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道(深山夏牧场)
  • 羊道(深山夏牧场)
  • 羊道(深山夏牧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羊道(深山夏牧场)

27.02 24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梅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娟 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44884

出版时间2012-08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24元

货号808-9787532144884

上书时间2024-04-18

南书坊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羊道(深山夏牧场)》由李娟编著,这是发生在世界偏僻角落的故事,也是抵达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文字;历经数年积淀,李娟创作至今最厚重、获奖最多的作品。
从积雪未融的初春到万物葱茏的盛夏,跟随古老的生活与心灵,呈现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民族真实的生存景观。

作者简介
李娟,1979年生于新疆奎屯建设兵团。出版有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冬牧场》。曾获天山文艺奖、在场主义散文提名奖及新锐奖、上海文学奖、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等。现供职新疆喀纳斯景区。
“羊道”系列是李娟与哈萨克牧民扎克拜妈妈一家共同生活、历经寒暑跋涉后,在几年时间内陆续写下的文字,共分三卷。这是第一卷,讲述的是在发生在春牧场的故事。在李娟笔下,这支也许是世界上仅存的、真正意义上的游牧民族的生存景观得以呈现,这是一种与大自然生死相依,充满了艰辛、苦难而又自有其尊严与乐趣的古老生活。李娟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这些世界角落的人和事:“所有的文字都在强调他们的与众不同。而我,我更感动于他们与世人相同的那部分。那些相同的欢乐,相同的忧虑与相同的希望。”

目录
林海孤岛
卡西的信
孩子们的吾塞
玛妮拉
期待已久的弹唱会
马的事
汽车的事
我的游荡
伟大的小孩子卡西帕
神奇的大孩子斯马胡力
伟大的大师傅李娟
伟大的扎克拜妈妈
病的事和药的事
随处明灭的完美
羊毛的事
卡西不在的日子
耶喀恰一游
斯马胡力的好朋友卡克汗
相机的事
从奇怪的名字说到托海爷爷
男人们在一起做的事情
夏牧场新景象:苍蝇、老鼠还有猫
友邻
真正的夏天
沙拉
阿舍勒巴依家的沙拉古丽
东面的大家庭
擀毡
山羊会有的一生
真正的宴席

内容摘要
 《羊道(深山夏牧场)》由李娟编著,《羊道(深山夏牧场)》历经数年积淀,李娟创作至今最厚重、获奖最多的作品。羊的生命足低暗、沉默的,敏感,又忍耐,、残疾的小黑羊和没有耳朵的绵羊,不知它俩在不在意自己的与众不问,会不会因此暗生自卑和无望?然而这世上所有的。一出生就承受着缺憾的生命们,在终日忍受疼痛之外,同样也需要体会完整的成长过程,同样需要领略幸福。……更多地,它们总是一次又-次忘记自己的病痛,忘了自己更容易死去。因此,羊的生命又是纯洁、坚强的。

精彩内容
 我家的录音机一放起歌来没日没夜的,终于有一天坏掉了。我非常高兴,这下可以早点睡觉了。每晚睡觉前,兄妹俩都会听老半天。等他们睡着了,我还得爬起来去关掉。
但很快发现,爷爷家那边也总是没日没夜地放歌。而且爷爷家的录音机比我家的大,比我家的贵,一定不容易坏。
在吾塞,我们和爷爷家的毡房都扎在同一个山顶上,相距几十步。
两家毡房边各有一小间使用了很多年的小木屋,各自的小木屋和毡房外都以木头栏杆围了一个小小的院子,防止牛羊靠近,偷吃晾晒在院子里的奶制品。两个院子之间的空地上有一棵高大的松树,是这山顶上唯一的一棵树,曾被雷电击中过,树身一大半都烧得焦黑,而另一半却异常茂盛,长得乱七八糟,像一棵平原地区的树那样拼命地分岔,都快长成球形了(其他的松树都是塔形的,主干笔直,四面辐射细碎的小枝条)。这棵树是孩子们(那时,海拉提家收养的两个男孩也放暑假了,来到了吾塞)和猫咪的天堂,大家整天爬上爬下,叽叽喳喳。树上还挂了一支简陋的秋千。当孩子们都不在的时候,秋千深深地静止着,分外孤独。而当红衣的加依娜高高地荡起那秋千,在林海孤岛上空来回穿梭时,那情景却更为孤独。隔着空谷,对面大山上绿意苍茫,羊道整齐、深刻。山背阴面的森林在山顶显露曲曲折折的一线浓重墨痕。
吾塞已经靠近阿尔泰山脉的主山脊了。由于地势太高,森林蔓生
到一定海拔就停止下来。站在山顶空地往北方看,与我们视线平齐的群山从林海中一一隆起。一面又一面巨大的绿色坡体坦荡荡地倾斜在蓝天下,山巅堆满闪亮的积雪。但是,哪怕在那么高的地方,也会动人地扎停一座雪白的毡房。有的坡面上还会悬挂一条软绵绵的小路,在视野中几乎以垂直的角度通往山巅。真是奇怪,如果要翻山的话何苦爬那么高,从一旁的山侧垭口处绕过去不就得了?
住得高,固然心旷神怡,取水就麻烦了,得到东南面山脚下的沼泽中挑。山又高又陡,为了省力,只能走大大的“之”字形路线上下。在吾塞,我很快就习惯了用扁担挑水。但技术实在一般。爬坡的时候。前后不稳,两只桶跷跷板一样上下摇晃。加之拐弯处难免磕磕碰碰,中途放下桶休息时(很难找到一处能放稳桶的平地)也会发生点小意外。于是等爬到山顶,总是会少十公分高的水。真丢人,还不如十岁的男孩吾纳孜艾。
P1-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