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旧书 85成新左右 里面部分划线标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 46.16 5.9折 ¥ 78 九品
仅1件
作者[英]迈克尔·佩皮亚特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35698070
出版时间2022-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78元
货号9787535698070
上书时间2024-12-30
弗朗西斯·培根是20世纪艺术史上极具争议的艺术家之一,他传奇的人生经历和非凡的艺术创造持续吸引着艺术评论家、哲学家和艺术爱好者。本书是一部关于培根的访谈、艺术批评和回忆散文合集,收录的文章从不同的切入点着手刻画培根的“肖像”,共同汇聚成一个关于这位多面艺术家的综合印象。这些文章或情感真挚,或评判犀利,从不同侧面为我们了解培根的性格、人生际遇、创作理念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迈克尔佩皮亚特
作家、艺术评论家、策展人,英国作家协会、英国皇家文学学会成员。佩皮亚特从剑桥大学毕业后,旋即活跃于英法艺术评论界。他的评论写作主要关注20世纪艺术、并因在该领域的著述成就,于2005年被剑桥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佩皮亚特于1963年与培根相识,二人的亲密友谊一直持续到培根去世。他撰写过许多关于培根的传记、评论和回忆文章,其中,传记作品《弗朗西斯·培根:解剖谜团》曾在《泰晤士报》上连载,并入选《纽约时报》1997年“年度图书”。这部传记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被认为是关于培根生平和艺术最具信服力的叙述。他还是《培根访谈录》法文版译者之一(与法国人类学家米歇尔·莱里斯合译)。佩皮亚特策划过许多艺术展览,尤其著名的是弗朗西斯·培根回顾展、阿尔贝托·贾科梅蒂回顾展、“伦敦画派”巡回展,等等。他是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2022年培根纪念主题展览“弗朗西斯·培根:人与兽”的特邀联合策展人。李思璟|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新闻专业与英语专业双学士。曾就读于比利时鲁汶大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专业,研究流行文化。译作包括《两全其美》《这就是培根》等。
采访一:与弗朗西斯·培根的对话
工作中的弗朗西斯、培根
培根与毕加素
《起舞(受难)》,1933年
对教皇的痴迷
20世纪50年代的弗朗西斯·培根
采访二:谎言传达的现实
神圣与世俗
培根先生与贝斯顿小姐
“一个人的所有脉动”:肖像画和自画像
《四幅自画像习作》,1967年
弗朗西斯·培根与莎士比亚
采访三:诱发意外,催生机会
弗朗西斯·培根在巴黎
《乔治·戴尔习作》,1971年
《坐着的人物》,1974年奇异的魅力:米歇尔·莱里斯和弗朗西斯
培根的友谊
《两个人物》,1975年
对弗朗西斯·培根晚期作品的思考
弗朗西斯·培根(1909—1992年)是上个世纪最难以捉摸、
最神秘的创作天才之一。无论他如何公开宣称他的目标是简化他自己和他的艺术,他依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培根敏锐地意识到这一潜在的矛盾,无论在说话还是作画时,都自觉地追求绝对的清晰和简洁。同时,培根也知道,每一次试图阐明自己内心冲突的疑惑(当然,这也是他创造力的主要来源),他充其量只能获得部分成功。“就是这样,”他曾不以为然地对我说,“我就是所谓‘简单的复杂’的体现。”大量关于培根生活和创作的研究中很少提及这种复杂性。