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许渊冲:永远的西南联大9787559457547
正版旧书 85成新左右 里面部分划线标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
18.51
3.3折
¥
56
九品
仅1件
作者许渊冲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9457547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6元
货号9787559457547
上书时间2024-12-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商品简介
重磅推荐:
国家危难时刻,中国读书人的血性与风骨,尽显于此
科学家杨振宁在香港《今日东方》创刊号上说:“我那时在西南联大本科所学到的东西及后来两年硕士所学到的东西,比起同时美国的大学,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是说,抗日战争时期由清华、北大、南开在昆明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已经可以算是世界一流大学了。
联大8年,培养了2位诺贝尔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元勋,一百多位两院院士,100多位名师……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用这来形容那个时期的西南联大人才辈出的场景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本书精选毕业于西南联大的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关于西南联大的回忆性散文集,内容涵盖许先生对西南联大里老师、同学、生活的回忆,展现西南联大里的态度风骨与校园生活。
联大人的成就是如何取得的?中兴业的人杰是如何培养出来的?一粒沙中见世界。本书就想沙里淘金,从平凡的现实中找出不平凡的成就来。
作者简介
许渊冲,1921年出生于江西,100岁高龄的翻译家。
许渊冲毕业于西南联大,1941年入美国志愿空军任英文翻译,1948年留学巴黎大学,1950年底归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
曾获国际翻译界奖项之一“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获奖者
【媒体评论】
杨振宁:他几乎每天一个灵感。
钱钟书:灵活自如,令人惊奇。
陈鲁豫:许先生身上有联大群体的血液,视自由为天经地义。
目录
第一卷 远行
源头活水
大学前夕
路
第二卷 联大
追忆逝水年华
再忆逝水年华
南茜萝芝
往事如烟忆图书馆
第三卷 往事
大学情缘
一代人的爱情
大学毕业之后
第四卷 师友
名师风采
逝水余波
西南联大的师生
闻一多先生讲唐诗
冯友兰教授谈哲学
怀念萧乾先生
钱锺书先生和我
我所知道的柳无忌教授
梅校长一家和我
杨振宁和我
程抱一和我
后记
昆明寻梦
尾声
内容摘要
中国第一个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杨振宁在香港《今日东方》创刊号上说:“我那时在西南联大本科所学到的东西及后来两年硕士所学到的东西,比起同时美国优选的大学,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是说,抗日战争时期由清华、北大、南开在昆明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已经可以算是世界一流大学了。联大8年,培养了2位诺贝尔奖得主,5位国家优选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元勋,172位两院院士,100多位名师巨匠……联大人参与研究了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中国第一台亿次银河计算机……“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用这来形容那个时期的西南联大人才辈出的场景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本书精选毕业于西南联大的重量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关于西南联大的回忆性散文集,内容涵盖许先生对西南联大里老师、同学、生活的回忆,全方位展现西南联大里的态度风骨与校园生活。联大人的成就是如何取得的?中兴业的人杰是如何培养出来的?一粒沙中见世界。本书就想沙里淘金,从平凡的现实中找出不平凡的成就来。
主编推荐
百岁翻译家许渊冲回忆性散文集
百岁翻译家、北京大学教授、西南联大学子许渊冲的不朽联大。许渊冲先生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师承钱钟书、陈寅恪等先生,与杨振宁是同窗好友,也曾在抗战时期参军报国,本书是许渊冲先生对联大生活的深切记忆。
联大人是什么样的
联大人,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什么要读西南联大
因为西南联大,是一种精神;
因为西南联大告诉我们,年轻人该有怎样的面貌;
因为西南联大,尽显民族危难时刻,中国读书人的血性与风骨;
因为西南联大,是一个时代文化史的真实写照,亦是一代联大人的不屈风骨。
因为西南联大,有陈寅恪、闻一多、钱钟书……这些文化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在炮火中,护三尺讲台,守山河如故;
因为西南联大,有杨振宁、朱光亚、许渊冲……这一代联大人以青春之热血,继往圣绝学,读书救国。
国家危难时刻,中国读书人的血性与风骨,尽显于此
