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以养正泽后世:王阳明与王氏家风 名人家风丛书第二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蒙以养正泽后世:王阳明与王氏家风 名人家风丛书第二辑

9787534798269

28.75 全新

库存180件

安徽合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漫远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ISBN9787534798269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货号577136711451

上书时间2024-04-29

一哥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家风是一个家族几代人行为范式的传承,是一个家族气质和风习的积淀与生活结晶。王阳明是圣贤、是能臣,他留给世人的除了经典传诵的心学、彪炳史册的战绩,传承的还有绍泽绵长的孝悌、忠义、蒙以养正、隐逸无求的王氏家风。本书行文跳出了理论教化的窠臼,如讲述故事般娓娓道来,把王氏家族的家风贯穿于具有代表性的几代人的言行中,显现着一个家族的传统、一个家族的文化,在当下之境中,犹如一剂心灵之汤药,令今人在追根寻源中,获得当下心灵的存在感。 内容简介:  本书为“名人家风丛书”之一本,重点介绍了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的家族历史以及形成了的王氏家风,重点介绍心学大师王阳明在家风领域的成就及其后人在家风建设领域的重要贡献,对今天的家风建设有一定的助益。 本书共分七章,主要有“追本溯源,琅琊高门”“风华蛀世的翰林清华”“余姚出了王阳明”“不姓王的王家人”“家风泽姻亲”“西风逐晚霞”等,从这些内容的叙述中,反映出王阳明形成的王氏家风,这些家风主要有孝悌、忠义、蒙以养正、隐逸无求。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姚江水流 圣学绵绵 3 第一节 追本溯源 5 第二节 勋贤世家 19 第三节 秘图山王氏 23 第二章 风华浊世的翰林清华 37 第一节 少年才子 38 第二节 任教祁阳 46 第三节 忠诚耿直仕宦路 50 第四节 忠孝两全代代传 59 第三章 余姚出了个王阳明 65 第一节 忠孝之性情 66 第二节 立德 立言 立功 75 第三节 教导诸弟 91 第四节 拳拳教子 96 第五节 赫赫绍兴伯爵府 102 第四章? 不姓王的王家人 107 第一节 是亲人 数载相依 108 第二节 是高足 受道传学 110 第三节 是遗憾 英年早逝 115 第五章? 家风泽姻亲 119 第一节 姻亲诸氏 120 第二节 姻亲谢氏 125 第六章? 西风逐晚霞 131 第一节 身后蒙尘 132 第二节 平反昭雪 137 第三节 孙辈后裔 141 结 语 147 参考文献 150  序言:  总 序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气质,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性格。一个家庭在长期的延续过程中,也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气。这样一种看不见的风尚习惯、摸不着的精神风貌,以一种隐性的形态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员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体现出这样一种习性。这就是家风。 “家风”一词,最早见于西晋著名文学家潘岳的诗中。与潘岳有“双璧”之称的夏侯湛,自恃文才超群,将《诗经》中有目无文的六篇“笙诗”补缀成篇。潘岳为与友人唱和,写作了《家风诗》。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歌颂祖德、称美自己的家族传统以自勉。 “家风”又称“门风”,这个词语在西晋出现并在随后流行,显然和“士族”“世族”“势族”“大族”“世家大族”成为社会上的统治力量有关。无论是以宗族为根基、以武力为特质的地方豪族,还是以官宦为标志、以文化为表征的名家大姓,他们政治上累世贵显,经济上广占土地,文化上世传家学,垄断了全社会的主要资源。除通过九品中正制和婚姻关系来维护门阀制度之外,他们还自矜门户、标树家风,用以抵御皇权和寒人的侵渔。正因为如此,两晋以后,这个词语渐次流行。从发轫之初, “家风”就往往和“门风”互用。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家庭的风气,将它看作一个家庭的传统、一个家庭的文化。 传统作为人类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从过去延传到现在的事物。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过滤和沉淀,就形成不了传统。在《论传统》的作者希尔斯看来,至少要持续三代人,才能成为传统。