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无止之境 中国平安成长之路9787521717426
  • 【正版】无止之境 中国平安成长之路978752171742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无止之境 中国平安成长之路9787521717426

正版旧书 85成新左右 里面部分划线标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20.79 2.7折 78 九品

仅1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秦朔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17426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9787521717426

上书时间2024-12-19

亲亲一家de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及其团队新作
观察中国平安集团32年发展历程的传记作品
辉煌再现中国平安从蛇口到全球的创变之路
平安,正在迈向一个打破金融边界、引领商业创新的新时代。
作为长期关注新商业文明和企业创新的研究者与媒体人,秦朔及其团队对中国平安集团的发展进行了十多年的观察与记录,本书正是观察的成果总结。书中全面记录了中国平安集团32年综合金融发展历程,及其近年来深化“金融 科技”“金融 生态”,构建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智慧城市等生态圈的历程。
中国平安集团成立于1988年,在2018年、2019年的《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连续跻身30强,备受世界的关注。它的名称冠以“中国”字样,但又不是央企,而是从地方性的股份制企业发展起来的混合所有制的现代公司,是大陆规模* 
 大的非国有企业;它的主要领导人从企业创立至今,一直都是马明哲先生。这样一家规模巨大,同时依然保持旺盛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活力的企业,堪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创新发展的标杆案例。
变,是平安不变的宗旨。如今的平安正努力成为一家科技巨头企业。通过持续的高投入,平安已在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等方面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并转化为前端应用型产品,给整个产业带来积极改变。勇立科技潮头的平安,正努力实现“科技赋能金融,科技赋能生态,生态赋能金融”的正向循环。



作者简介
秦朔,知名媒体人、人文财经观察家,《南风窗》《第 一财经日报》原总编辑,新媒体品牌“秦朔朋友圈”发起人。 陈天翔,第 一财经财经部主任,资深记者,从业15年,长期关注金融保险领域。

目录
推荐序一创新不止平安长青/吴定富

推荐序二生命力源于不断的自我革新/杜嘉祺

推荐序三最好的正在来临/施南德

推荐序四使命驱动,持续创新—我所熟知的中国平安/胡祖六

章从蛇口出发

平安为什么?004

出发之地010

马明哲其人014

动念新保险公司022

“谁叫他姓马,马就喜欢跑”026

第二章改革者当自强

“挑了一块最难啃的骨头”032

先生产,后生活033

PeterMa的由来036

理想主义的气息038

从蛇口到全国041

改到深处是治理043

平安的性质049

确立综合集团战略054

第三章干中学,学中干

寿险起步060

当选董事长,引进外资股东063

寿险起步,组建海外军团070

孔子、牛顿和爱因斯坦076

“花钱请人革自己的命”078

收缩战线,坚持股东价值优选化086

用KPI说话089

137岁的汇丰与14岁的平安091

外资、外体与外脑095

第四章愈挫愈奋

寿险利差损乌云101

出事了105

“中国平安、平安中国”110

次拥有银行113

H股上市:让世界知道平安116

中国首个“金融工厂”119

制度建立在流程上,流程建立在系统上123

第五章艰难的2008年

1600亿元再融资风波132

“天价薪酬”的是是非非136

投资富通138

峭壁边缘141

站在岸上的人永远学不会游泳147

第六章综合金融棋局

万佛朝“综”154

矢志不移158

绝对控股与抓大放小162

平台与执行165

综合金融的基因168

第七章不一样的银行

000001.SZ178

文化有冲突,目标很一致183

新银行的诞生188

打造“最佳商业银行”193

智能化零售银行195

平安式“去杠杆”198

增加科技感203

第八章向网而生

1988年的IT梦210

近乎疯狂的PA18212

一切向“网”看齐216

一场不得不打的仗219

地球人vs火星人224

第九章科技化武装

超越,就是梦想233

科技赋能235

“AI+代理人”239

产险创新,从0到1到无穷242

为什么平安可以脱胎换骨?246

第十章新基因

对标BAT252

凭啥干好互联网?254

走过的弯路257

为什么要做“生态”?260

基础科技与应用科技264

ChangeorDie267

第十一章生态圈里的“独角兽”(上)

金融生态圈之陆金所:互联网理财品牌274

金融生态圈之平安普惠:“草根”助力成为优选普惠金融机构278

科技生态圈之金融壹账通:科技让金融更简单283

第十二章生态圈里的“独角兽”(下)

