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创新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创新论

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31.8 5.5折 58 全新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东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230522

出版时间2012-09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1200339819

上书时间2024-06-25

南华金玉书斋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上篇  21世纪创新型国家
――从近代世界历史500年看中国科学发展新目标
章  意大利城市共和国何以成为16世纪创新型国家
――国家制度、大学教育、人文主义哲学的综合创新
节  意大利自治城市共和国、罗马法、中世纪大学
――地中海周边世界近代资本主义起源的三足鼎立
第2  节  波隆那法科大学和萨莱诺医科大学
――最早起源于意大利的两所中世纪“母大学”
第3节  人文主义哲学创新是文艺复兴的时代潮头
第二章  荷兰何以成为17世纪创新型国家
――国家制度、大学教育与唯理论哲学的综合创新
节  17世纪尼德兰革命使荷兰走向个创新型国家
――四点主要创新
第2节  从中世纪大学走向近代大学的先驱
――荷兰莱顿大学成为17世纪创新型大学
第3节  17世纪三大哲学家洛克、笛卡尔、斯宾诺莎都在荷兰完成哲学创新
第三章  英国何以成为18世纪创新型国家
――国家制度、大学教育和经验论哲学的综合创新
节  17、18世纪英国成为近代首个创新型国家
――四个阶段、四大支柱
第2节  牛津、剑桥:首创近代创新型大学
――超越中世纪古典大学
第3节  从培根、霍布斯到洛克
――近代哲学创新是牛津、剑桥的带头学科
第四章  德国何以一度成为19世纪创新型国家
――国家制度、柏林大学、德国古典哲学的综合创新
节  19世纪初德国一度走向创新型国家的发端
――施泰因、哈登贝格发起的现代化改革
第2节  洪堡、费希特等人创立的柏林大学
――19世纪创新型大学
第3节  费希特、黑格尔、谢林领衔的柏林大学哲学创新
――19世纪创新型大学创立中的带头学科
第五章  美国何以成为20世纪创新型国家
――国家制度、大学教育、实用主义哲学的综合创新
节  不断革新的美国式发展道路
――20世纪的创新型国家
第2节  从哈佛到斯坦福
――20世纪美国创新型大学发展轨迹
第3节  实用主义的哲学创新与发展
――从哈佛大学发起的美国式哲学创新
第六章  近现代世界历史500年的三大规律
――创新领先律、综合创新律、百年周期律
节  创新领先律
第2节  综合创新律
第3节  百年周期律
第七章  21世纪创新型国家
――中国改革开放新起点、新目标
节  世纪之交20年的“两个空前”
――“空前加速”与“空前危机”
第2节  谁是21世纪创新型国家
――日、欧、印、美、中比较研究
第3节  危机时代呼唤中国创新
――危机创新时代主旋律与最强音
第4节  21世纪创新型国家
――改革开放30年的新起点、新目标
第5节  中国创新的“两个突破”
――国家主体论的苏联模式与资本主体论的西方模式
第6节  中国创新的深层实质
――国家、资本、劳动三者关系的重新建构
第7节  中国创新的本质特征
――从国家主体论、资本主体论到人民主体论

下篇  中国创新的六大支柱
――综合创新大道论
第八章  中国科学创新之道
节  马克思的科学观
第2节  什么是科学创新
第3节  现代科学创新的两大阶段
第4节  科学创新实质与发展模式新探
――综合创新论
第5节  两大先锋学科群的综合创新
――现代科学创新走向
第6节  两大航程的综合创新
――现代科学创新的新特点
第7节  国家重视,重点突破
――中国科学创新之道的当务之急
第九章  中国技术创新之道
节  当代技术创新新特点
第2节  当代技术创新新目标
――必须根本超越资本垄断造成的“技术异化”
第3节  当代技术创新新路径
第4节  中国技术创新之新道路
第十章  中国制度创新之道
――综合创新的制度保障是根本
节  现代西方制度创新理论轨迹
第2节  马克思制度创新论的重新发现
第3节  要么自我毁灭,要么制度创新
――命运攸关的人类抉择
第4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创新
第5节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创新之路
――建立权力运行的人民监督机制
第6节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新选择、新道路
第十一章  中国文化创新之道
――综合创新的精神支柱
节  文化模式与文化战略
――国内外流行的六种观点辨析
第2节  走全球化与民族化统一的综合创新大道
第3节  中华文明综合创新与现代复兴的十大目标
第十二章  中国教育创新之道
――综合创新的人才保证
节  以创新型教育、创新型人才为创新型国家奠基
――“钱学森之问”的新解答
第2节  创新教育,减轻负担,解放孩子
――中国中小学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
第3节  从研究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到21世纪创新型大学
――北京大学的五次历史定位与科学发展新目标
第十三章  中国哲学创新之道
――综合创新的深层实质
节  解读模式创新
第2节  文本体系创新
第3节  文献资料创新
第4节  中西马综合创新
第5节  哲学问题创新
第6节  哲学体系创新
第7节  创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现代新形态
第8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何以可能
――五个契合点
第9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何以实现
――七个层次结合论
0节  综合创新的根本是哲学创新
第十四章  从单项创新走向综合创新之道
节  人化:潜在的综合创新
第2节  古代农业化:自在的综合创新
第3节  近代工业化:自发的综合创新
第4节  创造中国式的国家创新体系
第5节  综合创造的创新机制
第6节  四元综合、人民本位的创新主体
第7节  多元综合、人民主体的创新体系
第十五章  “中国创新”的科学内涵与历史定位
――中国大历史、世界大历史的“长时段”、新判断
节  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精神的本质特征
第2节  从中国大历史看改革开放30年
第3节  从世界大历史看改革开放30年
第4节  澄清五种流行观念
第十六章  人民主体,造福人民――中国创新的深层本质
节  人民主体,造福人民――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第2节  人民主体,造福人民――中国现代化创新之道
第3节  人民主体,造福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层实质
第4节  人民主体,造福人民――中国创新的价值目标

内容摘要
《中国创新论》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王东教授推出的一部学术力作与创新之作,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的近期新学术成果。
《中国创新论》分上下两篇,集中阐明了中国创新的目标与道路。
上篇提出了中国创新目标。通过宏观鸟瞰近代世界历史500年大国兴衰轨迹,该书提出中国改革开放新阶段、新目标,是开创人民主体、造福人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道路、新模式,成为21世纪创新型国家。
下篇提出,中国创新必由之路是综合创新。为了实现这个宏大目标,必须走“古今中外,综合创新”大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21世纪创新型国家的制度创新为主要支撑,建构“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教育创新――哲学创新”的四轮驱动、综合创新机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