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摘要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优秀的家庭教育原创作品,是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是一本还未上市就以“手抄本”流传的图书。
相比许多家教图书,这本书有以下特点:一、首次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
二、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使父母们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它是实事求是谈家教的典范,是家长们最实用的工具书。
三、本书不但告诉你怎么能提高孩子成绩,而且告诉你怎么教孩子做人,教你怎么培养一个自觉、自强、自立的孩子。
作者简介
尹建莉教育学者,教育硕士,家庭教育领域标志性人物。曾在一线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现致力于家庭教育研究及写作。
本书采用案例写作的方式,呈现了一个孩子的成长轨迹。作者的女儿——本书案例主角——品学兼优,北京市市级三好生,曾跳级两次,16岁参加高考,取得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2013年获得美国长春藤盟校硕士学位。
目录
序言 教育的美妙境界——有心而无痕
前言 走好这趟单程旅行
第一章 如何提高爱的质量
1.打针有些疼
2.不要捉弄孩子
3.给小板凳揉揉痛
4.每年都来的圣诞老人
5.长大要和马晓飞结婚
6.像牛顿一样
7.古诗滋养的孩子
第二章 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
1.让孩子识字不难
2.开“小卖部”
3.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
4.修得一支生花笔
5.“好阅读”与“坏阅读”
6.阅读需要诱惑
7.不看“有用”的书
8.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
9.写作文的最大技巧
第三章 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
1.孩子是从哪里来的
2.孩子天生不会说谎
3.可不可以批评老师
4.遇到一个“坏小子”
5.比黄金珍贵的四个字
6.“成人仪式”写给女儿的信
第四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
2.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
3.替孩子写作业
4.不写“暴力作业”
5.学习不要“刻苦努力”
6.不考100分
7.考好了不奖励
第五章 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1.自己不带孩子就是渎职
2.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级宾馆
3.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4.“不管”是最好的“管”
5.做“听话”的父母
6.学会开“家长会”
7.不做穿西装的野人
第六章 小事儿就是大事情
1.女儿的“隐私”
2.如何让孩子爱吃饭
3.睡觉不怕吵学习不怕吵
4.不怕小动物
5.如何让孩子自觉地少看电视
6.小小独行侠
7.上海遇骗记
第七章 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
1.河流可以是粉色的
2.不上学前班
3.暴力作业就是“教育事故”
4.不是电脑游戏的错
5.“儿童多动症”是个谎言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尹建莉第一部家庭教育著作,2009年一经出版发行,即引起巨大轰动,数年来一直高居各大图书榜榜首或前列,第一版在全球总销量已近600万册。荣获二十多项大奖。
本书堪称中国家庭教育里程碑之作,既有国际视野,又具中国文化精髓,紧贴现实,呈现了优质教育的做法和魅力。首次把家庭教育著作提升到专业化水平。文笔流
畅,可读性强,改变了长期以来教育著作晦涩艰深的现象,在普及现代教育理念方面形成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直接推动了中国家庭教育的进步,标志着中国家庭教育理念和世界最先进水平接轨,并开始对外形成影响力。
本书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且在所有出版国家和地区均得到好评。CCTV“新闻联播”、“朝闻天下”、“面对面”等多个栏目,以及境外的《华尔街日报》等上百家媒体曾对本书及作者进行报道和专访。
精彩内容
长大要和马晓飞结婚人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如果一个人总被别人暗示为品行端正、善良友爱,他就会在这种氛围里渐渐生发出自我肯定的意识,他的品行就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如果一个人总被暗示为有某个问题,他就会在这方面不断地自我否定,逐渐丧失自信,向坏的方向滑去。
