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镜中流年(精)/海豚文存978751101401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镜中流年(精)/海豚文存9787511014016

正版旧书 85成新左右 里面部分划线标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11.57 3.6折 31.8 九品

仅1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卢小雅

出版社海豚

ISBN9787511014016

出版时间2013-10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31.8元

货号9787511014016

上书时间2024-12-19

亲亲一家de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镜中流年(精)》通过卢小雅的笔端,也许会让你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
作者大学时代痴迷先锋文学,无论是写诗还是小说,都力求与众不同。大学生没有什么很特别的人生内容可以表达,所以只好在形式上玩花样,什么“意识流”“零度写作”之类,不管是作者还是作者周围的一些朋友,大多如此。当时作者读了很多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作品,也包括国内的一些先锋小说和朦胧诗,受它们影响比较大。所以作者对中国古典文学比较感兴趣,其一些诗歌和小说,不少都是用后现代主义的形式,嫁接古典文学的意境。在作者读博之后,课程少了,自由时间多了,就开始写散文,因之作者性格也不古板,即使写文化知识普及类的文章,行文也力求生动有趣,不受学术研究的约束。
作者的一些文章受诗歌影响,篇幅短小,语言华美但文意跳跃,类似于散文诗……还有一部分是类似于白描手法,简写人事,不事雕琢朴素的文字容易久远,或许这些文章几年后再看很幼稚或有些矫情,但人的成长就是一个过程,生命正因有了起伏才更加精彩。

作者简介
卢小雅,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合作校注《闲情偶寄》,合编《同义词小辞典》、《当代文学社团作品选》,合著《中国新诗》,译有《思维技巧》,也从事文学创作。

目录
自序:温柔地活在本城
第一卷  最有生活的阅读
  头脑中的旅行
  夜读荒诞
  和王安忆一起读小说
  厦门的书店
  年轻的老人
  索性做了和尚
  中国诗歌的脸
  写作的减法和生活的减法
  中国历史人物的“忍”术
  清官与道德崇拜
  王小波论国学之我见
第二卷  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表演者李敖
  我看古龙
  闲话唐怕虎
  关于《肉蒲团》的作者李渔
  拒绝再玩:怀念张国荣
  枉抛心力作诗人
  怀念章培恒先生
  风一样的女子
  我和父亲之间
  对于一个流氓的回忆
  回忆几位老师
  闽西的巫婆
  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第三卷  原来你也在这里
  好死与赖活
  灵魂的冬天
  我看见夏天的男孩在毁灭
  相爱如春花凋谢
  把相爱者通通打昏
  恨过才知道
  金门游记
  女孩子的花
  镜中流年
  日记里的青春
  原来你也在这里
  茌博客中慢慢变老
后记

内容摘要
 《镜中流年(精)》是作者卢小雅读书时期的随笔集,《镜中流年(精)》分为三卷,共36篇文章。
第一卷:最有生活的阅读,共11篇文章。分别是:头脑中的旅行、夜读荒诞、和王安忆一起读小说、
厦门书店、年轻的老人、索性做了和尚、中国诗歌的脸、写作的减法和生活的减法、中国历史人物的“忍”术、清官与道德崇拜、王小波论国学之我见。
第二卷: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共13篇文章。分别是:表演者李敖、我看古龙、闲话唐伯虎、关于《肉蒲团》的作者李渔、拒绝再玩:《怀念张国荣》、枉抛心力作诗人、怀念章培恒先生、风一样的女子、我和父亲之间、对于一个流氓的回忆、回忆几位老师、
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第三卷:原来你也在这里,共12篇文章。分别是:好死与赖活、灵魂的冬天、我看见夏天的男孩在毁
灭、相爱如春花凋谢、把相爱者通通打昏、恨过才知道、金门游记、女孩子的花、镜中流年、日记里的青春、原来你也在这里、在博客中慢慢变老。

