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谋略之道9787517119654
正版旧书 85成新左右 里面部分划线标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
18.12
3.1折
¥
58
九品
库存3件
作者申圣云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ISBN9787517119654
出版时间2016-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9787517119654
上书时间2024-10-3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国学大讲堂”系列图书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并总结出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申圣云编著的《谋略之道》是其中一本。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崇尚智谋的民族,对于谋略的研究和运用有着杰出的成就和丰厚的历史遗产,《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谋略经典。早已风靡海外。本书通过总结古今经典案例中的重点部分,将其分成察势、实践、决策等十章,让读者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谋略的大智慧。
商品简介
党员干部的“谋略”实质上是指工作中的方式、方法,并非所谓的“勾心斗角”。党员干部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必须具备几个基本要素,首先要有清晰、正确的思路,其次是真抓实干的精神,*后就是科学得当的方法。科学工作方法的本身,要求党员干部提升自己的素质,有上进心,热衷于实践,有创新精神,遵循原则又不能过于程式化,所有工作的*基本目标是解决矛盾,服务人民。
本书分为十章,分别阐述古代谋略之道中的心胜、道义、借力、权术、柔胜等十个方面,注重从《论语》《孙子兵法》《孟子》《吕氏春秋》《围炉夜话》等典籍中选取有关谋略之道的经典论述,同时大量引用古今经典案例,以期为领导干部提供工作方法方面的镜鉴。
目录
第一章 心胜
一◎ 胜己——志之难在自胜
二◎ 识人——知人者智
三◎ 交心——推心置人腹,安得不投死
四◎ 敢诤——百家之言政者,尚矣
五◎ 理谏——能矫之者难矣
六◎ 宽仁——大其心,容天下之物
七◎ 帮扶——天时、地利不如人和
八◎ 底线——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
第二章 察势
九◎ 应时——礼义法度,应时而变
一〇◎ 顺势——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一一◎ 造势——借冕播誉
一二◎ 机遇——因时施宜
一三◎ 察情——以民情验天心
一四◎ 解策——策之而知得失之计
一五◎ 预见——见微知著,睹始知终
一六◎ 备需——有备则制人
第三章 实践
一七◎ 执行——知之不难,行之不易
一八◎ 细节——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一九◎ 创新——天下之治,有因有革
二〇◎ 同心——万人操弓,共射一招
二一◎ 察觉——不明察,不能烛私
二二◎ 求变——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二三◎ 多维——三思而后行
二四◎ 转换——横看成岭侧成峰
第四章 决策
二五◎ 逐源——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
二六◎ 符实——闭门造车难合辙
二七◎ 熟虑——远虑者安,无虑者危
二八◎ 顺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二九◎ 集思——集众思,广忠益
三〇◎ 缜细——河海不择细流
三一◎ 推敲——路漫漫其修远兮
三二◎ 恒用——政贵有恒
第五章 道义
三三◎ 合心——人心齐,泰山移
三四◎ 遵法——守法持正,嶷如秋山
三五◎ 信仰——虽九死其犹未悔
三六◎ 守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三七◎ 崇义——守正直而佩仁义
三八◎ 端正——心正则笔正
三九◎ 诚挚——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
四〇◎ 敬天——能敬必有德
第六章 慎权
四一◎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四二◎ 施德——无德而禄,殃也
四三◎ 礼治——礼也者,犹体也
四四◎ 威严——公生明,廉生威
四五◎ 知遇——人多知遇独难求
四六◎ 作则——以身教者从
四七◎ 养晦——圣人韬光,贤人遁世
四八◎ 慎权——天下之权,惟民主是主
第七章 借力
四九◎ 假物——君子生非异也
五〇◎ 求本——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五一◎ 迂回——屈节者所以有待
五二◎ 勤学——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
五三◎ 监督——知止可以不殆
五四◎ 惩戒——无术则弊于上
五五◎ 试点——在常古之可与不可
五六◎ 效仿——人不率,则不从
第八章 柔胜
五七◎ 怀柔——人好刚,吾以柔胜之
五八◎ 待时——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五九◎ 相交——相知无远近
六〇◎ 和缓——水深则流缓
六一◎ 亲善——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六二◎ 与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六三◎ 动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六四◎ 藏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第九章 关键
