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皇氏与中华柏姓 河南历史与考古研究第二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柏皇氏与中华柏姓 河南历史与考古研究第二辑

9787534792281

61.75 全新

库存20件

安徽合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辉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ISBN9787534792281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货号555873724727

上书时间2024-04-29

一哥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柏姓在中国远古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姓,从柏皇氏开始,到三皇五帝,柏姓代有名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线索脉络发展未中断的姓氏,在柏国文化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新发现的民间传说中的老龙湾、老龙头、老龙庙和柏皇墓等历史遗迹和文化掌故对柏皇、柏国、柏姓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内容简介: 《柏皇氏与中华柏姓》一书分别从柏皇氏与柏国、柏姓、西平的关系上进行研究。柏皇氏是远古伏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柏皇氏及其柏国文化进行研究是一个大的历史范畴和学术命题。 作者简介:  张新斌,男,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兼任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水利部中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台湾研究会会长,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河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科技史学会副理事长等。为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信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省社会主义学院客座教授。 研究领域为先秦历史与考古、黄河变迁与黄河文化、姓氏文化与河洛文化、中原文化与文化资源开发研究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级4 项。出版专著文集20 部,发表论文150 余篇,获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4 项。  目录:  【综合研究】 柏姓历史文化研究 李玲玲    【柏皇氏与柏国研究】 柏皇氏与春秋时的柏国 王震中  柏皇氏与柏国 马世之  柏皇氏与柏国略论 任崇岳  柏皇氏与柏子国研究 李玉洁  柏皇氏图腾崇拜与柏国历史变迁 刘玉娥  柏皇氏、柏子国、柏族姓渊源初探 吴双全 柏皇氏史迹勾稽 周书灿 柏国史迹稽考 刘海峰 上古帝王柏皇氏考 李玲玲 伴随中华远古文明走来的柏皇家族 柏振云 古柏子国 ———柏皇氏的起源与传说 姬从周 张宗杰   【柏皇氏与柏姓研究】 柏皇氏与中华柏姓考论 张新斌 柏姓溯源  ———兼论“柏姓”乃“名门望族” 曹定云 柏姓的历史与文化 袁义达 柏姓起源考辨 李 乔 柏皇氏与柏姓 陈建魁 柏氏源流简述 高 沛 柏姓的分布与播迁述略 陈习刚 柏姓源流、迁徙、分布、发展概论 柏振云 秦汉时期的柏氏 袁延胜 赵海龙 隋唐时期柏氏人物 张玉霞 唐代魏郡柏氏家族郡望考 汤慧玲   【柏皇、柏国与西平关系研究】 柏皇氏故里在河南西平县简论 杨东晨 西平与柏国、柏姓考 徐日辉 从“西陵威夷”看春秋柏国与西陵氏之关系 郭明超 柏姓、柏国、西平之关系 余全有 柏国故城正本考 谢文华 柏皇故地在西平 谢改成   【西平柏文化与开发研究】 汉唐西平古治考  ———兼论春秋柏国都城定位问题 郭明超 柏国姓氏解析 徐玉清 柏崇拜与柏习俗 高 蔚 西平县“柏文化”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郭 超 柏亭怀古 谢文华 关于老龙湾柏皇氏遗存研究挖掘的历程 张宗杰   【会议资料与文件汇编】 在“柏皇氏与中华柏姓文化研讨会”上的主旨发言 吴双全 在“柏皇氏与中华柏姓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稿 柏传祥 “柏皇氏与中华柏姓文化研讨会”主题发言 袁贺明 在“柏皇氏与中华柏姓文化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李 