圆圆上幼儿园时,班里有个小男孩叫马晓飞,他们俩很合得来,经常在一起玩。有一天我去接她,回家的路上,她兴冲冲地对我说:“妈妈,我最喜欢和马晓飞一起玩啦,我长大要和马晓飞结婚!”我笑笑,说好。她看我同意了,很高兴,转而又有些担心:“不知道我爸爸同意不?”我说那你就问问他。
她回家后本来还着急等爸爸回来问这件“终身大事”,结果玩得忘了,直到几天后爸爸去接她,回家的路上才又想起来。她爸爸当时也非常痛快地说“好”,同意了。圆圆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告诉我:“妈妈,我爸爸也同意我长大后和马晓飞结婚呢!”我愉快地说:“是吗,那太好了!”圆圆这时又有些担心:“要是我们上学了,不在一个学校,以后不认识了,那怎么办呢?”听她这样说,我和她爸爸也做出发愁的样子说:“是啊,这该怎么办呢?那你好好想想办法。”圆圆想了一会儿,忽然有主意了,“对了,我长大了,碰见一个男孩子,就问他,你是不是叫马晓飞,那不就知道了吗!”我们一听,也高兴了,是啊,这不就知道他是不是马晓飞了嘛。原来这么简单!这个难题解决了,我们一家人轻轻松松地开始吃饭。
后来我听幼儿园老师说,圆圆和马晓飞这两个孩子都比较懂事,从来不打人骂人,也不和小朋友抢东西,都很喜欢讲故事,两人在一起玩从来不闹意见。看来幼儿园也有“合得来”这回事。
到上了小学,这个小男孩和圆圆在一所学校,不在一个班。小学生的特点是男女生之间缺少真正的兴趣,一般是男生和男生玩,女生和女生玩。
圆圆有几位非常要好的同学,几个小姑娘只要有空就在一起。我和她爸爸有一次想起马晓飞来,开玩笑地问她,现在还和马晓飞玩吗,长大还要不要和马晓飞结婚了。圆圆说他是男孩子,不喜欢和他玩,不在一个班,也
见不到。我们逗她,“那你不担心长大了不认识他?”她说不担心。看来她已经“变心”,从那以后就真把马晓飞丢后脑勺去了。
她上中学后,进人心理学上的“青春期”,这个时候我们作为家长才真
正开始观察她对异性交往的态度了。圆圆也会对我讲一些学校里男生和女生互相讨好的事,比如一个家里很有钱的男孩子对她班里一个女孩子说:“你要是和我好,我就给你买六万元的珠宝。”我们听了,并不贬损这些事,只是笑笑,说这小男孩幼稚得可爱。我家里也不时地会有男生打电话过来,我们接到这样的电话时,就像接到她的女同学打给她的电话一样,很自然地喊她来接电话,然后我们回避开,让她能方便地通话。有一次我还在她的书桌下捡到一张纸,可能是她上课时和另外一个女孩子的笔谈,两人热烈地讨论着班里的几个男生,能看出她们对一些男生
是有朦胧的好感的。
我笑笑,把这张纸收藏起来,准备将来圆圆长大了还给她。
每个父母都是从青春期走过来的,回忆一下我们的少男少女时代,就该知道中学生这种情愫的萌发是多么正常。所以在孩子情感发育时,我们为什么不给予更多的理解?偶尔圆圆接到某个男同学的电话,会聊很长时间,放下电话时她会有些不自在。我就选个合适时间和场合,假装无意中把话题引到这上面,对圆圆说:“男孩女孩进入青春期后对异性产生好感,有和异性接触的愿望,这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美好的;如果没有,倒可能不正常。”我这样说的目的是消除她心中的不安,让她知道原来自己对异性有好感,或别人对自己有好感,都是健康正常的。
不安和自责,是每个孩子在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感时都会有的,发展得严重了甚至是一种负罪感。这种感觉不仅不会使少男少女对异性的兴趣降低,反而会刺激兴趣增长。孩子在家长和学校的压力下,觉得喜欢异性是不洁的,不道德的,他们就会表面上任性行事,不听家长的话,内心却彷徨迷失,自我鄙视。只有孩子自尊自爱,在青春期
和异性交往时觉得坦然、正常,才能产生自信和理性,才能做得端庄自在,才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我认识一位家长,她的女儿读初中二年级,长得很秀气,学习一直不错,她特别怕女儿早恋,影响学业,孩子一上初中就对其进行严密的监视。
家里只要有男生打来电话,她就一定要过问。孩子放学回家稍晚,她就问个不停,还要给老师打电话核实孩子说的是不是事实。她女儿因此和她的关系弄得很僵。
这位家长为了控制孩子的行踪,也为了孩子的安全,给孩子买了个手机,结果她有一次偷偷查女儿手机,发现她和几个男生称兄道弟的,大怒,没收了手机。女儿却有办法,第二天把同学的一部手机借回来用。她再把借的手机没收,孩子就放学后用一个陌生的手机给她发个短信说自己很生
气,晚上不回家了,然后那个手机就一直关机。她找不着孩子,一晚上急得要死。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到女儿学校,在大门口等到背着书包来上学的女儿,却没问出孩子一晚上去哪里了。这位妈妈一怒之下找到班主任,把女儿一夜未回家的事对班主任说了。班主任又跑去对教导主任讲了,教导
主任马上召开年级班主任会议,宣布本校一名初二女生在外面过夜,要求
各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P25-27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