医疗健康生态圈之平安医保科技:为“两保三医”全方位赋能293

医疗健康生态圈之平安好医生:搭建医疗科技超级大平台299

汽车生态圈之汽车之家:以ABC赋能行业304

第十三章智慧的集大成者

智慧城市无限大314

“快乐平安”是把钥匙317

与巨头过招319

和互联网巨头不一样323

“啃下”深圳,“插进”浙江324

智慧司法帮助“断案”326

智慧财政帮助政府管“钱”330

智慧医疗帮助“看病”332

明明能活下来,非要再死一次336

深圳“样本”的力量338

第十四章管控的艺术

高水准的治理346

防火墙:找到火,建好墙352

让风控成为核心竞争力355

月度经营会,避免“灯下黑”357

第十五章人是根本

简单纯粹364

包容与创新368

制度与平台373

危机动力学379

激励与竞争383

把智慧企业的能力输出385

联席CEO机制387

第十六章无边有恒

30年河东,30年河西394

“三村”工程396

集团总动员398

和祖国共振402

当企业家融入国家404

中国“PATH”的新使命410

内容摘要
平安,正在迈向一个打破金融边界、引领商业创新的新时代。

作为长期关注新商业文明和企业创新的研究者与媒体人,秦朔及其团队对中国平安集团的发展进行了十多年的观察与记录,本书正是观察的成果总结。书中全面记录了中国平安集团32年综合金融发展历程,及其近年来深化“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构建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智慧城市等生态圈的历程。

中国平安集团成立于1988年,在2018年、2019年的《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连续跻身30强,备受世界的关注。它的名称冠以“中国”字样,但又不是央企,而是从地方性的股份制企业发展起来的混合所有制的现代公司,是大陆规模*大的非国有企业;它的主要领导人从企业创立至今,一直都是马明哲先生。这样一家规模巨大,同时依然保持旺盛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活力的企业,堪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创新发展的标杆案例。

变,是平安不变的宗旨。如今的平安正努力成为一家科技巨头企业。通过持续的高投入,平安已在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等方面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并转化为前端应用型产品,给整个产业带来积极改变。勇立科技潮头的平安,正努力实现“科技赋能金融,科技赋能生态,生态赋能金融”的正向循环。

主编推荐
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及其团队新作
首部观察中国平安集团32年发展历程的传记作品
辉煌再现中国平安从蛇口到优选的创变之路 
亨利•保尔森 吴定富 杜嘉祺 施南德 胡祖六 倾情推荐
回顾32年成长之路,平安每十年一次蝶变,源自中国的持续创新,很终可能引领世界:
第 一个十年,搭建体制机制平台,探索现代保险道路;
第二个十年,专注保险经营发展,探索综合金融模式;
第三个十年,强化综合金融实践,探索“金融+科技”;
从2018年开始的第四个十年,开启“金融+生态”新格局。
追求很好,矢志创新,超越自我,永 不止步,这就是平安。
美国第74任财政部长、高盛集团前董事长兼CEO  亨利•保尔森、前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汇丰控股集团主席杜嘉祺、麦肯锡优选总裁施南德、知名经济学家胡祖六 倾情推荐
商业无边,宛如无止之境。但心中有恒,如日之升,如月之恒。从中国平安身上,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企业成长的故事,也是一个时代奋进的故事,更是一个国家崛起的故事。

