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旧书 85成新左右 里面部分划线标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 10.99 3.4折 ¥ 32 九品
仅1件
作者陶元浩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ISBN9787505142190
出版时间2019-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2元
货号9787505142190
上书时间2024-12-13
总 序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明确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命题,这是历经 5年多全面从严治党以后,党的十九大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更高标准和期待,即要进一步实现党的建设从“有形”到“有效”、从体量到质量、从入脑到入心、从上层到基层的深化和延展,以不断巩固和扩大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果和影响,切实从具体的办法、制度安排,特别是操作层面上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这是对全党提出的重大研究课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创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学者讲党建实务系列丛书》,是这种探索创新的积极尝试和前沿成果,不仅有助于广大党务工作者理解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更回应了当前贯彻落实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意见》等的热切期盼。
党的建设是我国的一门独特学科,也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党建之所以是特色学科,不仅在于党建研究的多学科结合的特征,更在于必须着力实现学理性与实践性的高度统一,必须更加注意实现历史与逻辑的高度统一。随着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对中国共产党的研究,正越来越成为国内外的显学。除了国内党校系统在加强党建学科的研究外,很多高校和人文社科研究机构也在加大对党建研究的力度,特别是国外很多政府研究机构和学界,也纷纷把研究的视角延伸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建设。在这种情势下我们更应该清醒,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中的中国共产党党建定位,不能头脑发热,不能搞“大跃进”式的泛政治化的运动式的党建研究量的扩张,而是要尊重党的建设质的提升,要尊重党的建设学科的特点和规律,更要尊重科学,保持理性,这样才能真正抓住目前党建学科发展的大好机遇,把党建学科建设好,发展好。
在党的建设研究中,一直有两种倾向影响着党建研究的方向和质量。一种倾向是纯粹的所谓党建学理研究,力图简单化地以西方政治学和法学等理论范式来解读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应该说,这样的努力和尝试其用心是良苦的,一些方法也给我们带来了有益启示,但总的来说,这种尝试并不成功。很多时候变成了严重脱离历史事实的党建演义和自说自话,无法实现历史和逻辑的自洽,往往使广大的党务实践者看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更不知道如何操作,甚至造成对党的建设真义的扭曲和“解构”,引起思想上的混乱;另一种倾向是忽视党的建设的学理建构价值,把党的建设看作纯粹的工作实践,所需要的仅仅是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甚至把工作经验认为是党建规律,认为党的建设是不需要进行学科建设和学理研究的。因此,所出的一些所谓成果,充其量只能算作实证的一些案例或工作总结。这两种倾向的长期存在,在党建认识上是错误的,在党建实践上更是有害的,zui直接的结果就是严重影响了党的建设的研究质量和实践水平的提高。新时代呼唤的是党建理论和党建实践能够实现有机结合,并让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巨大的理论力量引领和实践操作指导的党建优秀研究成果,这也是习 近 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这一重大命题的新时代要求。应该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学者讲党建实务系列丛书》为这种结合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致力于学理水平提升与实证研究提升的结合,致力于以此结合的功夫和能力,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建构。这套丛书只是我们这种努力进程中的一个成果,我们还将继续与红旗出版社进行战略合作,陆续推出一系列党建研究成果,包括争取 2019年出版的新时代党的历史与党的建设新编教材系列丛书。我们始终在研究中把握好两个zui基本的原则。
第 一,明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首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体系的zui新成果,不是西方政党理论体系。要鉴别好两种情况:一是在国内研究党建的热潮中,要避免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解构成西方政治学的逻辑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习 近 平总书记提出,党建创新要善于把总结自身经验和借鉴世界其他政党经验结合起来。这就为我们党建研究打开了宽阔的国际视野。但在这种国际视野下更应该有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理论的守正与坚持,只有守正、求实,才能出新。二是在国外研究机构的热评与关注中,要保持头脑的清醒,对于以西方政治学理论诠释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建设的情况,要善于冷静分析,即便是善意的恭维的观点,也不要过分当真,要有自己的判断,要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彻悟和境界。
第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党建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在中国发展的zui新成果,不是别的国家的政党理论,更不能解读成穿着中国外衣的西方政党理论。曾几何时,在言必称希腊的学术氛围下,用西方政治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读中国共产党,似乎成了一些地方和领域验证党史、党建研究学术水平的不成文约定,越离开问题导向做想当然的西方学理诠释,越显得学术水平高人一等,zui后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也导致很多年轻学者跟风人云亦云。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对养成严谨的党建学风不利,也探索不到中国共产党党建的规律,更对党的建设实践产生不良影响。提出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就要求全体党建学人自觉承载起中国共产党党建研究的担当,在大胆借鉴世界其他政党治国理政精要,包括借鉴有益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聚精会神把中国自己的党建研究好。
党的建设永远在路上,党的建设研究也永远在路上。我们诚恳期待广大党建学人和党务工作者关注这套丛书,关注我们的研究,并多多批评监督。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业!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志明
2019年 2月于大有庄 100号
永葆百年大党的生机与活力,必须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本书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根据十九大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要求,紧紧围绕“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怎样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党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等方面展开论述,从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党员的权利义务等方面对党员的条件以及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党员进行了说明和阐述,对发展党员的程序和手续以及入党常用文书写法进行了讲解,并附党章、测试题及答案,是各级党组织加强入党培训、保证发展党员质量的教材。
1.专业性
本书作者系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副教授,《中国领导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曾挂职担任贵州省清镇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在中央党校厅局级班、县委书记班等多个班次授课。
2.实用性
本书紧密结合新时代新思想,围绕“为什么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怎样加入中国共产党”等现实问题,全面讲述了党的基本知识,系统解读了入党的基本程序,语言通俗易懂,案例生动,图解清晰,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入党培训教材。
3.可读性
本书能够帮助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等快速掌握党的基本知识,熟悉入党的基本程序和步骤,并为基层党务工作者提供了入党培训工作的具体经验和方法,可读性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