联大生活,许渊冲师承陈寅恪、钱钟书、梅贻琦、冯友兰等大师,与杨振宁 、朱光亚、廖山涛、王希季 、吴有训 等同学相识相交。本书就包含许渊冲先生对西南联大老师和同学的回忆。师生间的趣闻轶事,生活琐事,也是关于联大的不朽回忆。
青年循蹈乎此,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
【内容简介】
精彩内容
中国第一个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杨振宁在香港《今日东方》创刊号上说:“我那时在西南联大本科所学到的东西及后来两年硕士所学到的东西,比起同时美国最好的大学,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就是说,抗日战争时期由清华、北大、南开在昆明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己经可以算是世界一流大学了。
我在《联大与哈佛》一文中引用《纽约时报》网站2007年6月10日的报道说:“为了听课来哈佛太傻了,想和地球上最聪明的人在一起,你就来哈佛。”我补充说:联大可以说是超过哈佛,因为它不仅拥有当时地球上最聪明的头脑,还有全世界讲课最好的教授。
如联大闻一多讲《诗经》,比哈佛大学吉特勒基讲《莎士比亚》更有创见;而联大卞之琳讲《莎士比亚》,也比吉特勒基更有新意。至于《诗经》,哈佛根本无人能讲,更无人能译成英文。还是联大柳无忌去美后,为美国培养了许多汉学家,包括哈佛的海涛乐(Hightower)和欧文(Owen),但比起联大人来,相差甚远。即使以《诗经》第一篇《关雎》而论,联大人译为Cooing and Wooing(叫春和求爱),英文水平之高,不在哈佛人之下;用词巧妙,则远在英美翻译家之上。如果要把《诗经》和同时代的荷马史诗相比,则朱自清认为《诗经》用“比兴”的方法来歌颂和平生活,比起荷马用“比而不兴”的方法来歌颂战争暴力和英雄主义,也不可同日而语。而沈从文在平凡中见伟大的《边城》,比荷马在暴力中见英雄的阿基力士,可说是各有千秋。
联大为什么可以和哈佛一样,造就这么些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呢?哈佛的格言是“来为求知,去为服务”。联大常委梅贻琦校长的名言却是:“大学贵在大师而不在大楼。”联大校歌更说明:“中兴业须人杰。”由此可见哈佛要培养的是能服务挣钱的知识分子,联大要造就的却是能振兴中华的国家精英,而培养精英则需要大师。
联大的大师首先有清华四大院长:那就是提出四种境界的文学院院长冯友兰(自然境界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人民,功利境界如《孟子见梁惠王》中“言利”的惠王,道德境界如“言仁义”的孟子,天地境界如“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孔子);发挥“边际效用”经济原则,到了上课分秒不差地步的法学院院长陈岱孙(只有一次下课时没响铃,原因是铃响晚了);做X射线试验帮助康普顿教授获得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理学院院长吴有训(他讲课生动有趣,用不倒翁来说明力学问题);中国第一个科学博士,对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做出贡献的工学院院长顾毓琇(他还是世界少有的文理大师,1976年当选世界桂冠诗人)。这四位院长起了带头作用,于是联大大师就风起云涌了。
中国文学系的诗人兼研究《诗经》《楚辞》的大师闻一多,散文大师朱自清,小说大师沈从文,前面己经讲到。外国语言文学系的名师则有二十岁在美国出版英文诗集,得到美国桂冠诗人弗洛斯特(Robert Frost)赞赏,并与英国诺贝尔奖诗人爱利尔德(T.s. Eliot)交流的叶公超,他以问为答的名士作风得到的毁誉不一。
全世界第一个研究中西比较文学的大师吴宓,他最爱中国小说《红楼梦》和英国雪莱的诗,认为雪莱说的爱情如灯光,不会因为照两个人而减少光辉,可以应用于宝玉对黛玉和宝钗的爱情,他并身体力行,也得到不同的毁誉。但他认为文学高于生活,因为文学是浓缩的生活,哲学是汽化的生活,诗是液化的生活,小说是生活的固体化,戏剧是生活的爆炸化。
而使文学通俗化,散文政治化的则有陈福田,他喜欢的《傲慢与偏见》说明他的功利主义思想,《愤怒的葡萄》则说明了他的人民大众观点,他主编的《大一英文》宣扬了美国自由民主的观念。不过美国“自由”中国化,成了做好事的自由,美国“民主”中国化,成了智者和能者的统治。而对中西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是钱锺书,他讲的课能化科学为艺术,使散文有诗意,是年轻一代的学术大师。
文学院历史系的大师首先是陈寅恪,他提出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代表了联大一代大师的品格。当蒋介石要求“中央研究院”选教育部长为院士时,陈寅恪不同意,说研究院选院士不是为蒋先生选秘书,表现了他的独立精神。他是第一个通读德文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国学者,却反对机械照搬马克思主义,可见他的自由思想。他研究历史,提出以诗证史的方法,他在诗中说:“玉颜自古关兴废。”说明帝王的宠幸往往关系到朝代的兴衰,因此研究杨贵妃的问题是唐代盛衰的关键。他写了一本《柳如是传》,也是从“玉颜”的侧面来分析明清之交的文化精神的。
研究西方历史的皮名举教授讲到两千年前罗马大将安东尼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史实,说:假如埃及女王克柳芭的鼻子长了一寸,古罗马的历史就要改写。可见“玉颜兴废”之说,不但是在中国,而且在西方也有例证。不过与罗马大将同时的汉武帝虽然也爱“倾国倾城”的李夫人,却为了江山而牺牲了美人,他写了一首《落叶哀蝉曲》,也只是“以诗证史”了。诗词可为历史作证,历史又可为哲学作证,哲学是历史的总结。如《三国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