在文字评论及大多数关于他作品的回顾中,他都被视为一种巨人般的存在,认为他痛苦的呐喊首次在泰特美术馆收藏的著名橙色三联画《以受难为题的三幅习作》(1944年)中得到释放,并在他老年时通过不断完善的构图达到顶峰。实际上,事实更加错综复杂也更加微妙。对培根来说,内在的冲突和事物中令人迷惑的方面是无穷无尽的。他既是最慷慨的人,也是最严厉的人,有时极为男性化,有时极为女性化。他是花花公子、酒鬼、流浪汉,又被钢铁般的自律和决心驱使。他是无神论者,却沉迷于教皇和耶稣受难的意象。他是乐观主义者,却不抱任何希望,内心充斥着他自称的“亢奋的绝望”。培根天才的核心,在于他有能力兼顾这些极端冲突,并将其转化(或升华)为可以被立即辨别的意象,这些意象中特有的张力源于他长期处于边缘的生活。本书的目的是展示培根的各个方面,并质疑人们对这位本就厌恶被分类的艺术家的既有看法。书中的文章和访谈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第一篇采访可以追溯到1963年,那年我与培根初识,他的人格、生活和艺术成为我终生迷恋的对象。年代最近的一篇文章写于2019年,探讨了培根对莎士比亚的热忱崇拜,并被收录入巴黎蓬皮杜中心“弗朗西斯·培根与文学”的展览手册。书中收录的介于1963年和2019年之间的评论,有原本为配合展览而写的文章(尤其是《神圣与世俗》和《20世纪50年代的弗朗西斯·培根》),有法国乐肖普出版社委托我撰写的文章,仅以法语出版过(如《奇异的魅力:米歇尔·莱里斯和弗朗西斯·培根的友谊》)。书中还有一篇回忆录《弗朗西斯·培根在巴黎》,以及对单件画作的短评、对培根晚期作品的思考,这些都是此前从未出版过的内容。
其他文章则倾向于关注培根生活或艺术的某一方面。在《工
作中的弗朗西斯·培根》中,我试图以我多年来熟悉的他那非凡的伦敦画室为背景(其中一些信息是从他的巴黎画室收集到的,那里也很快就像“堆肥”一样,充满了照片、书籍和画材),对这位艺术家的灵感来源和艺术技巧进行全面表述。同样,《“一个人的所有脉动”》着重探索培根的肖像画和自画像,评价这些作品的心理学深度以及通过肆意而娴熟的变形来捕捉外表的不可思议的能力。由于毕加索为培根的职业生涯带来主导性的影响,我也选录了一篇展览评论,这场于2005年在巴黎毕加索博物馆举办的展览,让毕加索与培根相互“较量”。
纪念弗朗西斯·培根逝世三十周年特别引进
著名艺术评论家迈克尔·佩皮亚特代表性文集
深度描摹弗朗西斯·培根的个性、生活与创作理念
迈克尔·佩皮亚特著作首次引进,言之有物地“解剖”关于培根的种种“谜团”。
艺术批评家、策展人迈克尔·佩皮亚特是培根的好友兼传记作者,本书收录的文章是他一生思索培根艺术的精华之作。培根的性格、人生态度、生平际遇、创作灵感、艺术理念、情感纠葛等问题在本书中均有精彩论述。
时间跨度近三十年的访谈、艺术批评、展览评论、回忆散文、作品分析,全方位勾勒培根的“肖像”。
收录文章类型多样,细节丰富,并在首版基础上做了全新修订:新增四篇长文和五篇作品短评,收录的三篇访谈均为完整版,最新文章《弗朗西斯·培根与莎士比亚》系首次收录。
艺术写作兼具文学性,评论文章评判犀利,回忆文章真挚动人,访谈还原对话现场感。
吉尔·德勒兹特别关注的艺术家、米歇尔·莱里斯终生迷恋的对象、伦敦与巴黎的“波希米亚”浪子、拍卖界热情追捧的明星、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和贝纳尔多·贝托鲁奇都曾在电影里运用他的作品……培根的魅力有多大,他作品中的视觉冲击力给人的骇人印象就有多深。迈克尔·佩皮亚特平易近人的写作,也是一次拉近读者与培根的距离的实验。
本书是迈克尔·佩皮亚特关于弗朗西斯·培根的访谈、评论文章合集,是一部十分精彩的艺术散文和艺术批评文集,收录的回忆性散文和艺术批评文章或情感真挚,或评判犀利,从不同侧面为我们了解培根的性格、人生际遇、创作理念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有助于我们更充分地认识培根的艺术与整个20世纪欧洲艺术的文化氛围。尤其有价值的是本书收录的三篇访谈,作者根据原始录音重新校订,增补了之前发表过的访谈中遗漏的文段,透露了培根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