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门四学士著作合刊(16开精装 全88册 )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苏门四学士著作合刊(16开精装 全88册 )

58690 6.9折 85000 全新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斐 编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ISBN9787540259204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85000元

上书时间2022-04-03

宏轩图书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蘇軾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文人之一,早在蘇軾在世的時候,他即是文壇盟主,慕其名服膺其人者多不勝數,遊走于其門下最著名的,當屬黄庭堅、秦觀、張耒、晁補之並稱的『蘇門四學士』。蘇門四學士之稱見于《宋史·文苑六》:『黄庭堅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遊蘇軾門,天下稱爲四學士。』四者在宋哲宗元祐年間都曾供職于秘書省,故稱學士。蘇軾最先並稱四子:『如黄庭堅魯直、晁補之無咎、秦觀太虛、張耒文潛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軾獨先知。』『蘇門四學士』並非一個文學流派,恰恰相反,他們雖都以蘇軾爲師,在散文、詩詞方面却各有特色,在對蘇軾有所繼承中,又各有與蘇軾詩文截然不同的風格。
蘇門四學士有著相似的身世和經歷,政治態度大致相同,宦海沉浮亦幾乎同起同落。他們在文學創作的道路上孜孜以求,在各個領域都有所建樹。蘇軾是極具魅力的文壇盟主,自宋熙寧中期開始,四學士就陸續與蘇軾建交。最早成爲蘇軾門下士的是晁補之,補之十七歲時從父官杭州,即著《七述》以謁蘇軾,後于熙寧六年入蘇軾門下。張耒本受教于蘇轍,熙寧八年,應蘇軾之邀作《超然台賦》,得蘇軾賞識,張耒對蘇軾終身執弟子之禮。據《冷齋夜話》載,秦觀與蘇軾早在未結識前就有神交,至元豐元年,秦觀方首次拜謁蘇軾並行弟子禮,『我獨不願萬户侯,惟願一識蘇徐州』表現出秦觀對蘇軾極深的仰慕。對于黄庭堅,蘇軾亦早因愛其文才與其有所神交,黄庭堅之岳父孫覺及舅父李常皆是蘇軾的知交,蘇軾極爲賞識黄庭堅的詩歌,黄庭堅亦始終以蘇軾爲師。蘇軾的詩文,自藴含其宏大氣象與曠達胸襟,其文采之闊達不羈、縱横馳騁、大開大闔、變化莫測、結構複雜,無跡可求,並非人人都能學到,人如其文,蘇軾亦並不强求門下之士的文學理念及風格與自己一致,故而雖同出蘇門,四學士之文學風格竟大相徑庭。
詩歌方面,黄庭堅在四學士中成就最高,其長于詩,後世甚至將其與蘇軾並稱爲『蘇黄』,在詩歌史上十分有影響的『江西詩派』,就以黄庭堅爲領袖。黄庭堅的詩在前期由于仕途順利,學習杜甫『書一代之事』,詩歌常常涉及政治與社會生活,宋哲宗紹聖元年以後,仕途的逆境加之佛、老思想的影響,黄詩則更側重追求形式。黄庭堅詩内容頗爲豐富,在技巧方面,他主張的『無一字無來處』及『點鐵成金、奪胎換骨』之説,成爲江西詩派的作詩宗旨,對南宋以及後世詩風的影響極深。黄詩在後世流傳頗廣,黄庭堅之詩集流傳版本亦多,本書收録黄庭堅著作僅詩集就有自宋元至明清九種不同版本。秦觀的詩在四學士中稍弱,其詩大多收于其《淮海集》中,《淮海集》共四十卷,其中詩十卷,後集六卷中又有詩四卷,清代王敬之刻十七卷本中詩四卷,後集兩卷中詩一卷。秦詩情感細膩、清新嫵麗、意境悠遠,被貶後多寫貶謫生活之艱難,頗爲淒厲哀怨。晁補之亦長于詞文,于詩稍弱,其詩現存六百餘首,其中寫景抒懷詩與題畫詩頗具意趣。張耒之詩則尤爲關心民生疾苦,其《勞歌》《早稻》等都是反映勞動者困苦的作品,而《再和馬圖》等詩則寄託其愛國立業的宏願,在詩歌理論上,張耒也有不同于黄庭堅的看法,他認爲詩當『滿心而發,肆口而成,不待思慮而工,不待雕琢而麗者』,足見雖出同門,四子却各有匠心。
