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艺术创造学9787535468543
正版旧书 85成新左右 里面部分划线标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
15.85
4.2折
¥
38
九品
仅1件
作者余秋雨
出版社长江文艺
ISBN9787535468543
出版时间2013-08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9787535468543
上书时间2024-11-2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余秋雨戏剧学著作全新修订版,历来一切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
《艺术创造学》是余秋雨的一本学术著作,从艺术的本性、艺术的眼光、人生意识等方面对艺术的创造进行了大胆的剖析。但作者用散文化的语言来阐述深奥的学术问题,所以读起来并不觉得艰涩。
作者简介
余秋雨,浙江余姚人,当代有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 著有《文化苦旅》《何谓文化》《中国文脉》《山河之书》等。
目录
引论 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
一 无结论的两难结构
二 半透明的双层结构
本论 艺术创造论
第一章 艺术本性
一 培根的定义
二 一种纯粹而孤立的创造
三 创造的说服力
第二章 艺术眼光
一 不是历史眼光
二 不是政治眼光
三 不是道德眼光
第三章 人生意识
一 人生况味
二 人生命题
第四章 哲理品格
一 从整体到哲理
二 传统名作的现代困境
三 艺术哲理示范
第五章 未知和两难
一 平庸作品验证常识,伟大作品探索未知
二 两难结构解析
第六章 集体深层心理
一 深层潜意识
二 “集体无意识”
第七章 直觉
一 直觉也能深刻
二 直觉是灵感的“黑箱”
三 发现式直觉和顿悟式直觉
第八章 造型
一 直觉需要变成艺术形式
二 情感的直觉造型
三 让哲理直观
四 “佛像效应”
五 内容不是问题,形式才是
第九章 象征
一 符号象征
二 寓言象征
二 寓言象征
三 实体象征
四 氛围象征
第十章 接受和参与
一 空筐结构
二 仪式结构
第十一章 宏观的创造
一 创造适应
二 创造传统
三 创造未来
内容摘要
《艺术创造学》原名为《艺术创造工程》,本是作者的一份课堂讲稿,是余秋雨先生多年前在艺术教育的第一线进行了探索的成果之一,篇幅不大,却把古今中外对艺术的至高认知溶于一炉,既有奥义,又有实例,既是入门性文本,又是归结性文本,极有重量却又十分好读,足以切实指导艺术创作,也足以细致引领审美。因此自旧版出版至今,不管是大陆版还是台湾版都一直广受欢迎。这次新版《艺术创造学》,作者亲自删改过于冗长的表述,重新琢磨全书行文,使之更加干净、简明,全书搭配精彩图片30余幅,以求适合艺术领域之外的更多读者。余秋雨编写这部教材的主旨在于:为艺术表现寻找观众的心理依据。
这个主旨的衍生成果,必然是为艺术表现找到美学自觉。
主编推荐
本书是真正的“内行秘本”。
它的副标题为:历来一切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
余秋雨戏剧学著作全新修订版,历来一切伟大作品的隐秘结构。
精彩内容
这是一部适用于艺术创作实践的简要教程。但一
开始,还应该是从艺术的定义说起。
大学者弗兰西斯·培根曾用拉丁文为艺术下过一
个定义:Arsesthomoadditusnaturae.(艺术是人与自然相乘)这个定义看似简陋,但几百年来,一直被艺术家们看成是“一个不朽的培根公式”。
连不喜欢理论的大画家凡高,也在一封私人信件中写道:对艺术,我不知道还有没有比下面更好的定义:艺术,是人加入自然,并解放自然。
这里所说的人和自然,按照西方近代的概念,也
可称为主体精神和客观现象。按照中国古典的概念,则可称为“人”与“天”。
确实,这是公认的艺术创造的两大支柱。黑格尔说,艺术的难点在于“使外在的现象成为心灵的表现”。运用自然和人的概念来表述,也就是使自然人化。
