。那时每天骑车都是车技精通,在关键时刻又是抖擞了精神吧,我们几个没命地埋着头在大火中奋勇直前,火舌在身边胡乱燎着像是伸过来撕扯人的利爪,空气是滚烫的,憋着气不敢呼吸,四外都是芦苇杆在烈火里爆裂的噼啪声,感觉提到了嗓子眼儿的心,也会随某个枯干的破碎声一齐迸裂。我们就这样没头没脑地往前冲,竟一直冲出了火海。想起来真后怕,若是当时有人慌不择路撞到了一起,一定就爬不起来,再也不会有前路了。
  我们谁也没有回头,至少我没有,我拼命地往前骑,根本就不敢回头再望一眼,心里知道身后是熊熊烈火,知道是已然无法挽回的□面,兵荒马乱地杀出去几百米,我们相互确认了都没事,然后就一齐默契地拼命奔逃而去了。之后的事情现在我已经记不清了,好像后来没心没肺地一起欢庆过自己的好命,不过毕竟烧了那么大一片火,一定惊动了不该惊动的谁或者什么机构,我们那时的小小年纪是承担不起这样的责任的,于是后来几乎没有人再提起过这事儿,好像那场大火从来没有被点燃过一样。
  二十多年后,几个“纵火犯”偶聚,酒酣耳热之际再次聊起这事情,不料他们中居然有全然忘记的,能记得的两位也说根本没那么大的火……我愕然之余不免疑惑,同一件事儿为何有全然不同的记忆?后来释然了,生活的电光火石都是真真切切的,只是有的灵魂生来就敏感易燃,在别人的回忆里不过一缕青烟,在他的生命里便成了燎原之势。可故事在那儿,如同日子早撂那儿,能添枝加叶的也无非是多愁善感几许。我写下这些,也是为了如今回头再看一眼那片火海,它在辽远的时间之外依然烈焰冲天,只是再也没有任何声息,静静的像是默片电影,虽然已经不再能切实感受到那灼人的温度,也无须再担惊受怕,但那火,确实不曾寂灭。
  我常常说自己成为摄影师是师出无名的一次偶然,但有时想想也是必然,我的记忆早就是一台照相机,时光入了眼便被一一定格。如今我将这四十来年亲眼见到和道听途说的事,归拢一块儿再次显影,也许其中人物看上去还是依稀可辨的,但他们姓甚名谁其实早就不重要了。甚至字里行间那个火烧火燎渴望成长的孩子,那小题大做的纵火少年,也根本不必有具体的名字。他点起的那把火,是一代人无处可逃的伤春悲秋,生命里时时刻刻的不知道如何是好罢了。
  2014年11月24日记于深夜上海
   目录    前言纵火者ii上辑你儿时的每一个梦我都去过戏剧家之子003外婆醉酒006第一堂课008无明的风暴012亲爱的爸爸017白色迷宫里的秃头025天使028小鸽子030三个疯子032学校门口的拾荒人038第一个洞042青野的故事044弄堂之战050新成游泳池053战斗英雄肉团团057小鸟和神兜兜061代价068观音老师072论雷峰塔的倒掉075一撮毛079玩偶奇遇记论082童话087人间卧底095春来君知否?100你儿时的每一个梦我都去过104下辑另一个人的青春痰盂上的先知109宝宝衫112广电总□的忧伤115我是一只小老鼠120偷了故乡123读书人和热拓鱼128蒲公英之夜135偷儿生涯141秘密乐园149一夜张飞154肝炎岁月158尖叫,图书馆,蒙克和陌生人164哲学166另一个人的青春169长大成人173举着红旗向远处狂奔的人175我的电影院和我的身体181第一次约会187美人儿和昏君192她们怎样把我逼成了艺术工作者196有病199五个工作室204书似青山常乱叠211火214大海218后记玻璃后的绿头萤火虫225Post-CreditsScene“你和我”229   精彩书摘      另一个人的青春  在我还很年轻的时候,是那种很年轻很年轻的时候,一头披肩长发缠绕着愤懑眼神的年纪,没什么别的爱好,只喜欢满街游荡,和我的几个狐朋狗友在街上故意晃着肩膀飞扬跋扈地走,但心里清楚地知道,正穿梭而过的这个世界,并不属于我,或者说和我还没有发生任何干系。没有目的,也没有理由,不知道从何而起的浪荡,也不知道能到哪里去。我们常常在路边的污水里踢出来一个空的易拉罐,那时这东西还是新生事物,我们不知为什么特别喜欢把它当球踢,你一脚我一脚地一路走一路踢着往前,常常几个小时不带停地踢着,有时把它横扫过马路,想让过路的车子把它压扁了,但不料那些车子反而被吓得急刹车,那时路上没私家车,开车的都是单位里的职业司机,他们都只是隔着车窗愤愤地看我们一眼,没人敢说什么,几个人高马大又无所事事的长发青年,和引信暴露的随时会被引爆的炸弹一样危险。  是的,的确很危险,尤其身上已经旺盛地生出了无数意欲攀爬的枝蔓,却伸向茫茫的无所依傍的空洞,那种内心里不着边际的悬浮感,让人慌张又易怒。在无人的深夜,那个易拉罐终于被踢进了我们的厌倦之后,虽然满身精力无可释放,但整个城市显然已经精疲力竭了,这种自觉不合时宜的自卑真让人羞愧,我们不得不坐下,在路灯下的马路牙子上坐一会儿,点上烟,沉默地抽着。  我知道又一夜马上就要过去了,看着路灯背后泛蓝的夜空,心里突然就生出些惆怅,真想做些惊天动地的事情啊,可是除了踢着易拉罐四处游荡,真的无事可做。记得那时我第一次关切起了自己今后的人生来,我将来的这辈子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么?比今夜更有些质感和重量的事儿,真不想日子就这样虚度了。在地上的一个肮脏的口香糖印子里按灭烟头的时候,随着一股难闻的气味,我身体里也升腾起了某种决绝的念头。  几年之后,我成为了一个忙碌的上班机器,晚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公司□□,每一分钟都换成了钱,但是我根本没有时间用。