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养好脾胃不生病9787533551162
正版旧书 85成新左右 里面部分划线标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
14.56
4.0折
¥
36
九品
库存2件
作者吴中朝
出版社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3551162
出版时间2016-09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6元
货号9787533551162
上书时间2024-10-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吴中朝,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院养生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
吴教授从事中医针灸临床、教学、科研近40年,其参与制定的“腧穴定位国际标准”曾获中医科学院科研进步一等奖,主编的《经络穴位标准图册》《3秒钟精准取穴图解》《吴中朝100个对症穴位方》等图书深受读者欢迎。
吴教授主要研究针灸知识,因此对穴位定位以及取穴方法研究透彻,取穴老道,是腧穴方面的权威专家。他将专业的定位方法简单化,教更多读者用快速取穴方法取穴,不仅精准,更方便实用。他还参与了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录制,在节目中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杏仁、茯苓、人参等生活中常见中药的功效与妙用,受到广大读者喜爱。
目录
专题:《黄帝内经》教你脾胃问题早发现
第一章 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养好病难侵
此脾胃,非彼“脾、胃”
脾很忙,食物“加工”、水液“运输”都靠它
脾是人体血库,脾好气色就好
脾好的人,肌肉有力身体壮
胃虽大度,也需要小心呵护
脾胃好似“夫妻档”,关系和谐消化好
第二章 这些事,让你的脾胃变虚弱
不吃早餐的人,容易得胃溃疡
总是吃太饱,易被肥胖、“三高”盯上
偏食的人脾胃一定虚弱
吃饱就睡,就是在等病来
生、冷、硬的食物胃最怕
你熬夜,脾胃也跟着加班
烟酒无度,伤肝伤肺也伤胃
久坐伤脾,会让你四肢无力
随意吃药,先伤脾胃再伤肝肾
思虑过度,难有好食欲
第三章 脾胃问题有多种,你是哪一种
面黄肌瘦的人多是脾气虚,要益气健脾
腹部有坠胀感是中气下陷,要益气升阳
身体容易出血是脾不统血,止血更要补血
寒湿困脾的人大便不成形,可用艾灸祛寒湿
胃隐痛喜按是胃气虚,要益气养胃
胃隐痛一吃就胀是胃阴虚,要养胃阴去虚热
口干口苦喜生冷是胃热证,要清胃火、泻肠热
脾胃湿热的人体倦身重,要健脾祛湿除积热
第四章 顺天时而养,让你的脾胃动力十足
春季乍暖还寒,脾胃也要捂一捂
冬病夏治,脾胃虚寒的人要抓住时机
秋燥季节,吃点酸味让肠胃很舒服
冬季进补要有度,莫给脾胃加负担
第五章 给脾胃喜欢的食物,它们就会让你舒服
五色入五脏,脾胃最喜欢黄色食物
甘味食物给你好“脾气”
小米最适合胃不好又失眠的人
胃寒腹泻的人,可适当多吃糯米
大麦泡茶,消化不好的人可常喝
夏季常吃薏苡仁,让你不再身重困倦
牛肉补脾气,效果堪比黄芪
脾胃虚寒怕冷的人,可多吃羊肉
身体瘦弱、消化不好的人要常吃猪肚
莲藕,生吃清热解毒,熟吃健脾开胃
白萝卜清积热、化积食,冬天更适合
经常腹胀便秘的人,可常食山药
南瓜对胃胀、胃痛、便秘有效
主食吃土豆,远离肥胖、“三高”
红薯是便秘的“克星”
经常“反胃”,吃几颗栗子就好
红枣是“天然维生素C 丸”
第六章 用最简单的中药养好脾胃
陈皮泡水喝,打开你的胃口
适量吃姜,让受寒的胃暖起来
肉吃多了不消化,山楂来帮忙
神曲,消除米面积食的良药
鸡内金,小儿积食首选
厚朴帮你理气消食,可治气滞腹胀
胃气不足易疲劳,甘草能缓解
砂仁能温脾止泻,适合受寒腹泻
芡实,东坡居士的养生珍品
藿香专治夏季腹泻、呕吐、没食欲
消瘦乏力,一吃就想吐,党参煮粥吃
湿困脾胃没食欲,白扁豆能化解
汤里加点儿肉豆蔻,冬天不怕胃寒留
第七章 经络是脾胃健康的遥控器
脾不好,脾经最先做出反应
养好胃经,无病一身轻
腹胀、胃口差,就找太白穴
脾虚月经不调,按三阴交穴就能解决
脾虚月经量少,按摩血海穴打开血库
长夏暑湿,阴陵泉穴让你清爽
胃痛、反酸,有公孙穴
各种脾胃问题,足三里穴都管用
气舍穴专治打嗝恶心
常按天枢穴,轻松摆脱便秘
脾好不好,摸摸脾俞穴就知道
胃寒的人,试试艾灸胃俞穴
中脘穴专管消化问题
胃寒胃痛,艾灸神阙穴
第八章 每个人都能用的健脾养胃小妙招
3个小动作,让脾胃功能倍增
每天散步的人,不会有消化问题
没事常慢跑,不用进药房
动动脚趾头,坐着就能养脾胃
肩膀也与脾胃有关系
摩腹摩出好脾胃,孙思邈的长寿之道
叩齿咽津——流传千年的健脾强肾法
练习“呼”字诀,呼出脾胃浊气
笑口常开的人脾胃好
第九章 三分治七分养,彻底解决脾胃疾病
胃口不好,与其吃药不如养好心情
四肢无力是脾虚,用四君子汤调理
按3个穴位,轻松缓解胃痛
经常胃反酸的人,要重视早餐
腹胀,食滞、脾虚、湿热要分清
4种腹泻,对症调理才有效
消化不良,启动人体的“健胃消食片”
小儿疳积,捏脊就见效