宋人吴曾在《能改齋漫録》中説:『四客各有所長,魯直長于詩辭,秦、晁長于議論。』其實,秦觀與晁補之長于爲文,黄庭堅亦不弱。黄庭堅的散文多以詩、詞、書、畫爲議論對象,突出表明了他的文藝思想和審美觀念,其散文藝術特色鮮明,大多短小精悍、凝練曉暢,在感情的表達上豐富而雋永,舒徐而深婉。秦觀的散文則更深入人心一些,《宋史》稱秦觀『長于議論,文麗而思深』,而蘇軾也曾對秦觀之賦大加讚賞。秦觀的散文大多反映社會現實,有感而發,多用寓言及典故服務議論,其文語言優美,情寄于理,有首有尾,結構嚴謹,使秦觀在當時文壇有一席之地。晁補之于四學士中散文成就最高,蘇軾讀其《七述》,『稱其文博辯雋偉,絶人遠甚,必顯于世』。《宋史》評價其『文章温潤典縟,其凌麗奇卓,出于天成』,可見其散文之藝術特色與成就之高。晁補之《鷄肋集》收其章表、雜文、史評等近七百篇,其他如遊記、題跋、書信等又四五百篇,數量相當可觀,内容豐富,格局頗大,語言懇切,行文跌宕,佳作甚多。張耒也是蘇門散文作手中的佼佼者,他少負大志,其政論、史論文都頗具政治眼光,其文縱論古今,關心生民國計,主張以史爲鑒,充分展示了其人經世報國的襟懷,在藝術方面,張耒之文大多質樸淺顯、率直無華、淳厚耐讀,正是其文章應『寓理』主張的具體體現。
蘇軾是詞學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拓寬詞體内容,使詞之地位大大提高,他門下的四學士,亦于詞道上各有千秋。黄庭堅以詩聞于世,而其詞亦曾得到蘇軾高度讚賞,説他的詞『超軼絶塵』『馭風輢氣』,得其豪放真傳,然而亦有認爲黄詞淺俗鄙俚者,其實,黄詞本身即分俗詞與雅詞,黄庭堅早年確有一些俚語所寫作的艷詞,頗受詬病,但其遭貶後的詞作,藝術成就就不低,可以説,詞是黄庭堅在波折仕途上最倚重的抒懷文體之一,其詞飽含其人遭貶謫後既豁達樂觀又不免鬱悶落寞的複雜心緒,頗具特色。秦觀的詞在四學士中可執牛耳,『流傳雖少,要爲倚聲家一作手』。秦詞内容並不算豐富,大抵以寫男女之情及貶謫心緒爲主,但其藝術性却極高,其寫男女情詞,毫不淺薄,藴含著真摯的感情,寫不遇之憤懣則擅香草美人之寄託,不用重筆,意在含蓄,寄情深遠。秦觀詞『專主情致』,善于通過寫淒迷的景色、以宛轉曉暢的語言表情達意,辭情相稱,天然融合,是第一流的作品。在北宋詞壇上,晁補之亦有獨特地位,其《琴趣外篇》六卷,存詞一百七十餘首。詞對于晁補之也是抒發仕途坎坷的工具之一,田園歸隱與羈旅愁苦的内容多見于晁詞,在風格上,晁詞學蘇詞較多,豪放沉鬱、神姿高秀是其詞之藝術特色。四學士中,張耒詞作最少,却與其詩文之質樸面貌截然不同,顯得富艷工致,耐人尋味。
蘇門四學士雖然並稱,但可以看出,在文學成就上各有所長,風格差異也頗大,他們有繼承蘇軾的地方,也有明顯的個人風格。從後世對四者文獻的整理上可以看出,他們四人對後世的影響也是不一的。黄庭堅顯然影響最大,後世對其文獻的整理,既有刊刻其全集者,又有專攻其詩、其文者,還有單獨整理其詞、其雜著者,本書收録黄庭堅的著作文獻,就有二十六種之多,其詩文集自宋元至明清,乃至海外,都不乏刊刻鈔行者。後人關注晁補之則更重在其文,刊行亦以其《鷄肋集》爲主,本書所收録晁氏著作除四個版本的《濟北晁先生鷄肋集》外,另有《晁氏琴趣外篇》《無咎題跋》二種。對于秦觀的著作,後人以詩文詞並重,對其《淮海集》整理刊刻頗勤,自宋代時即有刻本《淮海集》刊行,而到明代時,《淮海集》的刊刻尤爲盛行,本書共收録《淮海集》宋刻本一種、明刻本五種,另録有秦觀其他著作三種。張耒之文集在後世頗受注視,本書收録其文集六種,另又收録其《明道雜志》兩個版本。另外,蘇門諸人友情甚篤,往往唱酬往來,宋人邵浩就輯有《坡門酬唱》,宋人陳亮亦輯有《蘇門六君子文粹》,另世人並稱蘇黄,故有《蘇黄尺牘》《蘇黄題跋》諸種,本書皆收録入編,以見蘇門文藝氛圍之篤好。編輯過程中,或有疏漏之處,望廣大讀者不吝指正。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