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没有疆界:学术系列9787300145334
正版旧书 85成新左右 里面部分划线标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
17.94
3.7折
¥
48
九品
仅1件
作者威尔伯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45334
出版时间2012-03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9787300145334
上书时间2024-11-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肯·威尔伯编著的《没有疆界》探讨的是我们如何把自己当下的体验用一道道的疆界分割成不同的部分,从而使我们自己远离了自身、他人以及整个世界。我们人为地把自己的觉知(awareness)分解成了许多相互对立的范畴,例如,主体与客体、生与死、心灵与身体、内在与外在、理性与本能等等。我们将它们各自孤立起来,使得经验之阃互相否定,生命与生命之间相互冲突。这样一种暴力所导致的后果,可以用多种词语来描述,简而言之就是“没有幸福感”。生活变成了苦难,充满了冲突与争斗。其实,我们经验中的所有这些斗争、焦虑、痛苦以及失望等,都是由于我们自己在经验中错误地设立各种各样的疆界所造成的。这本书探讨了我们是如何制造这些疆界的,以及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这些疆界。
作者简介
肯·威尔伯(1949-)目前被公认为是“后人本心理学”的最重要的思想家、理论家和发言人,其影响已经跨越了心理学领域,波及哲学和神学领域。
由于肯·威尔伯在意识领域的研究极富基础性和开创性,他甚至获得了“意识领域的爱因斯坦”的美誉。作为心理学家,有评论认为他在整合西方心理学和东方智慧方面已经超过了荣格。 肯·威尔伯23岁时发表《意识层次图》,此后著述不断,迄今已有20余部著作。他的作品被翻译到20个国家,名列美国同类作家之首,被称为美国“最畅销的学术类著作作家”。其主要著作有:《没有疆界》,《阿特曼计划》,《来自伊甸园》,《眼对眼》,《恩宠和勇气》,《性,生态和灵性》,《科学与宗教》,《一味》,《整合心理学》。
许金声,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最早研究人本心理学、马斯洛心理学、健康人格理论的学者、较早倡导心理咨询,并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人之一。中国“全人心理学”的倡导者,“通心”理论与方法的提出者。云南省心理卫生中心等全国数十家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单位特聘心理治疗顾问、督导。爸妈在线(中国最大的心理咨询师平台)学术委员会主任、全人心理学院院长。
目录
译者序
序言
第一章 导言:我是谁?
第二章 只认可一半
第三章 没有疆界的版图
第四章 没有疆界的觉知
第五章 没有疆界的时刻
第六章 疆界的增长
第七章 角色层次:探索的第一步
第八章 人首马身层次
第九章 超越中的自我
第十章 意识的终极境界
主题词中英文对照
人名中英文对照
内容摘要
肯·威尔伯编著的《没有疆界》作者被誉为美国“最畅销的学术类著作作家”,是后人本心理学最重要的思想家。本书是作者的早期著作,也是他的成名作。这是一本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广泛的入门书,内容包括东西方现有的各种心理学和心理治疗流派。
在《没有疆界》中,作者对人类意识进行了一次全新的。浅显易懂的描绘,并介绍、解释了与之相对应的各种疗法。在每一章中,作者都给出了具体的实例,以帮助人们理解每种疗法的本质和实用性。
精彩内容
当有人问“你是谁?”时,你会给出一仑理智的、诚实的、多少有些具体的答案。你当时实际上是在做什么呢?当你在做这件事时,你的头脑里正在进行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从某种意义上说,你正在对你所知道的你的“自我”进行描述。你的描述包括了你认为与你的身份密切相关的极其重要的事实:好的或者坏的,有价值的或者无用的,科学的或者诗意的,哲学的或者宗教的,等等。例如,你也许会想:“我是个与众不同的人,具有一定的潜力;我的心地善良,但有时也冷酷无情;我充满爱心,但有时也心怀敌意;我身为父亲,是一
个律师;我喜欢钓鱼、打篮球……”这类感觉和想法还可以不停地列举下去。
然而,就在这个确立身份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更加基础的心理过程。当你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时,非常简单的事情发生了。当你在进行描述或者解释,甚至仅在你的心里感受你的“自我”时——无论你是否意识到——你实际上是在内心里为你的全部经验划出一条心理界线:在这条界线里面的一切,你会感觉是你自己,或者叫做你的“自我”,而在界线外面的一切你则觉得是“非我”(not-self)。换句话说,你的自我认同(self-identity)完全取决于你在何处划下那条界线。
你是一个人而不是一把椅子,你之所以知道这一点,是因为你已经有意无意地在“人”和“椅子”之间划了一条界线,并且让自己认同了前者。你也许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而不是一个矮子,于是你心里在“高”和“矮”之间划了一道界线,这样让自己与“高”认同。你在“这个”或“那个”之间划分界线,并且确认自己认同“这个”,不认同“那个”,你就这样感觉到了“我是这个,而不是那个”。
因此,当你说“我自己”时,你就在“什么是我”和“什么不是我”之间划了一道界线。当你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时,你仅仅描述了什么在界线里面。当你不能确定在哪里划下这条界线时,所谓的“自我认同危机”就出现了。简而言之,“我是谁?”意味着“我在哪里划下界线”。
不容置疑,所有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来源于你如何划定自我与非我的疆界。一旦你划定了这条自我与非我的疆界,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可能会变得很复杂,可以是科学的、神学的、经济学的,但是也可能很简单,无须说明。无论如何,任何答案都必须依据你对疆界的划分。
关于这条分界线,最有趣的事情莫过于它可以并且确实在经常变化,游移不定。也就是说,它能够被重新确定。在一定意义上,人可以重新描述他的灵魂(soul),从中发现他以前从未认为有可能达到,甚至从未期望过的新领域。正如我们先前看到的,最激进的界线的重新绘制或者改变发生在“终极认同”的体验中。在这里,人们把自我认同的范围扩大到了整个宇宙。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人们挣脱了一切疆界。
因为当个体认为自己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时,就没有了内外之分,在这种情况下,疆界当然就不存在了。
本书会反复考察这种没有疆界的觉知,即“终极认同”。但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先考察一下一般人在自己的灵魂中划分疆界的一些更熟悉的方式。疆界的划分虽然因人而异,但是也可以归纳出几个容易识别的类型。
人们所能够划出的最常见的分界线,就是自己身体的那层皮肤。这种自我与非我的分界线,可以说是被普遍接受的。在皮肤和皮肤之内的就是“我”,在皮肤之外的就是“非我”。皮肤之外的东西可以是“我的”,但并不是“我”。例如,我可以辨认“我的”汽车,“我的”工作,“我的”住房,“我的”家庭,但是,它们都在我的皮肤之外,它们与我皮肤之内的所有东西是不一样的,它们不是直接的“我”。因此皮肤是最基本的我与非我的疆界。P4-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