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教育史(第三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教育史(第三版)

3.99 九五品

库存20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培青 主编;杜成宪 副主编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6

版次3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0-21

书循二手书店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孙培青 主编;杜成宪 副主编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6
  • 版次 3
  • ISBN 9787561764527
  • 定价 5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15页
  • 字数 81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进入21世纪新时代,我们的祖国继续全面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中共十七大会议之后,文化界响应号召,正在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热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的积极性,令我们振奋精神做好本职工作。
  教育史学科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为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教育传统作出自己的奉献,努力促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的创新。由于近年来学术界涌现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作者对一些历史问题也有新的体会,教学工作中又积累了新的经验,所以现在综合吸纳这些新东西,对《中国教育史》教材再作一次修订是适时的。
  《中国教育史》是主要面向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材。自出版之后,许多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以及师资培训、学位课程先后采用本教材。为满足教学需要,第一版印刷8次,第二版印刷19次,累计印刷27次,印数271600册。
【作者简介】
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58年于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曾任教育系主任,现为国家重点学科点中国教育史学科博士生导师、教授。从事中国教育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中国教育制度史。主编的论著有《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思想史》、《中国教育管理史》等;参编《中国古代教育文选》、《中外教育比较史纲》(第一卷)等。其主编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教育史》获国家教委优秀教育一等奖。
【目录】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中国教育的起源
一、中国大地最早的人类
二、教育的起源
第二节 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
一、生产劳动的教育
二、生活习俗的教育
三、原始宗教的教育
四、原始艺术的教育
五、体格和军事训练
第三节 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一、部落显贵世袭引起教育的变化
二、文字的产生提出新的教育需要
三、学校萌芽的传说

第二章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夏、商的教育
一、夏代的教育
二、商代的教育
第二节 西周的教育
一、西周的社会
二、西周的教育制度
三、六艺教育
第三节 春秋时期教育的变革
一、官学衰废
二、私学兴起
三、私学的历史特点
第四节 孔丘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二、重视教育的作用
三、提倡“有教无类”
四、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五、以“六艺”为教学内容
六、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七、主张自觉修养德行
八、树立教师的典范
九、历史影响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一、养士之风盛行
二、百家争鸣
三、私学发展
第二节 齐国的稷下学宫
一、稷下学宫始末
二、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
三、稷下学官的历史意义
第三节 墨翟和墨家的教育思想
一、墨翟生平和墨家学派
二、论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三、论教育内容
四、论教育方法
第四节 孟轲的教育思想
一、孟轲的生平和政治主张
二、“性善论”——教育理论的基础
三、论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
四、论理想人格
五、论教学
第五节 荀况的教育思想
一、荀况生活的时代和生平活动
二、“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三、论教育目的
四、论教育内容
五、论学习过程与思想方法
六、论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第六节 道家的教育思想
一、老庄及其道家学派
二、论教育的作用
三、论理想人格
四、论学习与求知
第七节 法家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一、从商鞅到韩非
二、绝对的“性恶论”
三、禁“二心私学”
四、“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第八节 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一、《大学》
二、《中庸》
三、《学记》
四、《乐记》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秦朝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
一、统一文字
二、严禁私学
三、吏师制度
第二节 汉朝的文化教育政策
一、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文教政策
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第三节 汉朝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经学教育的特点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二、今古文经学之争与汉朝经学教育的特点
第四节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著述
二、《对贤良策》和三大文教政策
三、论人性和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
四、论道德教育
五、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第五节 王充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思想特征
二、论人性和教育的作用
三、培养“文人”和“鸿儒”的教育目标
四、“博通百家”的教育内容
五、论学习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魏晋的学校教育
一、三国时期的官学教育
二、两晋时期的官学教育
三、魏晋时期的私学教育
第二节 南朝的学校教育
一、宋与齐的官学教育
二、梁与陈的官学教育
三、南朝的私学教育
第三节 北朝的学校教育
一、北朝的中央官学
二、北朝的地方官学
三、北朝的私学教育
第四节 魏晋玄学教育思潮
一、以顺应天性自然发展为教育旨归
二、以“真性”、“无为”为理想人格
三、顺应自然的道德教育论
第五节 傅玄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二、论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三、论学校教
四、论道德教育
第六节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二、论士大夫教育
三、论儿童教育
四、论学习态度和方法

第六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隋唐的文教政策
一、崇儒兴学
二、兼用佛道
三、发展科举
四、任立私学
第二节 隋唐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学校受政策影响而时有起伏
二、中央官学
三、地方官学
四、私学
五、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第三节 隋唐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
一、隋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产生
二、唐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
三、科举考试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第四节 隋唐的中外教育交流
一、隋唐与新罗的教育交流
二、隋唐与日本的教育交流
第五节 韩愈的教育思想
一、复兴儒学与反对佛老
二、论人性与教育的作用
三、论学
校教育与措施
四、论教学
五、论师道

第七章 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一、文教政策
二、教育制度
第二节 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一、辽朝的教育制度
二、金朝的教育制度
三、元朝的教育制度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书院
一、书院的萌芽
二、宋朝的书院
三、元朝的书院
第四节 宋元时期的蒙学
……
第八章 明朝的教育
第九章 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
第十章 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第十一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第十二章 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第十三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
第十四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第十五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