精彩内容
创新不止平安长青前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四十年来,我国保险业主动置身国家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在行业全体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深刻变革和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保险业已经成为服务和保障民生的重要手段,支持投资、扩大消费和保障出口的重要因素,优化金融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力量,以及促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重要方式。我有幸见证、亲身参与了这一波澜壮阔的历程,深感欣慰和骄傲。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平安作为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在诸多领域勇于创新,为行业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探索出了大量行之有效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堪称行业改革排头兵。秦朔先生等创作的新书《无止之境》首次系统、完整地记录了中国平安自成立至今30多年的发展历程,再现了众多重要的历史时刻。很多故事读来备感亲切,历历在目,非常精彩。
我与中国平安结缘于20多年前,我当时任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平安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勇于挑战,敢为人先”,这一点至今未变。平安用30年的时间,从偏居一隅的地方性产险公司,成长为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科技型综合金融集团,这从不同角度,可以给出多种解读。我曾多次带队到平安调研,我以为平安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其科学高效的公司治理、国际化的专业团队和充满活力的创新文化。近年来,我很高兴地看到平安与时俱进,开创性地推动“金融+科技”“金融+生态”的发展模式。中国平安堪称中国保险业改革创新的一面旗帜。我相信只要创新不止,平安一定能够基业长青。
中国平安的发展是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生动写照。平安经验值得认真研究和借鉴。未来,希望能够出现更多的“中国平安”,为中国保险业、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生命力源于不断的自我革新汇丰控股集团主席杜嘉祺(MarkTucker)作为平安的老朋友,我与其创始人Peter(马明哲先生)既是业务伙伴,也是莫逆之交。在亚洲工作30多年,我见证了中国现代保险业从萌芽到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以及平安从默默无闻的小产险公司到全球优秀金融集团的历程。秦朔博士等创作的著作,为我们观察平安提供了一个全景且独特的视角。感谢秦博士邀请作序,我很愿意谈点自己的看法。
企业持续增长的生命力,来源于一次次的自我否定、自我革新、自我提升。
1986年,我加入保诚;1988年,平安成立。20世纪90年代,我们才逐渐关注这家年轻的、迅速成长的保险公司。2010年,我转战友邦,平安已跻身中国三大综合金融集团之一、世界500强。除了保险,平安在银行、投资领域亦蓬勃发展。2017年,我来到汇丰,平安已是全球最大保险集团、前五大金融集团,其科技业务方兴未艾。如今平安在金融科技、医疗科技领域跑在国际前列。
三个十年,三次大跨越,三次战略升级,不断改变人们对平安原有的印象,让平安拥有更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这种速度和量级的蜕变,必定经历了大大小小、伤筋动骨的磨难和变革,其中的甘苦旁人不容易体会到。
这需要远见和魄力。变革要成功,首先要能提前看到大趋势、大机遇,并在大环境改变之前颠覆自己。我曾和Peter聊过,是什么促使平安不断挑战新的边界。Peter回答,是“危机感”,平安从诞生之日起,就时刻处在求生存、求发展的强烈的危机感中。
这令我印象深刻。中文的“危机”是“危险”和“机遇”的结合。一家公司,不满足现状,保持警觉,主动变革,于危险中捕捉机遇,会不断激发强大的生命力。世界上成功的企业概莫如是,包括保诚、友邦、汇丰等。
自我革新是一种蜕变,艰辛且痛苦,不仅需要远见,还需要准确快速的学习能力和优秀的执行能力。
在中国金融业,平安第一家引进现代精算体系,学习了保诚;第一家引进寿险营销体制,学习了友邦;第一家建成综合金融集中后援平台并成为全亚洲最大,学习了汇丰……更重要的是,平安的学习不是简单的模仿,每次学习都有所超越,超越自己,超越行业。平安依靠集中后援平台和科技,将全球车险理赔速度,从平均十余天,提速到万元以下的案例三天赔付,再缩至一天赔付,现在是1小时内完成,令人称奇。这背后必有坚强、坚毅的执行力和推动力。我曾是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从足球的角度看,听说有人将平安团队比成“德国战车”,称其为“平安战车”,很有趣,这应该是平安不断壮大却能保持强大执行力的关键。
