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丛书汇纂(16开精装 全186册 )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陕西丛书汇纂(16开精装 全186册 )

115580 6.4折 180000 全新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锋焘 编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ISBN9787540259044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80000元

上书时间2022-08-20

宏轩图书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中國古籍叢書源流久遠、數量衆多、品類繁雜。叢書的編纂發軔于五代,形成于宋,成熟于清,它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將多書彙于一目之下,或表現一人之學術成果、生平著述;或針對一地之典籍整理彙總;或圍繞一定主題編輯排定,甚至範圍大者有如《四庫全書》之類,涵蓋歷代各地經史子集典籍之大集成。從作用而言,古書由于年代久遠,散佚湮没,叢書不僅方便後人訪求圖書,且許多重要史料典籍的廣泛流傳和保存,都得益于叢書的刊印。因此,叢書在文化整體性、專門性上都具有優勢,在民族文化遺産中佔據了重要地位。
陝西地處祖國腹地,是黄河流域文化發展的搖籃,自古人文薈萃、學術昌盛。加之歷代陝西學人對整理、保護和傳承鄉邦文獻也頗爲重視,多有自發擔負整理和彙刊地方文獻的責任,所以編纂和刊刻的叢書也蔚爲大觀。按照内容來看,主要可以分爲專人性、專地性、專題性、綜合性四大類。專人性叢書包括專輯單個學人著述的,如《呂祖全書》《文太青先生全集》《烟霞草堂遺書》等,此類叢書的編纂收輯對保存學人著述,整理和研究學人思想文化,傳繼後人,均多助益;如《張子全書》爲北宋關學創始人張載所著,是書收録了張載的主要著述,而張載的學術思想在中國思想文化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對明清思想産生了重要影響。也有多人合刻的,如《六子書》等,多以表達編者的學術和精神追求。專地性叢書主要是地方有識之士輯録的地域類叢書,收録某一地區人士的著述與文獻,是地域文獻的總彙,如《關中叢書》《關隴叢書》之類,對一地之鄉賢文獻的整理刊刻,起到了『表彰先哲,博采宏搜』之用。專題性叢書内容涉及廣泛,而表現特點集中有序,如《關中道脉四種書》乃李元春收輯關中的經學大師所著,意在復興關中人文及傳承關學思想。《渭南嚴氏孝義家塾叢書》則是渭南家塾本的一種,爲研究陝地傳統蒙學、小學及訓詁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又如《音韵學叢書》由嚴式誨精選校勘,歷時十三年精刻而成,是書集宋以來音韵學之大成,對保存和研究音韵學多有幫助。綜合性叢書則各類均收,如《惜陰軒叢書》全書仿《四庫》體例,所收書四部兼有,偏重于經説、金石、醫學等,校勘精審,考訂詳盡,其中亦有關于陝西地方著述的文獻,是清代陝西叢書中之佳製。又如李元春所輯《青照堂叢書》計收書八十多種,且有續作,其中大部分爲理學著作,因李元春爲清代中晚期關學的代表人物,該書集中呈現了清代中晚期關學思想的發展趨勢,能爲明清關學的傳承與發展研究提供文獻參考。
陝西地區历史文化源遠流長,『藍田猿人』揭開了黄土高原人類歷史的序幕,周原文化把陝西帶進了文明的門檻,秦、漢、隋、唐時期,陝西成爲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的中心。在這種得天獨厚的特殊歷史條件下,造就了陝西古代著述興旺繁盛的局面,在中國歷史上乃至世界的歷史上都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著述宏富,使得衆多文士編纂和刊刻的叢書也頗爲興盛。對叢書史料典籍的挖掘和整理,可以使我們在瞭解研究陝西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情况時更具整體性、宏觀性,并爲當下一帶一路的發展提供歷史的借鑒。有鑒于此,今將這些叢書整理彙刊,出版爲《陝西叢書彙纂》,共收二十七種陝西地方叢書文獻,依内容及成書時間先後排序,相信能爲陝西地方文獻的整理與文化的弘揚提供積極的助益。囿于學識,編輯工作中或有不妥之處,希望讀者不吝賜正。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