便秘也分证型,你调理对了吗
肥胖不都是吃得多,还有脾虚
脾胃安和,就不会再失眠
内容摘要
吴中朝编著的《养好脾胃不生病》以《黄帝内经》为理论依据,讲述如何在生活中养好脾胃。内容包括中医对脾胃病的认识,脾胃与健康的关系,为什么人们容易犯脾胃病,以及如何通过日常饮食、运动、
经络按摩等养护好脾胃。并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季节
、不同疾病给出了相应的脾胃调养方案。
精彩内容
此脾胃,非彼“脾、胃”中医里常说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很多人不了解,常将中西医里的脾胃画等号,其实二者是不同的。
在西医中,脾、胃是两个独立的器官,各自发挥作用。脾位于人体腹腔的左上方,呈扁椭圆形,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其功能主要是参与人体淋巴组织的免疫活动,制造免疫物质,过滤掉血液中的异物、
病菌及衰老死亡的细胞,并充当人体的“血库”,调节血液。
胃是消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器官,它位于膈下、
腹腔上部,就像一个斜着的口袋。胃具有分泌胃液的功能,我们吃进身体里的食物都要在胃里进行消化和吸收。胃很“神奇”,它的形态、位置、大小会随着
吃进的食物多少而变化,也会因为人的年龄、性别和体型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中医里所说的脾胃,实际上是一个功能繁多的庞大系统,西医中所说的脾和胃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中医的脾为五脏之一,是人体对饮食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的重要脏器。(所谓精微,就是食物被消化后可以转化为气血的部分,那些不能为身体所
用的部分就是糟粕。)主运化和升清是其主要功能。
可以说,中医里的脾,不仅包含了西医里所说的脾的功能,还包括了胰腺、胃和大肠、小肠的功能。
中医里的胃是受纳、腐熟水谷的场所。《黄帝内经.灵枢.玉版》中说:“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胃有接受、容纳饮食水谷及初步消化的功能,食物进入胃后,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下传于小肠以进一
步消化吸收,为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提供支持。
在中医里,脾、胃并不是“独立”的,它们常被“相提并论”。两者五行都属土,属于中焦,共同承担着消化吸收的重任。《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如果把胃比作一个粮仓,脾就是运输公司,所有吃进身体里的食物都要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才能输布全身。也
就是说,人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脾胃摄入的营养物质,所以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故古人养生,是非常重视养护脾胃的。脾很忙,食物“加工”、水液“运输”都靠它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
——《黄帝内经·素问·厥论》中医认为,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水谷精微”。
运,有转运输送的意思;化,即消化和吸收。脾的工作就是把饮食水谷转化为精微和津液,并传输到全身各处。。脾运化水谷,脾好的人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脾能运化水谷。水谷即各种饮食,如谷类、蔬菜、水果、肉类、蛋、奶、水、饮料等,人摄入的这些食物,都需要经过脾转化成气血,再通过经脉输送到全身。
脾运化水谷的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脾帮助胃、小肠将食物分解消化成精微和糟粕两个部分。
第二阶段:脾帮助胃肠道吸收水谷精微。
第三阶段:脾将吸收的水谷精微转输到其他四脏,分别化为精、气、血、津液,以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皮毛筋肉。
脾气健运,身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健全,为精、气、血、津液等的化生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如果脾运化水谷的功能减退
,饮食水谷得不到很好的消化,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支持,就会出现腹胀、便溏、消化不良、食欲减退
,以及倦怠、消瘦等症状。
P19-2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