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 准确库存 可放心下单
¥ 46.56 3.9折 ¥ 11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王芳等著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18981694
出版时间2021-09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精装
开本27
定价118元
货号4028595
上书时间2024-11-13
第1章理论的概念基础
1.1理论的概念辨析
1.1.1理论的定义
理论是从复杂现象中抽象出来的集约化知识。在对无序的人类经验进行整理的过程中理论得以创建,并被用于解释所研究的现象①。所谓现象,指的是人对现实世界中事实的感知——事物的存在、事物所具有的属性、事物所经历的状态及事物所经历的事件②。理论来自现象,又高于现象。人类之所以需要理论,是因为现象太过复杂多变。为了认知和把握纷繁复杂的现象,人们需要对多种现象的一般性特征和内在规律进行识别、归纳和表示。当这种认知活动变得自觉、有组织时,就形成了社会化的科学研究活动,其产出包括概念、假说、定律或理论等抽象的理论性知识。经过多次检验的理论,其覆盖范围超过了最初所归纳的事件或现象,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和普适性,可以对更多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
好的理论可以帮助人们透过复杂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规律。重大的理论创新可以扩展人类的认知边界,对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具有重要意义,如哥白尼的日心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香农的信息论等。掌握了好的理论,就掌握了认知、理解、预测现象或者指导实践的知识工具。因此,对于理论贡献的追求已经成为当代学术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对于理论的概念界定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视角。
通过与现象的关系来定义理论。在这一视角下,理论被视作对现实的系统性描述与解释。理论反映了现象的本质特征或其中蕴含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意识活动与自然事物之间的关系。当人通过感官感知到特定现象之后,便借助于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对现象及其关系进行认知和理解,并形成一套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语言或文字表述,从而初步获得理论性知识。在管理学领域,乔亚和普尔(Gioia & Pure)将理论定义为对观察或经历过的现象的连贯描述或解释。从个体的理论性知识到正式理论的形成,还需要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初步形成的理论假说不断接受检验和证伪,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断得到修正和深化,直到获得被普遍认可的“真理”,最终形成理论①。巴克兰(Buckland)将理论定义为“对事物本质的描述或解释,从不太严格的意义上讲,在某些科学中理论被用于表示正式陈述的和可证伪的基本定律”②。可见,理论不是对事物的一般性描述,而是对其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的描述。在成熟学科中,理论揭示了事物的内部结构、本质属性、事物之间的关系及事物的演变规律③。
通过语言结构和表现形式来定义理论。在这一视角下,社会学、心理学及管理学等与行为研究相关的学者们对理论的表述形式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探讨。社会学家默顿(Merton)④在研究社会理论与社会分层时,将理论定义为一组逻辑上相互关联的命题,从中可以推导出经验的一致性。社会心理学家科林格(Kerlinger)⑤在分析行为研究的社会心理基础时,将理论定义为“一组相互关联的构念(概念)、定义和命题,这些构念(概念)、定义和命题通过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陈述来呈现关于现象的系统性……
本书基于哲学视角对情报学的理论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审视,从情报学的哲学基础分析到具体理论介绍,再到情报学理论的应用研究与创新发展,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对理论的一般性知识及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中的哲学思想进行梳理分析;(2)运用历史主义视角对情报学的学科结构及其哲学基础进行分析;(3)对情报学的元理论、理论流派与分支领域中的具体理论进行梳理、介绍和评价;(4)对情报学理论的应用研究与创新发展的方法、成果进行介绍和计量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