但是,自然的人化是不容易的。歌德认为,艺术创造的一个永恒矛盾是艺术家这个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一会儿是自然的主人,一会儿是自然的奴隶。可见这两大支柱常常处于矛盾的不平衡状态。
对于这两大支柱的关系,中国传统文论有更深入的论述。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里把这种关系归纳成三个层次,即:一、人事之法天;二、人定之胜天;三、人心之通天。
这三个层次里的“人”与“天”的关系,也就是培根所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一层次,“人事之法天”,也就是人对于自然的被动效法状态。到了第二层次,这种被动状态被否定,“人定之胜天”,人以进取的态势表现出对自然的驱使和释放。但到了第三层次,否定之否定,天人合一,不分彼此,自然与人,共臻化境,于是称为“人心之通天”。
钱钟书曾这样描写这个境界:盖艺之至者,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师天写实,而犁然有当于心;师心造境,而秩然勿倍于理。莎士比亚尝曰:“人艺足补天工,然而人艺即天工也。”圆通妙澈,圣哉言乎。人出于天,故人之补天,即天之假手自补,天之自补,则必人巧能泯。造化之秘,与心匠之运,沆瀣融会,无分彼此。
《谈艺录》在这个境界中,属于“天”的范畴的“造化之秘”,与属于“人”的范畴的“心匠之运”,完全融合了。结果“造化之秘”也就成了“心匠之运”,即我们在生活中偶尔见到的,一个人为的好构思像是上天授予,相反,一派天生的好江山却倒像是出自谁的手笔。
到了这种境界,艺术家的创造心理状态是什么样的呢?或者说,培根所说的“相乘”,是如何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呢?
简单说来,就是领悟天意,自如创造,既不强求
于“人”,也不强求于“自然”。
在这方面,说得最细致的还是中国古代的文论家。下面,我从陆机《文赋》和刘勰《文心雕龙》里各意译出一段,来看看他们的相关描述。
陆机是这样说的:艺术的感应,创作的开窍,来的时候抑制不住,去的时候也阻挡不了。它会像亮光一样突然熄灭,又会以宏大的声音突然鸣响。
在艺术的天性敏捷活跃的时候,再纷乱的素材也
能理得清楚。
这种时候,思想会像疾风一般从胸中升起,语汇会像流水一般从唇中流出。再繁盛壮美的景象,也能在笔端呈现。这种时候,艺术家满目都是文采,满耳都是音韵。
在艺术的情思阻塞的时候,神志也就停滞不前,恰似一截枯死的朽木,恰似一条干涸的河床。于是,艺术家只有把持魂魄去探寻底蕴,重振情思去努力求
索,直到隐蔽着的文理渐渐萌动,包裹着的文思慢慢抽出。
所以,在艺术创作中,太用力的构思常常失败,而随意为之却较多成功。创作是我在进行,但我的力却不能强求。为此我们常常扪心叹息:最终还是搞不清创作开窍和阻塞的原因。
刘勰则是这样说的:所以文艺创作必须调节得当,使内心清和,气息舒畅。一旦心烦便立即放手,不要老是胶滞在那里。
感受到了意蕴就畅怀执笔,把握不住文理就悠然搁笔。以逍遥自在来对付辛劳,以谈笑风生来消除疲倦。
经常要让才华的锋芒安闲处之,让创作的冲动留有余地,这样便可使艺术的刀刃永远锋利,使艺术的机体顺理无碍。到了这种地步,与气功无关的艺术创作,也能收到养气健身功效。
陆机和刘勰把艺术家天人合一的创作状态写得淋漓尽致,尽管从概念到表述完全是东方古典形态,却能与培根的定义遥相呼应。
这些表述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那座能够让“人与自然相乘”的“炼丹炉”就在艺术家心间,而艺术家抵达的这个创造境界又是一个极神秘的所在,外部力量很难介入。按照罗曼·罗兰的说法,这是一
个“单房”。他说任何作家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为自己保留一间单房,离开人群,单独幽居”。陆机和刘勰所说的一切,只能发生在这样的“单房”里。
于是,人、天、自然、心灵、美,这些宏大的概
念全都汇聚到一个最隐蔽、最深幽的小地方了。
这正是我们需要窥探的起点。P33-3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