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说说唱唱978750638935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说说唱唱9787506389358

正版旧书 85成新左右 里面部分划线标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15.99 3.2折 49.8 九品

仅1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汪曾祺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89358

出版时间2016-08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9787506389358

上书时间2024-12-01

亲亲一家de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说说唱唱》为汪曾祺的戏剧文史评论精选集。 《说说唱唱》凝聚汪曾祺在做北京市京剧团编剧时,二十多年来与戏曲打交道的见闻与思考,每一篇的篇幅虽然短小,但是每一篇都透着理性、睿智和从容。
《说说唱唱》内容涵盖“样板戏”的谈往、名人轶事、戏曲与文学的关系、习剧札记等等,这些谈戏文章同他的游记、民俗类散文一样,无不潇洒有致,颇有看头。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从杨振声、闻一多、朱自清诸先生学习,是沈从文先生的入室弟子。曾任中学国文教员、历史博物馆职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北京市文联、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工作,编过《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等刊物。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62年底调至北京京剧团(院)任编剧。曾任北京剧协理事、中国作协理事、中国作协顾问等。
曾在海内外出版过小说集、散文集三十余部;《汪曾祺全集》于1998年出版。代表作品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目录
我是怎样和戏曲结缘的
听遛鸟人谈戏
我的“解放”
《去年属马》题记
艺术和人品
且说过于执
动人不在高声
名优逸事
关于于会泳
退役老兵不“退役”
裘盛戎二三事
难得最是得从容
名优之死
马·谭·张·裘·赵
谭富英佚事
建文帝的下落
杨慎在保山
探皇陵
《一捧雪》前言
太监念京白
打渔杀家
苏三监狱
再谈苏三
苏三、宋士杰和穆桂英
关于《沙家浜》
读剧小札
京剧杞言
笔下处处有人
川 剧
戏台天地
《西方人看中国戏剧》读后
关于“样板戏”
“样板戏”谈往
中国戏曲和小说的血缘关系
戏曲和小说杂谈
京剧格律的解放
从戏剧文学的角度看京剧的危机
用韵文想
浅处见才
应该争取有思想的年轻一代
读民歌札记
童歌小议
细节的真实
词曲的方言与官话
徐文长的婚事
徐文长论书画
语文短简
学话常谈
谈幽默
偶笑集
早茶笔记(三则
无意义诗
有意思的错字
“揉面”
两栖杂述
小说笔谈
谈风格
美在众人反映中
谈读杂书
读廉价书
书到用时
雁不栖树
读诗抬杠
诗与数字

呼雷豹

内容摘要
 《说说唱唱》收录了汪曾祺的随笔作品,其中包括《艺术和人品》《且说过于执》《动人不在高声》《名优之死》《建文帝的下落》《太监念京白》《戏台天地》等。

精彩内容
 我是怎样和戏曲结缘的有一位老朋友,三十多年不见,知道我在京剧院工作,很诧异,说:“你本来是写小说的,而且是有点‘洋’的,怎么会写起京剧来呢?”我来不及和他详细解释,只是说:“这并不矛盾。”我的家乡是个小县城,没有什么娱乐。除了过节
,到亲戚家参加婚丧庆吊,便是看戏。小时候,只要
听见哪里锣鼓响,总要钻进去看一会儿。
我看过戏的地方很多,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的,是两处。
一处是螺蛳坝。坝下有一片空场子。刨出一些深坑,植上粗大的杉篙,铺了木板,上面盖一个席顶,这便是戏台。坝前有几家人家,织芦席的,开茶炉的……门外都有相当宽绰的瓦棚。这些瓦棚里的地面用木板垫高了,摆上长凳,这便是“座”——不就座的就都站在空地上仰着头看。有一年请来一个比较整齐的戏班子。戏台上点了好几盏雪亮的汽灯,灯光下只见那些簇新的行头,五颜六色,金光闪闪,煞是好看。除了《赵颜借寿》《八百八年》等开锣吉祥戏,正戏都唱了些什么,我已经模糊了。印象较真切的,是一出《小放牛》,一出《白水滩》。我喜欢《小放牛》的村姑的一身装束,唱词我也大部分能听懂。像“我用手一指,东指西指,南指北指,杨柳树上挂着一
个大招牌……”“杨柳树上挂着一个大招牌”,到现在我还认为写得很美。这是一幅画,提供了一个春风淡荡的恬静的意境。我常想,我自己的唱词要是能写得像这样,我就满足了。《白水滩》这出戏,我觉得别具一种诗意,有一种凄凉的美。十一郎的扮相很美。我写的《大淖记事》里的十一子,和十一郎是有着
某种潜在的联系的。可以说,如果我小时候没有看过《白水滩》,就写不出后来的十一子。这个戏班里唱青面虎的花脸很能摔。他能接连摔好多个“踝子”。
每摔一个,台下叫好。他就跳起来摘一个“红封”揣进怀里——台上横拉了一根铁丝,铁丝上挂了好些包着红纸的“封子”,内装铜钱或银角子。凡演员得一
个“好”,就可以跳起来摘一封。另外还有一出,是《九更天》。演《九更天》那天,开戏前即将钉板竖在台口,还要由一个演员把一只活鸡拽在钉板上,以示铁钉的锋利。那是很恐怖的。但我对这出戏兴趣不大,一个老头儿,光着上身,抱了一只钉板在台上滚来滚去,实在说不上美感。但是台下可“炸了窝”了!
另一处是泰山庙。泰山庙供着东岳大帝。这东岳大帝不是别人,是《封神榜》里的黄霓。东岳大帝坐北朝南,大殿前有一片很大的砖坪,迎面是一个戏台。戏台很高,台下可以走人。每逢东岳大帝的生日——我记不清是几月了,泰山庙都要唱戏。约的班子大都是里下河的草台班子,没有名角,行头也很旧。旦角的水袖上常染着洋红水的点子——这是演《杀子报》时的“彩”溅上去的。这些戏班,没有什么准纲准词,常常由演员在台上随意瞎扯。许多戏里都无缘无故出来一个老头,一个老太太,念几句数板,而且总是那几句:人老了,人老了,人老先从哪块老?
人老先从头上老:白头发多,黑头发少。
人老了,人老了,人老先从哪块老?
人老先从牙齿老:吃不动的多,吃得动的少。
他们的京白、韵白都带有很重的里下河口音,而且很多戏里都要跑鸡毛报:两个差人,背了公文卷宗,在台上没完没了地乱跑一气。里下河的草台班子受徽戏影响很大,他们常唱《扫松下书》。这是一出冷戏,一到张广才出来,台下观众就都到一边喝豆腐脑去了。他们又受了海派戏的影响,什么戏都可以来一
段“五音联弹”——“催战马,来到沙场,尊声壮士把名扬……”他们每一“期”都要唱几场《杀子报》。唱《杀子报》的那天,看戏是要加钱的,因为戏里的闻(文?)太师要勾金脸。有人是专为看那张金脸才去的。演闻太师的花脸很高大,嗓音也响。他姓颜,观众就叫他颜大花脸。我有一天看见他在后台栏杆后面,勾着脸——那天他勾的是包公,向台下水锅的方向,大声喊叫:“××!打洗脸水!”从他的洪亮的嗓音里,我感觉到草台班子演员的辛酸和满腹不平之气。我一生也忘记不了。P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