尽管世代本身的长短不一,但无论是信仰还是行动范式要成为传统,至少需要三代人的两次延传。家风作为特定家庭的传统,是该家庭长时期历史汰选、传统沉淀的结果,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在历史文献中,“家风”或与“世德”共举,或与“世业”并称,足见家风有别于时尚,而与“世”即很多年代、好几辈子紧密关联。在时间上持续的短暂性是时尚的特征,而家风则是历经延传并持久存在,或者在子孙后代身上一再出现的东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历史文献中提及“家风”一词,往往蕴含对传统的继承。如比比皆是的“不坠家风”“世守家风”“克绍家风”“世其家风”及“家风克嗣”等,无不体现了这一特点。 有一种观点认为,家风必须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否则,不能称之为家风。实际上,这只是说者的一种期许、一种渴盼,家风本身并不蕴含这样的意味。否则,“良好家风”就是毫无意义的同义反复。正如“文化”是使民族之间表现出差异性的东西,时时表现着一个民族的自我和特色一样,家风作为家庭的文化和传统,表现的也是一个家庭的气质和风习,反映出一个家庭与其他家庭的不同之处。它完全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并不必然具有正面的意义。有的家风可能是勤奋俭朴、为人忠厚、待人有礼,也有的家风可能是狡诈刻薄、游荡为非、跋扈凶横。如同一所学校、一个班级的风习我们称之为校风、班风,而校风有好坏之分,班风有高下之别,并不总是值得弘扬一样,家风同样也有不良的,并不都是传家宝。正因为如此,对家风或门风则就既有称誉,也有贬损。即便是在传统社会,被视为传家久、继世长的, 也只有耕读、忠厚、清廉这样一些美好的品质。 的确,家风的特征在前现代、在乡村社会、在大家庭中表现得十分鲜明,格外生动,而在现代城市家庭中却不那么明显。但是,只要一个组织存在,就会有这个组织的文化,特别是这个组织如果有历史的厚重,有传统的积淀,就更是如此。作为家庭的文化,家风是附丽于家庭而存在的, 只要有家庭,就会有家风。家风并不必然会因为农村的城市化、大家族被小家庭所取代而丧失,或者说,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情势的变化,家风的具体内容肯定会有变化,但家风仍然会存在。在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都发生了革命性变革的当今社会,人们感叹“家风”的荡然无存,其实是指家庭所秉持的“只耕田,只读书,自然富贵;不欠债,不健讼,何等安宁” 这样一些古典原则的式微,是指“耕读两途,读可荣身耕可富;勤俭二字,勤能创业俭能盈”这样一些传统内容的沦落,是“志欲光前,惟是诗书教子;心存裕后,莫如勤俭传家”这样一些旧时理念的散淡,而不是家风本身的消逝。 此外,家风不同于家规。虽然这两个词都与家庭教育相关,但它们有着本质的差异。家规是家庭或家族中的规矩,是家人所必须遵守的规范或法度,是父祖长辈为后代子孙所制定的立身处世、居家治生的原则和教条。它是借助尊长的权威,加之于子孙族众的又一重道德约束,有的甚至具有法律效力。它有家训、家诫、家仪、家教、家法、家约、家矩、家则、家政、家制等名义,有敬祖宗、睦宗族、教子孙、慎婚嫁、务本业、励勤奋、尚节俭等多方面的内容,是行于口头、针对性强的具体教诫,是见诸家书、目的明确的谆谆训诲,是载诸家谱、可供讽诵的文本规条。家规可以有多种分类,如:根据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教诫活动的家规和文献形式的家规两种;根据内容,则可以分为针对一人一事、起因明确、内容具体、结果显豁的非规范性家规和针对整个人生、涉及方方面面的规范性家规。有的家规,着重家庭子弟的道德修养,教授为人处世要法;有的家规,集中居家治生,以至是祠堂、义庄、学塾等的管理规条。但无论如何,相对于家风,家规一个总的特点是有形的,是可视可见的。 一个家庭的家风有别于这个家庭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它是一个家庭的性格特征。虽然它一旦形成,也就成为教化的资源,对家族子弟具有熏染影响、沾溉浸濡的意义,但它是一种不必刻意教诫或传授, 仅仅通过耳濡目染就能获得的精神气质,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历史文献中的“渐渍家风”,就极为生动形象地诠释了这一过程。通俗地说,我们可以把家规看作教化家人的教科书,而家风则是经由长期教化后的结果。 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的“家风”系列报道,引起了社会的热烈反响和高度认同。这一报道对于引导人们自觉省思,培植良好的家风,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夯实家庭这一社会的堡垒,进而培养全社会的良风美俗,疗治现今社会的乱象,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用心,《寻根》杂志主编郑强胜代表大象出版社,约请我主编这套“名人家风丛书”。 第一辑十种出版之后,广受读者好评、社会欢迎。