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新书】当代中国网络谣言的社会心理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新书】当代中国网络谣言的社会心理研究

出版社,新华书店库存新书,保证正版,放心下单

100 全新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小安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3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31

精诚所至正品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快递:有多个仓库,中通,极兔等都有合作,不包邮,书本都是出版社,新华书店的库存书,由于部分书籍搬过多个仓库,目前只有80%的书籍有塑封,部分脱落了,书籍保证正版,附件需要私聊确认!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郭小安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3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57930
  • 定价 5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7页
  • 字数 301千字
【内容简介】
  《当代中国网络谣言的社会心理研究 》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篇、实证篇和应对篇三个部分。

  理论篇对网络谣言的基本理论如概念、变量、类 型、传播模式和影响素进行了梳理,重点考察不同传 播媒介下如微博谣言、微信谣言不同的传播特点以及 中国背景下谣言定量与定性的再思考。

  实证篇主要围绕网络谣言自我净化的影响要素、 恐慌型谣言与集体行动、泄愤型谣言与情感动员展开 。

  应对篇针对当前学界提出的各种应对策略存在的 误区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反思,并从治标与治本两个维 度提出应对之道,主要包括: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 如何实现网络谣言的研判及差异化治理;在辟谣方式 上,如何做到快与慢的辩证统一,以及如何实现话语 及叙事的优化;在辟谣工具上,重视发挥有线广播这 一群体化传播工具在危机管理中的独特作用;在针对 网络意见领袖方面,本书尝试运用“运动式治理”理 论为分析框架,通过中产阶级的政治属性和“运动式 ”治理的两面性来反思网络专项治理行动,由此提出 “行政吸纳”的可能及路径。在治本之道上,本书提 出,法制的完善、政府公信力的加强、社会矛盾的缓 解、制度化政治参与渠道的拓宽以及公民理性的提高 才是治本之道。

【作者简介】

郭小安,男,1980年12月生,江西遂川人,政治学理论博士,现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助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政治传播、网络舆情。目前已在《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公共行政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文章30余篇,其中,CSSCI论文20余篇,4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或《新华文摘》转载,已出版个人专著2部,参编2部,博士论文《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基于媒介与民主的关系视角》获2010年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连续两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0、2015),并主持省部级课题及以及其他课题8项。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网络谣言的理论梳理

第一节 谣言的概念及辨析

第二节 谣言的变量及影响要素

第三节 谣言、网络谣言的类型学思考

第四节 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和传播模式

第二章 谣言与社会心理:理论整合与中国经验

第一节 谣言与个体心理

第二节 谣言与群体心理

第三节 谣言与政治心理

第四节 网络谣言的社会政治心理:现实考察与相关案例

第三章 互联网:谣言的助推器还是自我净化器?

第一节 互联网有造谣之“罪”吗?

第二节 互联网是辟谣之“器”吗?

第三节 网络谣言自我净化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结语

第四章 谣言、恐慌与集体行动

第一节 谣言与恐慌:从历史到现实

第二节 谣言恐慌与集体行动:相关理论梳理

第三节 相关案例的对比研究

结论与反思

第五章 群体性事件中的谣言、泄愤与情感动员

第一节 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及研究路径

第二节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谣言与情感动员

——“李刚门”事件分析

第三节 群体性事件中谣言的情感动员:策略与剧目

总结与反思

第六章 网络谣言的应对之道

第一节 辟谣时机的选择:政府辟谣越快越好?

第二节 辟谣工具的选择:重视有线广播的动员与疏散功能

第三节 网络舆论领袖的应对:从“运动式治理”到“行政吸纳”

第四节 网络谣言的治本之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快递:有多个仓库,中通,极兔等都有合作,不包邮,书本都是出版社,新华书店的库存书,由于部分书籍搬过多个仓库,目前只有80%的书籍有塑封,部分脱落了,书籍保证正版,附件需要私聊确认!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