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与苏氏家风 名人家风丛书第二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与苏氏家风 名人家风丛书第二辑

9787534798283

34.75 全新

库存197件

安徽合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丛艳姿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ISBN9787534798283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货号576954338253

上书时间2024-04-29

一哥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以苏轼为代表的峨眉苏氏家族起于寒微,却在短短的时间里迅速崛起,成为荣极一时的显赫门庭。究其原因,除了时代的因素,更与逐渐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家风有直接的关系。他们修身立德,光明磊落,不以一己荣辱、一身祸福易其忧国忧民之心,在进退得失中亦能宠辱不惊,谱写文人雅士的风骨篇章,正是苏氏家风扶危济困、志存高远、为政以德、宠辱不惊的生动体现。斯人已逝,但其家风却一如“三苏”的丰富诗篇,历经近千年还给人深刻启示。 内容简介:  本书为“名人家风丛书”中的一种,详细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家族的历史以及由此形成的苏氏家风的内容、发展过程和对后人的影响。 本书共分四章,分别为“眉山苏氏的源流”“大器晚成的苏洵”“超然达观的苏轼”“淹没乱世的子孙”,其中对苏氏家风的继承、丰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是苏轼。从苏轼祖辈开始形成苏氏家风,中间经过苏洵,再到苏轼、苏辙一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日臻完善。苏轼一生立身立德,心系苍生,乐观豁达,宠辱不惊,这些正是苏氏家风的集中体现。 苏氏家风不仅对当时苏氏后人影响巨大,对今天的家风建设也有一定的启发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丛艳姿,女,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成员。曾参与《传统文化》丛书(齐鲁书社)的编写工作;担任《中华传统文化》丛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副主编。 目录:  引 言 1  第一章 眉山苏氏的源流 5  第一节 寻根问祖 6  第二节 起于寒微 20  第二章 大器晚成的苏洵 31  第一节 闭户读书 32  第二节 时运不济 38  第三节 名动京师 50  第三章 超然达观的苏轼 61  第一节 少年登科 62  第二节 祸起党争 84  第三节 宦海沉浮 113  第四节 东山再起 135  第五节 进退两难 150 第六节 再遭流放 171  第四章 湮没乱世的子孙 193  第一节 颠沛流离 194  第二节 四散飘零 207  结 语 215  参考文献 218  精彩书摘:  纵观苏轼宦海一生,每当运交华盖之时,他都有望登临权力高峰,成为朝中权柄的执掌者;但是此间的苏轼却总是被构陷,他要花极大的精力去辩白,致使为官生活百般煎熬;而一旦放任地方,他便如鱼得水,不仅能做出轰轰烈烈的政绩,还深得一方百姓爱戴。苏轼终其一生,在来去之间,很少能自己抉择,多数时间里,他只能在命运的裹挟之下进退维谷。 一、再任杭州 元祐四年,五十四岁的苏轼得偿所愿,出任杭州太守,家人仆从相随左右。七月三日,到任他心心念念的杭州。只可惜此时的杭州早已不是十五年前的模样了,城内运河淤塞,西湖也因淤泥和水草遍横而大为减色,再加上接连遭受天灾、瘟疫,百姓苦不堪言,没有了往日的和乐景象,但好在练达老成的苏轼在此时回来了。(一)赈济灾民 苏轼到任的这一年,杭州收成不佳。因为冬春降水太多,使得早稻无法下种;而到了五六月积水退去,插过晚秧,却又遭旱灾,早晚两季都受损严重。杭州是水乡,种麦者少,种稻者多,所以要到第二年秋天才会有收成,只是到了明年收成如何又难断定,所以,苏轼十分担心在第二年春夏之交,会因饥馑而起盗贼之患。 十一月四日,苏轼给朝廷上奏章,禀明遇灾情由。又说转运司a明年将收缴所应供米以及过去欠缴的供米总计一百六十万石,而转运司的官吏为了免责,急于完成任务,必定催迫赋租,督促欠粮,管束漏税之事也必定比以往更加严格,而若真的如此,没有生路的饥贫百姓,必定聚为盗贼。如今他不敢奢望朝廷另赐钱粮,只希望能暂时宽限转运司催缴钱粮, 并恳请朝廷能够准许两浙西路先上缴供米的一半或三分之二,其余的待丰收之时,分两年补缴。而后,他又上书朝廷将之前乞求用来修缮官舍的度牒b移作赈灾之用。 朝廷答应苏轼所请,又拨出两浙西路供米二十万石来赈济灾民,宽减了当年供米的三分之一,又赐两浙西路三百道度牒。两浙西路共七州,当时分给杭州的度牒仅有三十道,而人口仅为杭州人口十分之一二的润州c却获得了一百道度牒,所以苏轼不得不再次上书为杭州百姓进言,最终杭州的度牒增加至一百道,苏轼将售卖度牒的钱换成米,散给灾民。第二年春天,又将常平仓的储米减价出售,以平衡将要上涨的米价。 饥荒之后,再发瘟疫,而杭州又是水陆的交通要塞,因疫病致死的百姓常比其他地方多。苏轼先是命人做了很多稠粥和药剂,让医生到各个街巷为疫者诊治,又将官家二千缗钱并自己捐献的五十两黄金修建了一处安乐坊,命医官在此接待患者,救活了很多人。如此种种才避免了饿殍遍地城半空的悲惨景象。 在赈济灾民的同时,苏轼还着手处理困扰杭州百姓的另一要事——疏河治湖。 (二)疏河治湖 此番苏轼来杭,发现困扰当地百姓的最大问题就是饮水和灌溉。要说杭州缺水,怕是谁都不信,因为杭州坐拥几条城内运河,又有大运河和钱塘江,断不会有缺水之忧。但实际上,由于西湖内水草、茭白丛生,渐积为田,湖面变小,原本靠西湖补给水源的水井也多废弃。要想灌溉就必须引江水入城内运河之中,但是江水多泥沙,常常导致运河淤塞,必须定期清理。所以,杭州城百姓坐守着运河、钱塘江,却只能望洋兴叹。 熙宁年间,苏轼在任杭州通判时,曾访查民间疾苦,百姓都说最苦的莫若运河淤塞。茅山河、盐桥河是杭州城内的两条大河,两条运河交会于长河堰。由于江河相连,江潮挟带的泥沙常常倒灌两条河内,造成淤塞, 三五年就要疏浚一次,不仅耗费人力物力,也有碍航运,更有贪官污吏趁机勒索,或说在某地置土,或说在某处过水,百姓不得不出钱贿赂才能保住自家土地。但清淤之后,又是满目狼藉,空地上堆满了污泥,如遇暴雨,污泥又都流回河中。可如果不疏浚运河,则会面临寸水行舟,甚至需要用人和牛拖拽船只方能行进。后来由于苏轼任期已满,当时未能完成疏浚工作便调离了杭州。 此番到任,通过访查,苏轼发现杭州用水不便最大的问题实则在西湖,但是当务之急是先要清淤运河,解决百姓的饮水问题。鉴于此,苏轼便下令疏浚茅山和盐桥两条运河,前后历时半年,挖掘了两条运河各十余里,使运河水深在八尺以上,此后的舟船才得以顺利通行。虽然杭州百姓都说近三十年来疏浚河道没有这么深、时间没有这样快的,但是在苏轼看来,这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因为三五年后,还要面临疏浚的工作。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