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新书】海洋沉积系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新书】海洋沉积系统

正版书籍,批量上传以标题为准哦,任何问题可以致电 18250823459

197.2 7.6折 260 全新

库存9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淑梅等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726810

出版时间2022-07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260元

货号W9787030726810

上书时间2024-03-27

湖街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1章  滨、浅海沉积驱动及主要沉积类型
  1.1  滨、浅海的空间范围及沉积环境
  1.2  滨、浅海沉积驱动
    1.2.1  波浪
    1.2.2  潮汐
  1.3  滨、浅海沉积特征
  1.4  海岸带的分类
    1.4.1  基于板缘类型的海岸带分类方案
    1.4.2  海岸带的其他分类方案
  1.5  海岸带演变的跨纬度、跨源汇特点
    1.5.1  影响海岸带演变的关键因素
    1.5.2  海岸带演变受汇区动力的制约
    1.5.3  海岸带跨纬度变化特征
第2章  滨海风成沙丘沉积体系
  2.1  滨海风成沙丘的概念
  2.2  滨海风成沙丘的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
    2.2.1  沙丘
    2.2.2  丘间
    2.2.3  滨海风成沙丘沉积模式
  2.3  滨海风成沙丘的形成和保存条件
    2.3.1  滨海风成沙丘的形成条件
    2.3.2  滨海风成沙丘的保存条件
第3章  障壁岛沉积体系
  3.1  障壁岛的概念和分类
    3.1.1  障壁岛和障壁岛沉积体系的概念
    3.1.2  障壁岛的分类
  3.2  障壁岛沉积体系和沉积特征
    3.2.1  岛前浅海
    3.2.2  障壁岛
    3.2.3  潮道
    3.2.4  潮汐三角洲
    3.2.5  岛后潟湖
  3.3  障壁岛体系的沉积样式及沉积机制
    3.3.1  障壁岛体系沉积样式
    3.3.2  障壁岛体系沉积机制
  3.4  障壁岛体系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
    3.4.1  海岸带地形和基底岩性
    3.4.2  相对海平面变化
    3.4.3  沉积物的源汇和通量
    3.4.4  风、浪、沿岸流、跨岸流和潮汐
    3.4.5  风暴潮
    3.4.6  气候
    3.4.7  河流排放
第4章  潮汐沉积体系
  4.1  潮汐沉积体系的重要概念和形成背景
    4.1.1  潮汐沉积体系的重要概念
    4.1.2  潮汐沉积的形成背景
  4.2  潮汐沉积体系及沉积特征
    4.2.1  潮坪
    4.2.2  潮汐沙垄、沙脊和沙波
第5章  三角洲沉积体系
  5.1  三角洲的概念和发育过程
    5.1.1  三角洲的概念
    5.1.2  三角洲形成背景和发育过程
  5.2  三角洲类型
    5.2.1  三角洲的分类
    5.2.2  三角洲动力地貌的时空演变
  5.3  三角洲沉积特征及鉴别标志
    5.3.1  河控三角洲的沉积特征
    5.3.2  浪控三角洲的沉积特征
    5.3.3  潮控三角洲的沉积特征
    5.3.4  扇三角洲的沉积特征
    5.3.5  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特征
    5.3.6  古代三角洲的沉积鉴别标志
第6章  河口湾沉积体系
  6.1  河口湾的概念和分类
    6.1.1  河口湾的概念
    6.1.2  基于地貌特征的河口湾分类
    6.1.3  基于盐度特征的河口湾分类
    6.1.4  基于水动力条件的河口湾分类
  6.2  河口湾沉积特征
    6.2.1  浪控河口湾沉积体系
    6.2.2  潮控河口湾沉积体系
    6.2.3  洪水对河口湾沉积的影响
第7章  碳酸盐岩和礁沉积体系
  7.1  碳酸盐岩和礁沉积作用的基本特征
    7.1.1  碳酸盐和礁沉积作用的基本特征
    7.1.2  制约碳酸盐独特沉积特征的主要因素
  7.2  碳酸盐岩沉积体系
    7.2.1  现代滨岸-潮坪碳酸盐沉积体系
    7.2.2  浅海碳酸盐台地浅滩沉积体系
    7.2.3  深海碳酸盐沉积
  7.3  礁沉积体系
    7.3.1  礁的概念、基本特征和分类
    7.3.2  礁的形成和生物造礁作用
    7.3.3  碳酸盐岩和礁沉积旋回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
  7.4  碳酸盐岩和礁沉积模式
    7.4.1  碳酸盐陆表海沉积模式
    7.4.2  混积型碳酸盐沉积相模式
    7.4.3  威尔逊碳酸盐综合沉积相模式
    7.4.4  塔克碳酸盐综合沉积相模式
第8章  大陆边缘过程和半深海、深海沉积类型
  8.1  大陆边缘过程和半深海、深海沉积物搬运
    8.1.1  大陆边缘过程
    8.1.2  半深海、深海沉积物搬运
  8.2  远洋沉积物的类型与分布
  8.3  大洋沉积记录与全球变化
    8.3.1  古水深、全球海平面变化及大洋环流模式
    8.3.2  海水的氧溶解度和大洋缺氧事件
    8.3.3  古海洋温度和白垩纪极热期
    8.3.4  冰盖演变与冰期旋回
    8.3.5  季风演变
第9章  重力流沉积体系
  9.1  沉积物重力流概念、颗粒悬浮机理和类型
    9.1.1  沉积物重力流的概念
    9.1.2  沉积物重力流的颗粒悬浮机理和形成条件
    9.1.3  沉积物重力流的类型
    9.1.4  不同类型沉积物重力流之间的转换
  9.2  重力流沉积物(岩)的基本特征
    9.2.1  重力流沉积岩的岩石学特征
    9.2.2  重力流沉积岩的结构和构造特征
    9.2.3  重力流沉积的时间尺度
  9.3  浊流沉积体系
    9.3.1  海底扇浊流沉积体系
    9.3.2  浊积沟道沉积体系
第10章  深水牵引流沉积
  10.1  等深流及等深流沉积的概念与特征
    10.1.1  等深流的概念
    10.1.2  等深流的沉积特征
    10.1.3  等深流沉积岩丘的研究与鉴别标志
  10.2  内波、内潮汐沉积
    10.2.1  内波、内潮汐的概念
    10.2.2  海底峡谷中的交替流动
    10.2.3  海盆内波、内潮汐作用
    10.2.4  内波、内潮汐的沉积特征
    10.2.5  深水牵引流沉积与浊流 

内容摘要
    本书集中围绕与海洋相关的地球表层系统的沉积过程展开分析,包括“滨、浅海沉积体系”、“半深海及深海沉积体系”和“洋板块地层”三部分共13章内容,具体介绍了滨、浅海各类沉积体系和沉积驱动作用,大陆边缘过程,半深海、深海沉积物类型及深海沉积驱动作用,“洋板块地层学”概念和洋板块地层的分析重建方法。同时,对上述各类沉积体系的板块背景、形成环境、物质来源、影响因素和发展演化等做了尽可能深入的分析。
    本书可供从事海洋地质、海洋沉积、海洋环境、海洋油气和海洋资源、洋陆俯冲和弧陆碰撞造山带研究的科研人员、研究生及本科生参考,还可为海洋相关领域的科研管理人员及公众辨析海洋沉积及相关问题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支撑。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