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哲文;王振复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1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5-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全新,仅因年代久远自然旧,封皮略有一些旧和破损,详见照片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罗哲文;王振复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1-01
-
版次
1
-
ISBN
9787301027707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51页
-
字数
1445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共分四编。
第一编,论述中国建筑文化的时空意识、起源观念、儒道释传统文化对中国建筑的渗透与影响,以及建筑材料与结构、技术与艺术的空间组合、美学性格、“风水”文化的濡染等内容,从总体上展示中国建筑文化的宇宙观有其文学哲学。
第二编,简略地追溯中国建筑文化的历史发展线索。
第三编,分三部分,解析中国建筑的建筑群体门类与个体构件的文化特征、意蕴及中西门类比较。
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中国城市、宫殿、坛庙、民居、陵寝、寺观、楼堂、堞桥、亭廊、阙表以及牌坊等的文化性格;
第二部分主要部分主要分析中国建筑屋顶、屋架、墙壁、门窗、瓦当、砖作、台基、铺地以及装饰等的技术构造与艺术品性;
第三部分就城市风貌、宫殿形态、宗教建筑、公共建筑、民居、陵墓建筑等方面进行中西建筑文化异同的比较。
第四编,以藏、维、蒙、回、傣、白族等十余个民族为例,简述中国少数民族建筑文化的奇风异韵。
贯穿在四编之间的,是对中国建筑文化精神的历史形态、当代意义和未来走向的探求。作为东方独特的大地文化与大地哲学的中国建筑文化,不仅仅属于过去,而且属于未来;也不仅仅属于中国,同样也属于世界。本书作为一项学术文化工程,无疑有其值得肯定的意义。
- 【作者简介】
-
罗哲文,四川宜宾人,1924年生。1940年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后任职于清华大学与中国营造学社会合办之中国建筑研究所及清华大学建筑系。1950年调至文化部文化局。历任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文化组副组长等职。现为教授级工程师,国
- 【目录】
-
总序 走向新的世纪
序言 论中国建筑文化
前言 东方独特的大地文化与大地哲学
第一编 东方宇宙
一 悠悠时空
(一)“宇宙”:圜则九重孰营度
1、古代中国人的天地宇宙观
2、神话传说与诗人想象中的“宇宙”
3、建筑——天地宇宙的美妙象征
(二)“中国”:天下之“中”谁居之
1、中轴线——中国建筑的平面布局特征
2、“中国”观的奇风异韵
(三)东西方建筑时空观比较
1、西方建筑空间观
2、中国建筑时间观
二 亘古起源
(一)崇天拜地说缘起
1、盘古崇拜与建筑文化起源观
2、崇天与建筑起源观
3、拜地与建筑起源观
4、建筑的人性祭
(二)祭祖敬宗话发蒙
1、“圣人”、“圣王”与建筑文化
2、祖宗崇拜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深刻影响
三 “灰”调文化
(一)“暖昧”空间
1、中国古代建筑的本质特征
2、材料、结构系统之美
3、环境系统之美
4、功能系统之美
5、实体与空间系统之美
(一)天人之际
1、以土木为“语汇”的人与自然的亲密“对话”
2、人在天人统一体中的位置
3、天人合一与神人相分
4、中西建筑模式的区别
四 儒学规矩
(一)土木堆垒的伦理“大厦”
1、巍巍宗庙的礼制意义
2、孔庙形象的礼制祭祀意蕴
3、都城制度尊卑有序
4、宫殿主题的伦理显现
5、陵寝文化的伦理规矩
(二)礼乐和谐
1、礼乐交响
2、对称均齐之美
五 道家境界
(一)“道”之情调
1、中国园林文化的历史轨迹
2、“返璞归真”的园林之“道”
(二)曲线缠绵之美
1、“景贵乎深,不曲不深”
2、曲线与自然美
3、意境之清,虚静之趣
六 佛国人间
(一)“中国化”的文化意蕴
1、印度塔文化的东渐
2、中国佛塔的文化意蕴
3、“中国化”了的佛寺
(二)崇拜、审美双重奏
1、“神”的灵光
2、崇拜与审美的二重性格
七 象征符号
(一)“建筑意”
1、实用性功能对精神性功能及其审美
2、“建筑意”之文化内蕴
3、象征性暗示
4、《周易》是中国建筑文化象征观念之源
5、《周易》大壮卦象的象征意义
(二)建筑文化符号
1、数的暗示
2、形的表现
3、音的谐趣
4、色的借喻
……
第二编 华夏宫室
第三编 繁华家庭
第四编 民族风采
附录
中国建筑名著要览
中国建筑文化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书目
跋 关于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思考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全新,仅因年代久远自然旧,封皮略有一些旧和破损,详见照片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