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小平时代 (美)傅高义著 中国政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青年(14-20岁) 普通成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邓小平时代 (美)傅高义著 中国政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青年(14-20岁) 普通成人

9787108041531

71 全新

库存136件

安徽合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傅高义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41531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页数754页

货号736032824949

上书时间2024-03-22

一哥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名称
邓小平时代

作者
(美)傅高义

译者
冯克利

定价
88.00

ISBN号
9787108041531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版印次
1版 1次

开本
16开

装帧
平装

页数
754

出版时间
2013-01

印刷时间
2013-01

傅高义所著的《邓小平时代》是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和中国风云变幻的改革开放进程的全景式描述。

《邓小平时代》史料丰富,奠基于国内外重要的研究成果、档案资料和为数众多的独家访谈。

全书人物、事件繁多,既有对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人相互关系的细致解读,又有对三中全会、权力过渡、中美建交、政改试水、经济特区、一国两制、八九风云、九二南巡等重人事件和决策的深入分析。

全书持论严谨、脉络清晰、观点鲜明、叙述生动,力图使人物言行符合历史情境,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亦时有独特看法,引人深思。

本书被评论者称为研究邓小平的“纪念碑式”著作。

中国大陆版序

 前言 探寻邓小平

 导言 这个人和他的使命

邓小平的人生经历

 第1章 革命者、建设者、改革者,1904—1969

曲折的登顶之路1969—1977

 第2章 放逐与回归,1969一1974

 第3章 整顿,1974—1975

 第4章 向前看,1975

 第5章 靠边站,1976

 第6章 复出,1977—1978

开创邓小平时代1978—1980

 第7章 三个转折点,1978

 第8章 为自由设限,1978—1979

 第9章 苏联一越南的威胁,1978—1979

 第10章 向日本开放,1978

 第11章 向美国开放,1978—1979

 第12章 重组领导班子,1979—1980

邓小平时代1978—1989

 第13章 邓小平的统制术

 第14章 广东和福建的试验,1979—1984

 第15章 经济调整和农村改革,1978—1982

 第16章 加快经济发展和开放步伐,1982—1989

 第17章 台湾、香港以及西藏问题

 第18章 为军事现代化做准备

 第19章 政治的潮起潮落

邓小平时代的挑战1989—1992

 第20章 北京:1989

 第21章 稳住阵脚,1989—1992

 第22章 终曲:南方之行,1992

邓小平的历史地位

 第23章 转型的中国

 注释

 名词索引

傅高义,美国哈佛大学亨利·福特二世社会学荣休教授,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东亚研究专家,在哈佛有着“中国先生”的称号,并被认为是美国少有的精通中日两国事务的学者。根据在日本实地完成的田野调查,傅高义于1963年发表了《日本新中产阶级》一书。1979年完成《日本第一》并由哈佛大学出版社首次出版,。1988年日文版出版后旋即成为西方学者关于日本社会学研究的畅销作品。在其后《重振旗鼓》一书中,他提出了美国该如何回应日本的挑战。以后陆续出版《日本是否仍是第一》(2000)、《中美日关系的黄金时代》(2007)、《邓小平时代》(2000)和《朴正熙时代》(2001)等社会学著作。2013年,傅高义被授予“世界中国学贡献奖”。2014年,傅高义获福冈亚洲文化奖大赏。

冯克利,1955年生,山东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翻译家,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思想史。著有《尤利西斯的自缚:政治思想笔记》;译著包括勒旁《乌合之众》,哈耶克《致命的自负》,伯林《反潮流》,霍布斯《论公民》,施米特《政治的浪漫派》,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布坎南《立宪经济学》,傅高义《邓小平时代》等。

第一章 革命者、建设者、改革者,1904—1969

邓小平1904年生于四川省广安县牌坊村。他虽然出生于一个小地主之家,这个村子却为邓家的一个亲戚邓时敏而自豪。这个邓氏族亲邓时敏曾担任朝廷要员,位至大理寺正卿,专为皇帝和朝廷大员写折子。1774年邓时敏告老还乡,村里为他立了一座牌坊,并就此更村名为牌坊村。邓时敏及其兄弟确实成就不凡。当时这个3亿多人口的国家中每年只有一两千人能通过科考中举,邓时敏和他的两个兄弟却都通过了乡试。事实上邓时敏又连过两关,通过了会试和殿试,当上了京城的大官。

1926年至1927年邓小平在莫斯科时,在自己的个人简历中说,他的父亲同样望子成龙,盼着他能当上大官。这种梦想大概又因他母亲的因素而愈发强烈,因为她也有亲戚考取功名当上县令。在帝制中国,很多家庭,尤其是有亲戚当过官的家庭,若是有个聪明伶俐的孩子,都愿意含辛茹苦地加以培养,希望他能考取功名,光耀门楣。邓小平便是这样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虽然他的父亲邓文明很少跟儿子相处,却在他读书求学上花了不少工夫。