如今的平安已不是学习者、引进者。十余年来,科技产业渗透金融业已是事实,而Peter及其团队以对科技的前瞻思想和深刻洞察,带领这家金融公司反向进军科技界,科技赋能金融、生态赋能金融,成果有目共睹,走出了与国际大型金融集团不同的道路。平安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金融科技、医疗科技、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努力和收获,让人相信,这家公司的持续蜕变之路不会停息,生命力无远弗届。
Peter有句话我也非常认同,“想得到,做得到,做到最好”。平安的确是这么做的。
最好的正在来临麦肯锡全球总裁 施南德(KevinSneader)自1978年邓小平先生宣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经了非凡的转变,年均经济增速几近10%。这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有超过8.5亿人脱离贫困,中产阶层数量居全球首位。
深圳是中国改革的典范。1978年,深圳是个落后的渔村,人口仅5万左右。1980年,深圳成为中国首个经济特区。现在,这座城市已成为拥有1300万常住人口的大型金融和科技中心。昔日的池塘、灰蒙蒙的建筑和为数不多的公路,现已被熠熠生辉的高楼和飞驰的高铁取代。如果将深圳视为一个国家,其国内生产总值(4020亿美元)将在全球排第29位。
平安的故事同样令人瞩目。1988年,平安作为中国首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在深圳蛇口成立。平安和其创始人Peter很好地体现了深圳的创业文化和拼搏精神。从创立之初,Peter便希望平安不只是一家保险公司,而是发展为多元化的金融集团。他完全做到了:今天,平安已然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保险集团,在保险业务保持领先的同时,平安逐步进入银行、消费金融、不动产、证券、信托和资产管理等领域,成为中国三大综合金融集团之一。
当然,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平安度过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也经历了迅猛发展的新兴市场所通常必须面对的曲折坎坷。Peter致力于建立一家伟大且基业长青的企业,而我亲眼见证了他这种专注是如何帮助平安度过危机并持续向前发展的。
Peter领导力的特征之一,是能够带领平安持续自我颠覆,与时俱进变革组织和运作模式。他具备极强的危机感知能力和机遇识别能力,面对重大抉择和改变时毫不犹豫,即便周围人都没能意识到变革的需要。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这样做的理由将显而易见。这种战略前瞻性和自我调适能力是平安成功的关键。
新兴金融科技和快速变化的消费行为是金融机构将要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平安已在这场竞赛中遥遥领先,成为赔付管理、风险评估、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领域公认的领导者。事实上,许多麦肯锡的客户都参观过平安,学习平安的科技应用能力。这也是Peter本人的特点:他清楚地了解掌握科技不是为了炫技,而是将技术应用到业务中,服务好公司和客户,无论是通过手机客户端处理轻微事故的赔付,抑或提升疾病预测能力,都是如此。
我一直钦佩Peter的领导力、视野、活力和富有前瞻性的见解。他的这些特征,在几次会面中令我印象深刻。第一次是在一个会上,当时Peter是发言嘉宾。就在与会者落座、准备一如往常地听取嘉宾以趣事和建议开场时,Peter开口第一句就表示“在座恐怕很少人能认识到变革的必要性”,真是直率而犀利。随后他敦促大家抛开畏怯心理,着眼长远和大局,并且以身示范,用一腔热情和毫不妥协的精神折服了众人。当然,他说得都是对的,这是他的优势。
第二次见到Peter,是在平安金融中心董事会议室举行的一次小型高管会议上。我们刚落座,他就掷地有声地说道:“你们都要改变,否则一切将迅速走向完结你们的公司就完蛋了。”他用这句话宣布会议的开始。可以肯定地说,到会议结束时,所有人对于改变的必要性,以及Peter认为需要发生的变化都已深信不疑。
这本书中,通过作者的观察,我们得以再次了解Peter的商业见解和管理哲学。对此,我表示感激。过去32年,平安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绩,我和麦肯锡也有幸参与了这一历程。对于未来,我相信——最好的正在来临。
使命驱动,持续创新——我所熟知的中国平安知名经济学家,春华资本集团主席胡祖六在我的专业生涯中,曾有幸与许多世界级的优秀企业长期深入地合作,其中不乏大家耳熟能详的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但多年来与中国平安集团的合作一直是让我感触最深,无比殊荣的经验。
自高盛投资平安起,我就一直非常密切地关注跟踪平安的成长,并参与了汇丰银行战略入股、香港H股上市发行、收购深圳市商业银行、收购深圳发展银行等,见证并参与了平安发展历程中的一系列重要里程碑事件。 平安的成长之路,就像任何一个伟大企业的故事一样,并非平平坦坦、一帆风顺,而是历经过许多迷茫彷徨、崎岖坎坷、曲折艰险。但是,平安从无到有、由小变大、自弱而强,一步一个脚印,始终抱有信念、坚毅前行,终于取得了今天令人惊叹称羡的市场地位与股东价值。
今天,在全球排名前十位的大保险金融集团中,平安资产名列第一,收入和市值名列第二。值得一提的是,平安是这个名单上最年轻的企业,其余多数都是国际上久负盛名的百年老店。
许多国内外金融专家、政府监管官员和投资机构常问我,平安为什么能够后来居上?它究竟厉害在哪里?它的商业模式或者运营管理有什么特别的奥秘?我相信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从秦朔先生的力作中找到丰富的线索和具启发性的答案。
