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随园诗话9787540339173
正版旧书 85成新左右 里面部分划线标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
12.1
4.3折
¥
28
九品
仅1件
作者袁枚
出版社崇文书局
ISBN9787540339173
出版时间2015-06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28元
货号9787540339173
上书时间2024-11-2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袁枚的《随园诗话》,是清代影响最大的论诗之作。此书论述广泛,从诗人先天的资质到后天的培养、从写景言情到咏物论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韵律辞章到比兴托物、从诗的修改鉴赏到诗的选篇与评论,从诗的方方面面体现其以『性灵』为主的诗歌理论批评主张。书中选录大量诗作,为反拟古、反考据为诗及使诗歌回归抒写真性情起了极大作用,扭转了一代诗风,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做出了极大的黄献。
目录
卷一
一、诗言志
二、诗在骨不在格
三、存是去非
四、政简刑清
五、切勿抄袭
卷二
六、名未必副实
七、改诗难于作诗
八、诗贵深意
九、每出必携书
一○、须知慈母是先生
卷三
一一、诗难事也
一二、不能评第一
一三、诗称家数
一四、富贵诗
一五、杨花诗
一六、薄命才女许宜嫫
一七、颂不如雅
一八、许太夫人诗
一九、益友情深
二○、诗如言
二一、论改诗
二二、奇伟与幽俊
二三、诗境最宽
二四、诗亦有理
二五、毋效古诗
二六、诗之用典
卷四
二七、身份与心胸
二八、智救故人之子
二九、取其精华,吐其糟粕
三○、诗文贵曲
三一、诗不可有乡野气
三二、诗之厚薄
三三、作诗与通经
三四、明七子与王阮亭
三五、论《声调谱》
三六、诗的悟性
三七、一字之师
三八、自来与力构
三九、诗文用字
卷五
四○、得随园记
四一、身故十年诗传世
四二、行医与作诗
四三、诗似人不识
四四、论哭父母诗
四五、勿借诗卖弄
四六、诗的意境
四七、作诗六疾
四八、古体与近体
四九、诗家各有所宜
五○、古诗各有祖述
五一、诗的朴淡与巧浓
五二、评牡丹诗
五三、余好书之癖
五四、庸师妄评真才子
五五、小说演义不可入诗
卷六
五六、评王荆公
五七、明七子鹦鹉学舌
五八、妓女始于何时
五九、写景与言情
六○、好诗有好韵
六一、词章与考据
六二、一诗一典故
六三、诗不可分唐宋
六四、八股与作诗
卷七
六五、诗之指点语
六六、四解露筋祠
六七、选诗的标准
六八、无意传名情真切
六九、上天造人
七○、铸造得文理
七一、无题与有题
七二、诗歌的妙处
七三、诗贵真切
七四、诗歌不宜分期精雕细刻
七五、杜甫的随兴诗
卷八.
七六、戒滥评
七七、评诗谶
七八、描诗容易作诗难
七九、诗之用意与下语
八○、看题行诗
八一、不可苛论古人
八二、诗句平浅而意味深长
卷九
八三、布衣诗人朱草衣
八四、天分高者心虚
八五、谶语诗
八六、秀才清诗
八七、成人之美
八八、胡女情
卷十
八九、苕湄诗
九○、学问之道
九一、梁梦善诗
九二、相逢对面不相识
九三、兰坡诗
卷十一
九四、不用冷僻的典故
九五、忙僧
九六、关于随园
卷十二
九七、诗人笔下出美景
九八、笑世间残人
九九、为人难
一○○、一字显境界
一○一、一诗感夫归
一○二、言为心声
一○三、游仙之梦,斑竹最佳
一○四、趣雅风俗
卷十三
一○五、不与考据家论诗
一○六、古今幕僚
一○七、唐诗方言
一○八、一词多解
一○九、诗中作料谈
一一○、妙在空灵
一一一、三揖学艺
一一二、人各有趣
卷十四
一一三、编辑七病
一一四、诗带桀骜之气者非良士
一一五、不可轻七古
一一六、名声之说
一一七、作诗能速不能迟亦是病
一一八、诗文之道关天分
一一九、才子尹三郎
一二○、少而精
一二一、曹子妙答
一二二、诗之性情
卷十五
一二三、“勾栏”考
一二四、“八座”考
一二五、“老泉”考
一二六、贵在考证
一二七、误传苏小妹
一二八、言外之意
一二九、话说月华
卷十六
一三○、小议唐诗
一三一、士大夫记
一三二、著述太多转自累
一三三、焚琴煮鹤
一三四、文帝问鬼神
一三五、注释难为
一三六、转世报恩
一三七、惺惺相惜
一三八、收帆须在顺风时
一三九、潮州行
随园诗话补遗
补遗卷一
一四○、诗近取诸身
一四一、读书为诗家要事
一四二、作诗与穷经
一四三、人各有性情
一四四、诗的品味
补遗卷二
一四五、不刻意求名
一四六、义犬四儿
一四七、诗贵近人情
补遗卷三
一四八、今之论诗三病
一四九、诗之刚柔
补遗卷四
一五○、才高不狂
一五一、意为主来词为奴
一五二、强词夺理
补遗卷六
一五三、随园先生文章魅力
一五四、京师三怪
补遗卷八
一五五、云凤致歉
一五六、“多”字妙用
补遗卷九
一五七、和八十自寿诗
一五八、投随园诗
补遗卷十
一五九、荒唐亦可爱
一六○、即席赋诗
内容摘要