精彩内容
 很久以前第一次在《天涯》上读到韩少功译的佩索阿的《惶然录》,顿时被其中惝恍迷离的思绪所吸引。这些灰暗跳跃的思想碎片,犹如一个个细浪撩拨着久已麻木的内心。这是矫情的天敌,矛盾与肤浅的多面体,戴着面具的旅行者。
他偏居一隅却无所不在,他自甘平凡却神秘诡异,他惶惑不安又无比坚定。他孤独地活着死去,如今却开启万千灵魂的出口,使我们在这个灵感枯竭的社会中寻觅微光。
曾用意译的手法和朋友合编过一本古代的游记,刚接到稿子时,发觉是不小的挑战,但同时也很兴奋。毕竟
用现代的文笔去表达前人的意境,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而这些前人留下的瑰丽篇章,也常常让我在头脑中经历多彩多姿的旅行。前几天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不经意两年间已出到了第四版。虽然拿的稿费不多,还是有些开心。选的第一
篇文章就是《兰亭集序》,译文完成后,我想给译作取个新的标题,一下子就闪过佩索阿的话:“写下就是永恒。”没错,写下就是永恒。王羲之在文中的喟叹,跟这句话的主旨何其相似!时间一去不返,每个人在时空中都是匆匆的旅行者,若想留下一两丝痕迹在历史的风声中,只有以笔记录。
这大概也是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的写作心声吧。
在中国的古文中有一个词我很喜欢,就是“逆旅”,读着这个词,总给人在时空中穿梭往来的感觉,虽然其本意并非如此。所谓逆旅,是指私营客栈。这是自春秋战国以来就有的名称,重法的商鞅就曾经为加强中央君主专制集权而提出“废逆旅令”,认为逆旅是“奸邪”、不法之徒滋长的场所,所以应当取缔。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私营客栈才慢慢发展起来。但是我在这里想讨论的是另一种含义上的旅行。李白在那篇著名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中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天地是空间,光阴为时间,夹在其中的,是生活在此时此世的人类。我们今日汲汲以求不择手段的东西,在时空的次序中又算什么呢?我们只是天地间一个孤独的旅行者而已。古文中还有一
个词“人生如寄”,那么我们在此世的行走,也只是犹如
寄放在造物者掌心的风筝红线,手一松就放,风一停就落。今天飘到这里,明天飘到那里,但心灵的故乡在哪儿呢?
由此我又想到人们喜欢旅行的原因。为什么人们会喜欢旅行?这是因为人们热爱自由,不满足平凡的此在的生活。
纵使锦衣玉食,仍然渴望流浪。齐豫的《橄榄树》传唱三十
年而不衰,跟其中体现的流浪意识大概有不小的联系吧。在当代社会,由于物质文明的发展,城市的切割,人口的混居,使流浪成为一件困难的事,于是人们取而代之旅行。人们希望遇到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人,可以幻想着过另一种生
活,寻找所谓“梦中的橄榄树”。他们的目的性是如
此明显,以至于早早规划好自己要去什么地方,能得到什么精神享受。但是到了具体的访地,他们却往往发现,一切都没有改变,幻想还是幻想,生活还是生活,只留下一堆导游聒噪的讲解和到此一游的照片。很多人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花了这么多钱和精力去规划旅行,得到的却是最糟糕的收获。他们不明白的是,旅行虽然可以带来快乐,但带来快乐的并非旅行本身,而是旅行给人的触动。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来到一个地方,忽然间摆脱了物的滞绊,获得了心灵的自由,开始明白怎样更好地生活。而对于另一些人,他们无奈地发现,其实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是一样的,烦躁和苦恼
并不能有所缓解,只会使孤独者更加孤独,忧伤者更加忧伤。
关于旅行,佩索阿还说过:“旅行者本身就是旅行。我们看到的,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而是我们自己。”他这样论述一种头脑里的旅行:“这种长旅指向我还不知道的国家,或者指向纯属虚构和不可能存在的国家。”真正的旅行只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对人类灵魂的探索程度决定他可以在旅途中走多远。佩索阿以简单的话语阐述了深刻的哲学,一个蜗居斗室但心怀天下的人,是另一种形式的旅行者。
对于一
个发现了太多事情真相的人来说,现实的旅行变得无足轻重。旅行者并不是在旅行,而是在旅心。
P3-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