彬  在“柏皇氏与中华柏姓文化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袁贺明  在“柏皇氏与中华柏姓文化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赵保佑  在“柏皇氏与中华柏姓文化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常有功  在“柏皇氏与中华柏姓文化研讨会”欢迎晚宴上的致辞 聂晓光  在“柏皇氏与中华柏姓文化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致词 王梅军  “柏皇氏与中华柏姓文化研讨会”会议纪要   “柏皇氏与中华柏姓文化研讨会”会议综述 李玲玲  后 记    精彩书摘:  柏皇氏与春秋时的柏国 王震中 柏皇氏属于我国古老的姓氏,但资料并不多。汉代应劭《风俗通义•佚文篇》中的“姓氏”部分,有一段话集中讲了柏皇氏:“柏氏,柏皇氏之后,又柏亮父为颛顼师,柏招为帝喾师,柏冏为周太仆。柏国在汝南西平县,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汉有柏始昌、柏英为大鸿胪,秦大将军柏直。”①在应劭的这段记述中,在柏皇氏的姓族中,柏亮父是颛顼师,柏招是帝喾师,而我们知道,颛顼和帝喾是《史记•五帝本纪》中的二帝,由此可见柏皇氏之显赫。应劭的这个说法与班固《汉书》中的说法完全相同。《汉书•古今人表》说:“柏夷亮父,颛顼师。”又说:“柏招,帝喾师。”撰写《汉书》的班固与撰写《风俗通义》的应劭虽然都是东汉时人,但班固生卒年是32—92 年,应劭生卒年为约153—196年,因此《风俗通义》所谓“柏亮父为颛顼师,柏招为帝喾师”的说法,应该本于《汉书》。在《山海经•海内经》有叫“伯夷父”的人物,《海内经》说:“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郭璞注云:伯夷父颛顼师,今氐羌其苗裔也。”袁珂《山海经校注》指出,郭璞注所依据的,一为《汉书•古今人表》,一为《新序•杂事五》所说的“颛顼学伯夷父”。我们暂且不论伯夷父与氐羌族是否有渊源关系,但《山海经•海内经》已透露出“伯夷父”(即“柏亮父”)是一古老的神话传说人物。 作为柏皇氏后裔的柏亮父和柏招,究竟是如何成为颛顼和帝喾之师的,或者说颛顼究竟是如何学柏亮父的,帝喾究竟是如何学柏招的,已不得而知,无法进行具体的考证,但春秋时期的柏国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应劭在《风俗通义》所说的“柏国在汝南西平县,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也是有根据的。《左传•僖公五年》记载:“楚斗谷于菟灭弦,弦子奔黄。于是江、黄、道、柏方睦于齐,皆弦姻也。”这是说鲁僖公五年的秋天,楚国的斗谷于菟灭亡弦国,弦国国君弦子逃亡到黄国。这时江、黄、道、柏四国正和齐国友好,这些国家都和弦国有婚姻关系。《左传•僖公五年》所记载的这个柏国,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推测说:“其故城当在今河南省舞阳县东南。”这也就是应劭《风俗通义》所说的“在汝南西平县,为楚所灭”的柏国,其地在今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境内。在中国古代各种姓氏中,有的姓氏是“以国为氏”,所以柏氏的大本营应当在春秋时期的柏国。 关于“以国为氏”,《左传•隐公八年》记载:“无骇卒……羽父请谥与族……众仲对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公命以字为展氏。”这段话讲的是:无骇死,羽父为他请求谥号和氏族名号。鲁隐公向众仲询问关于姓族氏族的事。众仲回答说:天子建立有德之人以做诸侯,依照他的生地而赐姓,分封土地而又赐给他氏。诸侯以字作为谥号,他的后人因此而以为氏族名。世代做某种官职而有功,他的后人就以这种官名为氏族名,也有以封邑为氏族名的。隐公听罢就命令以无骇的字作为氏族名,即展氏。可见,在中国上古社会,“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是一种文化传统。我们推测柏皇氏在其衍生发展的过程中,其主支定居于今河南西平柏亭一带,这就是周代的柏国。但是在东周人的眼中,无论是自己立国,即自发地建立的邦国而得到周王朝的认同,还是由周天子分封建立的诸侯国,其国族的姓氏一律来自周天子的“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这也说明,上古的姓氏既有血缘关系的一面,又是一种政治实体,是与其土地和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是在春秋时期人们的头脑中,这样的土地是封地,是由周天子赐的,这样的姓氏也是由周天子赐命的。位于西平的柏国,虽然在周景王十四年(前531)被楚国所灭,但其子孙一直以国为姓,应劭说其子孙中,“汉有柏始昌、柏英为大鸿胪,秦大将军柏直”。因此,至少从周代开始,柏皇氏即柏氏的传承和居地沿革是清楚的。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