众多媒体都曾予以推荐,并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入选第二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50种图书推荐目录,出版社也一印再印。受这种情势鼓舞,强胜兄按此前我们商议好的计划,不失时机地敦促我们启动了第二辑的编写工作。2016年5月18日,他给我发来了《“名人家风丛书”第二辑编写建议》,第二辑的编写工作由此启动。 受201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首席专家于丹教授的邀请,我担任了这一课题子课题“当代中国伦理文明与家教门风的重建”的负责人一职。本辑十种的编写,也是该子课题研究工作的一部分,并受到了该课题的资助,王立刚居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本辑的编写者,依然主要是我的学生,也吸纳了个别对此有热情、有研究的朋友参加。由于时间仓促,特别是水平所限,其中肯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诚挚地希望读者不吝赐教,以便我们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 徐梓  2018年1月  精彩书摘:  一、宰相的执念 时光的车轮转动着,此时已是南朝梁末年,乌衣王氏第十世王鼒在梁元帝投降后跟随父亲王褒又回到了黄河以北,定居咸阳。王鼒有八个儿子,子孙后居渭南,衍于蜀、闽等地,人丁兴旺,俱不及载。 这里单说和王阳明有关的一支。从王鼒往后数十代,已经是唐末昭宗年间了,这时的乌衣王氏已经传至第二十世王抟。王抟曾当过唐昭宗的宰相,后封鲁国公。王抟的八世祖王方庆是武则天时期的宰相,曾祖王玙是唐肃宗时期的宰相。王抟做宰相的唐末年间,政治环境水深火热。地方上,朱全忠、李克用等节度使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朝廷里,宦官专权,把持朝政。 唐昭宗有心摆脱这种被宦官摆布的局面,与当时和王抟同朝为相的崔胤商量怎么除去这些心头大患,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这些宦官耳里。平日里,宦官们和藩镇节度使有勾结,互为奥援,如今生死攸关,两股势力更是蠢蠢欲动准备夺权。这时,宰相王抟进言昭宗要识大体,剪除宦官不能一蹴而就,得循序渐进。此言成为崔胤的把柄,他在皇帝面前构陷王抟和宦官是一伙的,同时联合朱全忠(朱温,后梁太祖,取唐而代之),诬陷王抟与枢密使宋道弼、景务修交私,将危及社稷。唐昭宗本来就忌惮权臣坐大,于是判了王抟等人流放,并在蓝田驿赐死了王抟。可怜王抟一位忠臣本一心为国,却在这唐末乱世无端被君王、权臣迫害致死,他的四个儿子也因遭逢剧变,在陕西待不住,各自流亡隐居。王抟的一子王言,来到了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一带。 到了北宋年间,王言这一支已经在大名府莘县(今山东聊城莘县)站稳了脚跟,并形成了王氏宗族世系里比较有影响的一支——三槐王氏。三槐王氏出了祖孙三代名人:王祐、王旦和王素。宋太祖年间,有个叫符彦卿的节度使镇守大名,有人举报他行事不轨。宋太祖赵匡胤最忌惮握有兵权的武将,但就目前掌握的证据来看,也不能将符彦卿抓来开封法办。于是赵匡胤想到,大臣里有个叫王祐的,其老家就在大名,正好可以让他借着衣锦还乡的机会,细查符彦卿。于是赵匡胤把王祐叫到近前,说道:卿此次前去,若能查出符彦卿不法罪状,朕当予你宰相之位。听到皇上如此器重自己,王祐非常欣喜地接下这份差事,回老家把符彦卿认认真真地查了一番,并未发现其行事不端之处。耿直的王祐向赵匡胤回奏符彦卿并无罪行,并以王家百余口人的性命作保。本来话说至此,王祐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可是王祐发扬王家世代忠臣的本色,对皇上劝谏:五代的国君都是因为猜忌心太重,滥杀无辜而丢了江山,陛下要引以为戒啊。赵匡胤听了这话非常愤怒,这江山刚刚坐稳,王祐就来触霉头,还专挑自己最忌讳的话说,于是贬王祐为华州司马。 本是众望所归的“宰相”人选,不想一朝不慎,还被贬官。然而,王祐倒也不难过,指着庭院中他亲手种植的三棵槐树,做了一个比较大胆的预测:虽然我不做宰相,但我的儿子必然会做。我的儿孙,必定有人位列三公,这三棵槐树就是标志。显然,王祐心里对宋太祖许其宰相之位又出尔反尔的做法多少有些不服气,通过三棵槐树寄予对家族兴旺的期待。后来王祐的预言果然成真。其子王旦,是宋真宗时期著名的宰相,掌权十八载,为相十二年,襟怀坦荡、做事磊落,为北宋一代贤相。王旦死后哀荣,谥号“文正”,配享真宗庙庭。其孙王素,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兵部郎中,和欧阳修、蔡襄、余靖合称“庆历四谏臣”。三槐王氏三代为官清廉,勇于直谏,有王门世德遗风,无怪乎苏轼撰文《三槐堂铭》有云:“王城之东,晋公(王祐)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三槐王氏门风呼应着琅琊王氏先祖的盛名,成为时代文化的象征。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