而在十年前我曾提供过于简单化、公式化的回答: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合一即是平安的成功秘诀。现在,还请读者恕我继续延用俗套,来解读平安的非凡成长故事。
先说天时(timing)。平安创立于1988年,中国启动改革开放第一个十年的一个特殊时点。 当时,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决心把中国从一个极端落后贫困的国家变成一个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在平安挂牌成立后的岁月里,国家的整体氛围、环境非常有利于创业创新。在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的指引下,平安这样一个本有发展冲动基因的年轻企业先行先试,能够不断冲破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诸多陈旧制度、政策与观念的藩篱,从而享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 不难设想,如果是处于一个闭关锁国、政治动乱的年代,平安和其他千千万万的中国民营企业一样,可能根本就没有机会破土而出,或者早在成长为参天大树之前就夭折了。生逢中国改革开放盛世,受惠于国内生产总值高速增长的宏观红利,以及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与中产消费阶层浪潮的强大推引,是平安核心保险与相关金融业务成长期撞上的天时鸿运。任何商学院研究企业史的专家们都不能忽视“时机”这一因素。
再说地利(geography)。在众人惊叹巴菲特这样一位投资天才所取得的超人业绩时,巴菲特说他其实要感谢上帝,让他生长在美国这样一个金融业发达的国家。倘若他生长在经济落后的地方,不管他天资如何超群绝伦,也就成不了现在的巴菲特了。其实,巴菲特不是在故作谦逊。他只是提醒人们关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制度与文化环境因素对于企业和企业家命运的重要性。如果平安是一家在经济发展没那么快、经营环境没那么好的国家经营的公司,那么平安也成不了现在的平安。幸运的是,平安成立于改革开放方兴未艾时期的中国,而且恰恰诞生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块试验田——深圳蛇口。“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只争朝夕,苦干务实的蛇口精神激励熏陶了朝气蓬勃的年轻企业平安,在其身上打下了不甘现状、勇于进取的文化烙印。直到今天,深圳的市场经济制度建设与整体营商环境在国内仍然首屈一指。可以说,平安从出生伊始,在其整个成长期充分享受了国家与所在城市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那么,人的作用呢?毫无疑问,在既定的时机与地理条件下,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就外部而言,深圳地方政府历来对于平安非常支持和宽容。仅举一例。在协助平安酝酿策划收购深圳城市商业银行与深圳发展银行项目时,我当时认为地方政府的态度是成败关键。但出乎意料的是,与深圳政府的沟通竟是整个交易过程中最顺利的环节。 深圳主管领导在这个项目上所展现的开明见识与决策效率让我刮目相看。平安在起步维艰的创业期及后续发展的关键时点上,有幸得到了一些有长远眼光、叱咤风云、敢于担当的改革型领导者,如袁庚等的支持。平安也非常善于并有效地利用了外部的人才和专业资源,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麦肯锡、高盛、摩根士丹利与汇丰等的技术援助和专业支持。 但是,最具决定性的是平安逐步建立的内部文化机制和人才队伍。 平安对高管团队绩效考核、薪酬激励和任免机制是中国金融产业最市场化和与国际最佳惯例最接轨的。因此,平安能够持续不断地从国内外吸引一流的管理人才,从高盛、麦肯锡、友邦、花旗银行等机构吸引了一批人才。 之前,平安往往需要重金聘请友邦集团的现任或退休高管来平安任职,而现在平安已经开始向外输出人才,比如前联席CEO李源祥先生,反被友邦集团聘为新任CEO。建立了一支优秀的专业管理团队,是平安取得今天行业与市场领军地位的重要原因。
平安领导团队的灵魂人物自然是马明哲先生。作为企业创办人,马先生的个人气质、能力秉性与价值观对于平安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他有高远的战略见识、狂热的工作激情、开阔的全球视野、求贤若渴的胸怀,尤其是他有孩童般的好奇心,善于不断学习新知识。我每次访问平安,最愉快的就是与他讨论宏观大势、市场动态、行业趋势以及最前沿科技如大数据、AI(人工智能)、区块链、基因编辑、精准医疗、神经科学等对于保险、银行、证劵、理财、资产与风险管理的影响,未来金融行业格局在颠覆性技术和全球竞争压力下如何变化,市场上将冒出哪些新的挑战和机会等话题。
一晃,从创办公司之日起,马明哲先生执掌平安已经32个春秋,而平安已经成长为全球金融业的一个巨人。但在马先生的眼中,平安还只是一个稚嫩的初创公司,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未来尚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潜力。因此,我认为,马明哲不会真正退休。我相信,明天,就像今天和昨天一样,他将继续以创业者的身份,带领着平安人不忘初心、使命驱动、持续创新、奋勇前行、永不停息。
2020年4月于硅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