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魏莲法华佛经和最早观世音像摩崖造像题记拓片
  • 北魏莲法华佛经和最早观世音像摩崖造像题记拓片
  • 北魏莲法华佛经和最早观世音像摩崖造像题记拓片
  • 北魏莲法华佛经和最早观世音像摩崖造像题记拓片
  • 北魏莲法华佛经和最早观世音像摩崖造像题记拓片
  • 北魏莲法华佛经和最早观世音像摩崖造像题记拓片
  • 北魏莲法华佛经和最早观世音像摩崖造像题记拓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北魏莲法华佛经和最早观世音像摩崖造像题记拓片

1600 九五品

仅1件

安徽铜陵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不详

出版社不详

出版时间不详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17-05-15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北魏观世音像佛经 为青天河北魏摩崖石刻 这是一块长在山崖上的石头。山崖临水耸立,整个形状如一尊佛,雄伟而高大,人们称为石佛山。
这块石头就在石佛山的腰部,距河水面30多米高,呈长方形,长近2.5米,宽约2米。站在水边仰望石佛山,这块石头并不十分突出显眼,和整个山体天然合一。就是这块石头,在2002年9月惊动了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先生,随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福顺,郑州大学宫大中教授也被吸引过来,还吸引了佛教界人士、古文字文物专家等社会多方观注。2006年6月,这块石头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很显然,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这块石头是怎样被发现的,我们暂且不说,可这块石头带给我们的信息却是十分珍贵的。它被嵌在一个天然的石龛里,其中心线刻一尊观世音菩萨像,左右两侧刻有432个字的题记,从碑的落款可知,形成于北魏永平二年,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了。
石上记载:在大魏永平元年十一月由两位将军统领四千兵丁修建丹道,从南向北治理丹道三十二个险要之处,修到这个地方,因地势险要,工程严重受阻,会遇此难。仔细观察,发现此处有一天然大佛,佛身上有一块天然形成的石龛,可以凿造菩萨的仙灵之容。随在此造观音菩萨像一尊,刻佛经一篇,文告(启)一篇。石刻上的菩萨造像刀法流畅,线条劲挺有力,体形修长,著宝冠,天衣飘舞,姿态萧洒,足踏莲花,双手亦各持莲花,侧首注目,凝视前方,一副关注人间冷暖的神态。经文为《妙法莲花经普门品第二十四》,文告宗旨明晰。整个碑文字体略带隶书遗意,刀锋犀利,字形隽秀,为流传北魏之上品。据专家评价:“从历史和文物价值来看,青天河摩崖石刻意义重大。迄今为止在中国尚未发现北魏时期的摩崖刻经,已发现的时代最早也不过北齐(如泰山经石峪所刻金刚经),此摩崖碑刻是时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一件,堪称中国之最。
碑文所披露的由两位将军统领四千兵丁修建丹道,及诸将军官名号,为后人研究北魏的军事、政治,提供了绝好的材料。‘启’作为一种文体被刻上摩崖,也是前所未见的。碑文所列官员名单,准确无误地排列出了六品以下的品级顺序,对北魏官氏志是一个重要补充……”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先生说:“产生于1500年前的青天河北魏摩崖石刻,是非常珍贵的遗产。像这样面积大、文字多、保存完好、历史久远且图文并茂的线刻,在全国实属罕见,确实引人入胜。石刻的线条、轮廓、字体都是纯正的北魏风格。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准确、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修筑古丹道的情况,从而成为研究北魏历史的一个窗口。”1500年过去了。当年修筑的丹道,历经沧桑变故、风雨剥蚀而面目全非,但为纪念修筑丹道而镌刻在石崖上的菩萨造像及文字依然完好如初,给后人留下一个说不尽、道不明的话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