以至于终于每个月有几天能够出来放风的时候,心里就会油然生出一种渴望挥霍和堕落的任性。我常常会打车到一个定点的酒吧,那酒吧在一个弄堂深处,门口停满了破自行车,我把真皮的名牌公文包高高举起,如同举着魔杖的摩西劈开了红海,在东倒西歪摇摇欲坠的自行车阵里穿行而过,走入烟雾弥漫人声喧嚣的小酒吧,推开门扫视一圈,那一屋子比我年轻几岁的学艺术的穷学生们,还有些失业的学设计学建筑的热心泡妞的二流小混混,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都看着我,他们面带着无声的讪笑等着我说话,等着我这次又会大声地说:亲爱的们,我来了!你们每个人的账我都买了!  我知道自己是一个笑话,但绝逼是一个金碧辉煌的让人翘首以盼的大笑话。这感受给我某种安慰,无聊的广告生涯里满是□促和不快乐,除了花不完的工资能给我带来些快感,生活真是乏善可陈。那时还没有人买房,也没有私家车,我的工资加上各种炒更收入就是夜夜这样挥霍都花不完,何况每个月也只有这样两三天的休息。每次想起这个,我充满了绝望。  二十五岁生日我包下了一个新开张的酒吧,之前弄堂里的那个不知道为什么关了。这是个地下防空洞改的酒吧,老板租下了整个巨大的防空工事,足够容纳几千人规模的一个如同蛛网般四通八达的地下通道群落,他没有钱完全装修,于是只装饰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有灯光照亮的一百多平方米算是营业区,其他黑暗的隧道口,他用绳子做了简单的护栏,不让人往暗处走。  我拿了笔钱给老板做预付,是个不小的数字,直到几年后这个数字还可以在上海买一两平方米的房子,说好了我生日那天晚上所有来酒吧的,只要报得出我名字的人都可以免费喝酒,老板算了算账,笑眯眯地问,你能有多少朋友来?在没有手机没有□□,有BP机就算消息灵通人士的时代,我心里暗暗算了下,估计也就可以通知来个五六十人吧。即使他们再相互转达,带来些狐朋狗友,这些钱也是花不完的。  但事实上那天晚上最终事态失控了,整个上海所有的无钱无业无耻青年和深夜春心萌动的少女们大约都听到了这个免费喝酒的消息,当然这是玩笑话,但的确来的人越来越多,多到几乎所有的空间里都站满了我不认得的面孔,多到伙计们满头大汗地不停往地下搬酒,多到老板最终面有难色地找到我说钱不够了。我从包里又拿出一些钱交给他,告诉他用完这个就不用再招待这些混蛋了,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是他妈谁在过生日,哪个□□在买单。  走之前,我一口气灌下一瓶酒,然后端了一箱空啤酒瓶,像是提了一筐手榴弹,走到每一个被拦住的黑黝黝的隧道口。我知道黑暗深处一定正有无数的狗□女在大汗淋漓地苟合,向着那些□□的颤抖的隧道我扔出一个个空酒瓶,听着那破碎声在黑暗里发出空虚的回响,那些受惊的□□们的动听尖叫,还有那些□人一边提裤子一边咒骂出的、由被打断的快感瞬间转化出的才华横溢的脏话,我快乐极了,只管丧心病狂地笑,一句话也没说。  夜风有些凉了。夹杂着恶意和复仇快感的幸灾乐祸,终于潮水般退去,走在空荡荡的街上,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又老了一岁,还是一事无成,那曾经在我脚下翻滚的空易拉罐,穿过了无数的无所作为的时间,跌入了一片难以穿越的黝黑空虚,碎成了锋利的玻璃声,充满了刺痛感。天快要亮了,我却不知道明天是什么样子的,这就是青春么?  那天起,我突然就渴望老去了。  ……   作者简介      马良,1972年生于上海,1995-2003年期间从事广告影片的美术指导和导演工作,先后获得过2次中国广告节金奖,以及各种其他相关奖励计10次以上。2004年回到热爱的艺术创作领域,开始从事以摄影为媒介的图片艺术创作,并兼工绘画和装置艺术创作,现生活和工作在上海。2012年创作艺术项目《我的移动照相馆》,用时十个月,在全国35个城市搭建临时照相馆,免费为1600多人拍照,反响强烈,成为2012年度最被媒体关注的艺术事件之一。马良是中国当代具影响力的观念摄影师中国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之一,是一位获得世界黑白摄影大奖金奖的中国摄影师,被国际媒体誉为当代舞台装置风格摄影的代表人物。   精彩书评      ★他从来不是写实的,却总是一击而中地抵达心里的现实。大概这就是他了不起的地方:有点像□□家,说的故事都是编的,但那些感情是真的;也有点像诗人,他的照片像一行行诗,是抒情而敏感的,带着谜团一般的语焉不详,但却每每说中你的心事,抵达内心的幽微之处。  ——知名书评人,专栏作者  ★马良是一个具有浪漫情怀的人,他可以在上海狭小的里弄里起跳,也可以在郊外田园牧歌式的背景中伫立。他的画面极富戏剧性和抒情气息,集中表达了年轻一代都市人那种绚丽、张扬的个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孤独自我。这种感人至深的经典氛围,在摄影观念的表现上具有相当的震撼力。而他那一副独往独来的架势,渐渐塑造出了他个人鲜亮的语言特色。  ——顾振清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