邓小平的父亲忙于村子以外的活动,很少照料家事。他的原配妻子无后而死,15岁那年他又娶了比他大两岁的邓小平的生母。邓母头胎生了个女儿,然后生下邓小平,接着是邓小平的两个弟弟,最后生的女儿在10岁那年夭折了。邓文明后来娶的第三个妻子,生下一子后不久就死了,他又娶了第四个妻子夏伯根。邓小平的父亲最富有时,拥有近40亩地和几个帮他干农活及养蚕的长工。

邓文明在世时家道日衰。他是村里的秘密社团哥老会的首领,但大多数时间他都在离牌坊村三四里路以外的协兴镇和20里路以外的县城,或在重庆度过。他在1914年当上了广安警卫总办(又称团练局长)。他在协兴镇开过一家小饭馆,与一些长辈一起赞助过一所学校,他的儿子邓小平便是在这所学校里念书。但是,由于赌博输了钱,他不得不卖掉一些田地,几陷破产,再加上跟一位上司关系不好,他逃到了外地。不过,他仍然帮着邓小平念书。

据邓榕说,邓小平的母亲十分疼爱这个儿子。邓小平后来也回忆说,他非常敬重自己的母亲,父亲不在家时她总是悉心照料着家务;但是她在1926年便已去世,只活了42岁。毛泽东反抗自己的父亲,邓小平却没有,他只是疏远父亲而已。邓榕回忆说,在后来的岁月里,爸爸从来不提他自己的父亲(他死于1936年)。

当邓小平渐渐长大时,大人们并不清楚让孩子接受哪种教育最有利于前程。科举制在邓小平出生后的第二年便被废除,邓小平6岁时发生的辛亥革命,又让朝廷的官僚制度寿终正寝。但是取代旧学的新式教育才刚刚起步,于是就像当时中国农村很多有天资的孩子一样,邓小平5岁那年的开蒙教育,是在牌坊村一个有学问的亲戚家中学习儒家经典。第二年他又转入协兴镇一家较大的私塾,继续学习那些经典,由此养成了背诵经书的能力。当时广安县有人口20万,但只有一所公立小学为有天分的孩子教授现代科目。邓小平想必在这里学得不错:他在11岁那年通过竞争激烈的考试,进入了离牌坊村20里以外的广安县高级小学,由父亲出钱成了那里的寄宿生。14岁时他又考入广安县初级中学(相当于美国的高中)。当邓小平15岁离开该校去重庆时,他在儒家经典以及数学、科学、历史、地理这些现代科目和写作方面,都已打下很好的基础。

一些进步教师提高了邓小平的爱国觉悟,1919年他年仅14岁就参加了作为“五四”青年运动一部分的示威活动。这场运动的起因是西方各国领导人在凡尔赛联手操纵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要把德国过去在山东占领的胶州半岛转交日本而不是归还中国。这激怒了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的学生,他们于1919年5月4日走上北京街头,不但抗议西方列强不尊重中国,而且抗议中国政府颟顸无能,没有维护中国的利益。

“五四”示威活动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遍国内许多大学和一些中学校园,在中国知识青年中掀起了了解世界大势的热情,点燃了民族主义的火焰。跟中国其他更为偏远的内地相比,广安与外界有着更多的接触,流经广安县城的渠江水面宽一百多米,通过另外两条河与90公里以外的重庆相连,从重庆乘汽船5天便可到达上海。早熟的邓小平也加人了这场运动,跟同学们一起走上广安街头游行示威。1919年秋天,他还参加了重庆抵制日货的运动。邓小平对外部世界的觉醒与中国知识青年民族意识的萌生完全同步。从这一刻起,邓小平本人便与中国人努力摆脱洋人欺侮、恢复其伟大和强盛地位的事业分不开了。

邓小平对外部世界的初步认识,又因邓文明给儿子找到一个留学机会而得到进一步扩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很多法国青年上了战场,一时造成工厂劳力短缺,于是招募了15万的中国劳工赴法打工。当时西方各国几乎没有为中国优秀学生提供的奖学金,但也有例外,一些社会贤达在战前就成立了一个全国性组织,希望能帮助中国学生赴法“勤工俭学”,他们可以一边打零工谋生,一边到大学学习现代科技。当时中国人认为法国是一个文化水准很高的国家,那里便成了中国留洋学生所向往的目的地。一位曾经留学法国的四川富商成立了一个基金,提供补贴,使川籍学生能够加入到赴法勤工俭学的计划之中。重庆成立了为期一年的预备学校,邓小平参加并通过入学考试,1919—1920学年在那里做留学准备。

P33-35

邓小平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走向,也改变了每一当代中国人的命运。解读邓小平的政治生涯及其行为逻辑,就是解读当代中国,解读个人命运背后的历史变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