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美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美学

可开发票,24小时内发货。

58.2 6.5折 89 全新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邹华 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23549

出版时间2018-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9元

货号1201685525

上书时间2024-06-15

南华金玉书斋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邹华,男,1952年12月生,辽宁岫岩人。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美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政法学院哲学美学博士生导师、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先后担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高等教育研究所主任。

目录
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研究
天风浪浪,海山苍苍——唐朝审美精神论
汉字美学:神性精神、诗性表征与其审美还原
礼仪美学和典礼艺术——从美学和艺术看中国传统之礼
听遍梨花昨夜风,今夜黄昏雨——朱彝尊词对南宋的因袭及美学特色
唐代茶道形成的原因及审美取向
苏轼书法美学研究
中日美学交流
志贺重昂《日本风景论》与日本式崇高
本居宣长的物哀论与袁枚的性灵说
从模仿到创造——旅日画家臧新明的艺术人生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家研究
观想的美学:慧远对传统中国视觉美学的开拓与新变
“孤技”之芙——论张衡设计美学思想
刘勰自然美学思想研究——以“率尔造极,精思愈疏”为对象
中国现代美学研究
李泽厚早期实践美学的特征、贡献与局限
女性网络称呼语演变的社会审美考察
论葛亮创作中的南方城市文化审美
幻象与创伤——《我不是潘金莲》的意识形态幻象功能
网络小说的“底层”叙事及其美学风格
美学理论研究
情感体验:审美实践的驱动力
北京审美文化研究
从“读者”视角探析798艺术区的审美特征
从老舍京味儿小说看其作品审美意蕴的嬗变
《中国美学》稿约

内容摘要
邹华主编的《中国美学(第4辑)》主要有六大栏目,如“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研究”“中日美学交流”“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家研究”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等,既有从唐代诗歌、唐代茶道、汉字、礼仪、朱彝尊词、苏轼书法研究了中国古代审美文化,又研究了慧远视觉美学、张衡设计美学和刘勰自然美学;此外,还分析了李泽厚实践美学、网络女性称呼语、网络文学、葛亮作品等,文章颇能代表中国美学研究领域的成果和方向,值得一读。

精彩内容
主编的话在编辑部和各位同人的努力下,《中国美学》第四辑即将出版。本辑依旧延续了上一辑的风貌,全辑分为美学理论研究、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研究、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家研究、中国现代美学研究,以及独具特色的中日美学交流和北京审美文化研究六部分,希望可以在厘清中国现代美学的脉络以及在促进中外美学交流上做出一些贡献。本辑收录了陈望衡教授、徐良副教授等国内众多知名学者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有很多来自青年学者们的稿件,这些文章都以扎实的理论依据和丰富而深入的思考论证试图为中国美学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野。在这一辑中承蒙神户女学院大学名誉教授滨下昌宏和国学院名誉教授辰巳正明赐稿,他们的文章分别探讨了日本式的崇高美学是否存在以及本居宣长的物哀论与袁枚的性灵说的潜在联系,想要表达在东亚的汉字文化圈内,无论日本还是朝鲜半岛,都存在一种以中华文明为中核的、共通的诗学体系。同时还要感谢旅日博士郑子路的帮助,这些稿件都使得“中日美学交流”栏目更加丰富和深刻。四辑以来,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依旧对《中国美学》的发展充满希望,希望它可以给热爱美学的人们以启发,以思考。从下一辑开始,本刊将得到青岛又一位企业家刘伟先生的大力支持,我请他写了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并在“主编的话”中转告读者:“文墨肆刊,论美言志;美学之魄,体用相携;体作理论,用为实践。下期颠覆改版。关键词:激情美学阵地、纷呈名家精品、实践互动美学、美学送美万家、创新激励大奖。因为热爱,我们在这里,在这里我们寻求真善美,请期待。”《中国美学》自创刊以来已出版了四辑,这期间我们积极工作,努力探索,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从第五辑开始,《中国美学》将走上新的历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