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名物考(一函十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四书名物考(一函十册)

3560 9.1折 3900 全新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禹谟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ISBN9787550623637

出版时间2016

装帧线装

定价3900元

上书时间2019-05-06

宏轩图书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描述: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里涉及的名物繁富众多,对这一领域的考究,研究儒家文化的人往往不得要领,可鉴参考的资料也极为有限。然而,自从明代一部独特的书《四书名物考》问世之后,这一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对儒家文化感兴趣的朋友,读用了此书,即便做不成圣人,也至少是一个能承受得去儒家悲喜的人,佶屈聱牙的学术波浪不会波及到内心深处。

名物,在中国文化范畴上指事物的名称、特征等。语出《周礼•天官•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在儒家经典里,名物也是指的给事物命名;辨明物理。董仲舒《春秋繁露•实性》云:“《春秋》别物之理以正其名,名物必各因其真。” 对名物的关注是儒家文化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诗经名物到四书名物,莫不如此。儒家学者对于名物的概念认知没有明显的分歧。

《四书名物考》一函十册,明代陈禹谟编撰、钱受益增补的一部儒家经典。此书流传不多,内容丰厚详实,对深入研习四书经典裨益良多,学术研究价值较高,对传播儒家经典文化有积极的意义,与诗经名物齐名。

有明一代,经学治学者秉承为学谨严,长于哲学思辨的传统,显然代表了宋代理学研究四书的较高水平,大儒治学惯以理学为主导,融会众说而成一家之言,于文义颇得其旨。整个明代的经学领域,除了王阳明继承陆九渊的心学并有较大创新外,基本上承袭了程朱理学的传统。值得注意的是,明代出现了一些以收集、编排各种资料为主的著作,颇有实用价值。同时在考证方面也出现一些专著,如陈禹谟的《四书名物考》、陈鹏霄的《四书经学考》等,皆泛引博证,对《四书》中的史实、人物、典章等进行详细的考证。既有数据又讲义理,内容充实,见解颇为独到。就义理阐释方面而言,《四书名物考》也可谓功力颇深,主要的表现乃是利用解释儒家思想的形式,批判旧的学术传统,阐发新的思想。其中有批判程朱、自出新义的,对词语训诂和名物考证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基本上克服了那种空谈义理、言之无物的弊病,陈禹谟《四书名物考》所体现出来的朴实严谨的学术之风,对于明清时期的意识形态和学术研究有一定的影响。促使清代的四书研究取得不少超迈前代的成就,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许多不能判定的悬案,特别是名物考订等方面,基本上都有了可供参考的答案和结论。

从儒家思想的发展来看,儒家经典的发展与兴衰与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兴衰是同步的,两汉时期名物训诂与思想辩驳并重,魏晋至隋唐关注音义注释,宋元明偏重义理。而清代儒学承前代之余绪,走出了一条返本赋新、考据义理交相辉映的发展道路。

本次凤凰出版社影印出版的底本是明万历刻本,包括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名物考。凡“朝章国制之矩,家国天下之故,鬼神祭祀之说,车书律历之典,兵农礼乐之规,文质损益之宜,井田学较之法,禽兽草木之属”皆有可考,“盖解经之陆海,明经之鉴蹄也”,首有钱受益、潘之淙序。版刻风格体现了万历年间典型的特点。全书蓝布函套,蓝色真丝耿绢封面,耿绢包角,手工泾县宣纸,稳重大方而又珠玑满目,手读一函,一定是有当代大儒之风。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