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份的焦虑(阿兰·德波顿作品集) [Status Anxiety]
  • 身份的焦虑(阿兰·德波顿作品集) [Status Anxiety]
  • 身份的焦虑(阿兰·德波顿作品集) [Status Anxiety]
  • 身份的焦虑(阿兰·德波顿作品集) [Status Anxiety]
  • 身份的焦虑(阿兰·德波顿作品集) [Status Anxiety]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身份的焦虑(阿兰·德波顿作品集) [Status Anxiety]

9787532784523

58.1 全新

库存599件

江苏扬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阿兰·德波顿,陈广兴,南治国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84523

出版时间2020-08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页数321页

货号12920442

上书时间2024-05-24

清晨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全球畅销作家╳生活方式引领者╳演说家阿兰·德波顿作品,新增德波顿特别为中国读者撰写的序言 ※明星王俊凯枕边书 ※近百幅配图精美呈现 ※同名电视节目风靡英伦 ※撷取哲学、艺术、政治、文学精华,缓解人生、爱情、心理、工作困惑。              内容简介        在他人眼里,我是怎样一个人?我是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每个人的内心,都潜藏着对自身身份的一种难言的“焦虑”。可有谁曾真正审视过这种身份的焦虑呢?睿智的德波顿做到了,他首次引领我们直面这一人心深处的焦虑“情结”。德波顿援引艺术家、思想家及作家的观点与作品,抽丝剥茧般地剖析身份焦虑的根源,并从哲学、艺术、政治、宗教等各个角度探索舒缓和释放这种焦虑的途径。一支生花妙笔,伴以广博的学识和独特的视角,澄清种种心性的困惑和社会的壁障,让你不经意间峰回路转,解开心结,感悟人生更加丰盈适意的含义。                 作者简介      才子型作家,出生于瑞士苏黎世,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现居伦敦。他的文字作品被定义为“生活哲学”,覆盖爱情、旅行、建筑、新闻和文学等多个方面,畅销全球30多个国家。2008年夏天,他在伦敦创办“人生学校”。学校开设课程,出版书籍,主持研讨,发布视频,致力于向人们提供“更了解自己”的教育。      精彩书评        他的丰富、有趣而最诚挚的作品,伴随着广博的知识,充溢着典雅而新颖的思想……充实而愉悦的阅读体验。  ——《西雅图时报》 《身份的焦虑》讲的就是人们对自己身份的焦虑,怕自己的身份失去之后,就会失去大家对他的尊重。我觉得只要大家把自己的身份不要想得那么高,想低一点,以平常心去对待一些事情,这种焦虑就会消失。  ——摘自凤凰网2018年《非常道》开年特辑对王俊凯的专访      目录    序言[阿兰·德波顿]001  界定 005  第一部分 焦虑起因  第一章 爱的渴求 003  第二章  势利倾向 011  第三章  过度期望 023  第四章  精英崇拜 061  第五章  制约因素 091  第二部分  解决方法  第一章  哲学 109  第二章  艺术 125  第三章  政治 179  第四章  基督教 223  第五章  波希米亚 273  致谢 305  图片致谢 306   查看全部↓    精彩书摘     人为什么要追求显耀的身份?对此问题的回答几成共识:要言之,无非是祈财、求名和扩大影响。然而,有一个显然不为权势规则所关注的字眼却能更准确地表述我们心中的渴慕,那就是“爱”。衣食一旦无忧,累积的财物、掌控的权力就不再是我们在社会等级中追求成功的关键要素,我们开始在意的其实是显耀的身份为我们赢得的“爱”。金钱、名声和影响只能视为“爱”的表征—或者是获取爱的途径—而非终极目标。  “爱”这一字眼,一般用于表述我们想要从父母或爱人那里得到的东西,怎么可以用来描述一种我们求之于社会,并受之于社会的诉求呢?也许我们应该同时在家庭、两性和社会三种范畴中寻求爱的定义,把它视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尊重,以及对其存在的关注。获得他人的爱就是让我们感到自己被关注—注意到我们的出现,记住我们的名字,倾听我们的意见,宽宥我们的过失,照顾我们的需求。因为这一切,我们快乐地活着。你可以认为,与社会身份相关的“爱”有别于两性之间的爱,譬如它不具有“性”的成分,婚姻也不是其归宿,而且其施与者也通常有附带目的,然而,你并不能否认这种爱的接受者一样能沐浴在他者关怀的目光里,备感呵护,就像忘情于爱河中的情侣。我们惯常将社会中位尊权重的人称为“大人物”,而将其对应的另一极呼之为“小人物”。这两种“标签”其实都荒谬无稽,因为人既以个体存在,就必然具有相应的身份和相应的生存权利。但这样的标签所传达的信息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对处在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是区别对待的。那些身份低微的人是不被关注的—我们可以粗鲁地对待他们,无视他们的感受,甚至可以视之为“无物”。由身份卑微所带来的影响不应该仅在物质层面上进行思考。  只要能够维持生计,身份卑微的痛苦就远远不止物质上的局限,而主要在于他们意识到了自己身份的低下危及自尊感。只要不觉得羞辱,人完全可以长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毫无怨言,如士兵和探险家们,他们愿意过着一种极其艰苦简陋的生活,其物质之匮乏远甚于现今社会上那些最窘困的群体,然而,他们能熬过一切的苦难。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他们清楚自己受到他人的尊重。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新的经济自由使数亿中国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然而,在繁荣的经济大潮中,一个已经困扰西方世界长达数世纪的问题也东渡到了中国:那就是身份的焦虑。身份的焦虑是我们对自己在世界中地位的担忧。不管我们是一帆风顺、步步高升,还是举步维艰、江河日下,都难以摆脱这种烦恼。为何身份的问题会令我们寝食难安呢?原因甚为简单,身份的高低决定了人情冷暖:当我们平步青云时,他人都笑颜逢迎;而一旦被扫地出门,就只落得人走茶凉了。其结果是,我们每个人都唯恐失去身份地位,如果察觉到别人并不怎么喜爱或尊敬我们时,就很难对自己保持信心。我们的“自我”或自我形象就像一只漏气的气球,需要不断充入他人的爱戴才能保持形状,而他人对我们的忽略则会轻而易举地把它扎破。因此,唯有外界对我们表示尊敬的种种迹象才能帮助我们获得对自己的良好感觉。   身份的焦虑是何时产生的呢?生活的基本需求总应该首先得到满足吧。在饿殍遍地的饥馑年月里,很少有人会因为身份而焦虑。历史证明,社会保障了生活的基本需求之际,就是身份的焦虑滋生之时。在现代社会里,我们总爱拿自己的成就与被我们认为是同一层面的人相比较,身份的焦虑便缘此而生了。翻开报纸,发现上面有熟人光彩照人的相片(这足可以毁掉你整个早晨的心情);你的好友兴冲冲地告诉你一个消息(他们升了职、他们即将结婚、他们的书上了畅销书排行榜),因为他们幼稚地,甚至带点施虐性地认为这是一个好消息。在晚会上,有人用力地握着我们的手,问我们在“干”什么,而他自己筹集资金刚刚开张了一家新公司:每当这一切发生时,我们便为自己的身份地位而担心了。   查看全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