《随园诗话》是清代著名诗人、诗论家袁枚关于诗歌理论的巨著,总共有16卷1363篇。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
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以及诗的修改、诗的鉴赏、诗的编选,乃至诗话的撰写,凡是与诗相关的方方面面,可谓无所不包了。本注译本是摘录本,选录了反映其诗论精髓的多篇,另选了一些趣闻、轶事、妙诗,并为所选篇目加上了标题、
注释和翻译。
精彩内容
一、诗言志【原文】古英雄未遇时,都无大志,非止邓禹希文学,马武望督邮也。晋文公有妻有马,不肯去齐。光武贫时,与李通讼逋①租于严尤。尤奇而目之。光武归谓李通日:“严公宁②目君耶?”窥其意,以得严君一盼
为荣。韩蕲王为小卒时,相士言其日后封王。韩大怒,以为侮己,奋拳殴之。都是一般见解。鄂西林相公《辛丑元日》云:“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咏怀》云:“看来四十犹如此,便到百年已可知。”皆作郎中时诗也。玩其词,若不料此后之出将入相者。及其为七省经略,《在金中丞席上》云:“问心都是酬恩客,屈指谁为济世才?”《登甲秀楼》绝句云:“炊烟卓午散轻丝,十万人家饭熟时。问讯何年招济火?斜阳满树武乡祠。”居然以武侯自命:皆与未得志时气象迥异。张桐城相公则自翰林至作首相,诗皆一格。最清妙者:“柳荫春水曲,花外暮山多。”“叶底花开人不见,一双蝴蝶已先知。”“临水种花知有意,一枝化作两枝看。”《扈跸》云:“谁怜七十龙钟叟,骑马踏冰星满天。”《和皇上风筝》云:“九霄日近增华色,四野风多仗宝绳。”押“绳”字韵,寄托遥深。
【注释】①逋:拖欠,拖延。
②宁:审视。
【译文】古代英雄在没有找到用武之地时,大都没有立下远大的志向。这样的例子很多,如邓禹只通过文学来寄托希望,马武只希望做一名小小的督邮官。晋文公因有妻室和马匹,不愿意离开齐国。光武帝在落魄时,和李通因为拖税的事情到严尤处打官司。严尤因感
到奇怪就盯着他看了几眼,光武帝回去后对李通说:“严公盯着你看了吗?”他的言下之意是,被严尤注视是一件荣幸的事情。韩蕲王还是无名小卒时,看相的人断定他日后必定被封王。韩大怒,认为看相之人是在讥讽自己,于是挥拳相向。以上这些人都表现了一个特点,即没有料到自己日后会有所作为。鄂西林相公曾在《辛丑元日》中写过这样的句子:“拿着镜子看自己快要老了,打开门却看到春草还未长出。”他还在《咏怀》中说道:“看来四十岁就已经这样了,那么老到百岁的样子也可以推知了。”这都是他做郎中时所作的诗。品味这些诗词,怎么也不会料到他日后将出将入相。他做了七省经略后,《在金中丞席上》说:“扪心自问,我们都很幸运地被提拔,屈指算一算,又有谁是真正的济世奇才呢?”他还在《登甲秀楼》绝句中说道:“袅袅炊烟像千条轻丝飘浮在中午的天空,此时正是千家万户饭香菜熟之时。请问哪年哪月会招来济世救民的火焰?只见武侯旧祠被树缝中透来的夕阳照得金黄一片。”他居然以武侯自比,与没有得志时的气象迥然不同了。张桐城相公则不然,他从做翰林一直到做宰相,所作诗歌都是一个风格。他最清秀的诗句有:“柳荫下的一湾春水曲曲折折地流淌,重重叠叠的山峦旁百花竞相开放。”“叶子底下开的花,人虽然看不见,一双蝴蝶却早已知道了。”“在溪边种花就会知道其中的意境,水中映花,一枝便化作两枝了。”他在《扈跸》上讲:“似乎让人怜悯的龙钟老头,却能趁着满天星斗骑马踏冰。
”在他的《和皇上风筝》中又讲道:“风筝在九霄上空飞行,靠日光的照射而绚烂多彩,四面虽有旷野之凤的吹拂,风筝却倚仗绳子的稳定作用而逍遥自在。
”此处押“绳”字韵,寄托了内心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
二、诗在骨不在格
【原文】杨诚斋日:“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办。”余深爱其言。须知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外。《三百篇》半是劳人思妇率意言情之事,谁为之格?谁为之律?而今之谈格调者,能出其范围否?况皋、禹之歌,不同乎《三百篇》;《国风》之格,不同乎《雅》、《颂》:格
岂有一定哉?许浑云:“吟诗好似成仙骨,骨里无诗莫浪吟。”诗在骨不在格也。
【译文】杨诚斋说:“古往今来,天分低拙的人,大都喜欢谈论诗歌的格调,而不懂得其中的风情趣味。为什
么会这样呢?因为格调只是空架子,只要有嘴就能描绘出来;而风趣专门描写性灵,不是天才就办不到。
”我十分喜欢这段话。要知道,有了性情就有了格律,格律不会出于性情之外。《三百篇》中有一半是劳动者及思妇直率言情的,有谁为他们定过格式呢?又有谁为他们定过韵律呢?而现在谈格调的,能超出这个范围吗?况且,皋、禹时代的歌谣与《三百篇》不同;《国风》的风格与《雅》、《颂》不同。难道风格是可以用一定的规矩来制约的吗?许浑说过:“吟
诗好比求道成仙,骨子里没有诗根就不要乱吟。”可见,诗歌的可贵之处在于风骨,不在于格调。P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