六五◎ 持正——守正不挠
六六◎ 原则——匹夫不可夺志也
六七◎ 针对——针害身之膏肓
六八◎ 果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六九◎ 慎始——举大事必慎其终始
七〇◎ 慎终——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七一◎ 担当——岂因祸福避趋之
七二◎ 务实——学而不能行,谓之病
第十章 戒满
七三◎ 纳谏——受谏而不厌
七四◎ 谦恭——满招损,谦受益
七五◎ 受教——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七六◎ 敬业——业广惟勤
七七◎ 善学——学问不厌
七八◎ 患忧——明者防祸于未萌
七九◎ 改革——穷则变,变则通
八〇◎ 深化——凿不休则沟深
内容摘要
申圣云编著的《谋略之道》分为十章,分别阐述古今中外谋略之道中的察势、实践、决策、道义、慎权、借力、柔胜、关键、戒满等十个方面,注重从《论语》《吕氏春秋》《孟子》《新语》《围炉夜话》等典籍中选取有关谋略之道的经典论述,同时大量引用古今经典案例,使本书既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性。
精彩内容
交心——推心置人腹,安得不投死《后汉书·光武帝本纪》中有一句话:“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意思是说,萧王(刘秀)把自己的赤诚之心都交给了别人,我们怎么能不为他效死呢?这便是成语“推心置腹”的由来。
西汉末年,皇权势弱,王莽夺取了政权建立了新朝。王莽在称帝时期,全凭个人的感觉来下达命令,因而经常会出现朝令夕改的情形,最终导致天下大乱,农民起义。在所有农民军中,以绿林军势力最大,绿林军拥护汉室正统刘玄当皇帝,而刘秀则是偏将军。
王莽数次派人去攻打刘玄,然而始终却无法取胜。再后来,绿林军大破长安城,王莽被杀死,而刘秀
也在攻打昔日赵国都城邯郸的时候杀死了自称天子的王郎,此后刘秀因为多次建立功业被刘玄封为萧王。
公元24年秋,刘秀攻打铜马军,两军对阵超过一
个月,之后铜马军的粮草不足,只能被迫后退。刘秀
看到敌方后退,连忙乘胜追击,最终俘虏了铜马军的将领,铜马军所有将士都投降了。刘秀收编了投降的将士,还给投降的将领封了官。然而投降的人对刘秀
并不放心,害怕刘秀不是真心要招揽他们。
刘秀得知了这个情况,就开始安抚这些将领。刘秀下命令,让所有投降的士兵都回到原有部队之中,而刘秀却轻骑到各个部队巡视,一点都没有戒备的意思,以此来表明自己是信任投降者的。如此一来,投降的人都明白了刘秀的意思,纷纷私下里议论说:“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报死乎!”鲁肃是三国时期东吴有名的谋士,他自小生在士族之家,拥有着丰厚的产业。鲁肃自小就勤于读书和练武,无时无刻不在准备着去建功立业。没过多长时间,鲁肃就名声在外,成为少有的有识之士。在那时,与鲁肃年龄相仿的周瑜已经是袁术手下的居巢长了。周瑜很早就听说鲁肃的不凡,一直很想与他结交。
有一天,周瑜决定去鲁肃家里拜访他。周瑜故意带着数百军士从鲁肃家旁边走过,走到鲁肃家门前时进入拜访鲁肃。经过一番寒暄,周瑜告诉鲁肃:“兄弟我军中缺少粮草,不知道鲁肃兄能不能资助我一些军粮?”鲁肃看着相貌堂堂的周瑜,心里早就生出了几分结交之意。这时听说周瑜想借军粮,心想这就算是给周瑜一个见面礼了,于是鲁肃就满口答应了。
鲁肃带着周瑜来到自家后院的米仓前面对周瑜说:“这里有两困米,每一困里面有三千石米,兄弟你随便拿一困就行。”周瑜听了鲁肃的话,十分感动,对鲁肃的慷慨大方和高洁品格非常赞赏。从此以后周瑜与鲁肃往来密切,成了莫逆之交。
东吴孙策死后,孙策的弟弟掌权。当时孙策临终前告诉孙权,以后内部的事务要请教张昭,外面的军略要请教周瑜。周瑜为了辅佐孙权,特意从外地赶到了吴郡来辅佐孙权。周瑜告诉孙权说:“张昭的确非常有才能,然而我的能力却有所不足,恐怕将来会辜负了你大哥的重托。为了不至于此,我想推荐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和我一起来辅佐你。”孙权听了周瑜的话非常高兴,询问周瑜那个人是谁。周瑜说:“我说的这个人叫鲁肃,他是临淮东城人,他的军略才能很强,而且学识十分渊博,有很大的志向。”孙权听了周瑜的话后表示同意,于是就让周瑜请鲁肃过来,从此自己身边增加一个可以出谋划策的高级谋士。此后,周瑜和鲁肃就作为孙权军事上的左膀右臂。孙权建立东吴政权的漫漫长路中,周瑜和鲁肃合力为东吴做了很大的贡献。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怎样才算是谨慎交友,怎样才算是择善而交?首先,要拥有宽广的胸怀,要多交一些诤友。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手里有权,你的周围很多是巴结你、讨好你、拉拢你以及腐蚀你的人,这时候敢于对你说真话的诤友就非常可贵了。如果你身边有很多敢于向你提出不同意见的朋友,有很多敢于违背你意愿的朋友,有很多敢于和你据理力争的朋友,恰好说明了你具有虚怀若谷、兼容并包的特质。相反,如果你身边的朋友对你都是和和气气,从来没有人反驳过你的言论,那么就十分不正常了。对于身边敢于向你直言、敢于善意批评你的人,作为党员干部而言,一定要有足够的肚量,这些人就是你身边最能信赖的朋友。
还有一个关键的地方,就是要结交那些可以让自己“见贤思齐”的朋友。作为党员干部往往都会担负
重任,负责各个方面,然而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
如同唐太宗说的那样,优秀的朋友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你的缺点并让你有所进步。这个时候,也可以通过交友来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自己。要常常和见
识广博、有思想的朋友交流,这样一方面可以加深彼
此之间的友谊,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增强自己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党的事业的发展。
P11-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