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百年战争简史(精)9787220102745
  • 【正版】百年战争简史(精)9787220102745
  • 【正版】百年战争简史(精)978722010274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百年战争简史(精)9787220102745

正版旧书 85成新左右 里面部分划线标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23.96 3.5折 68 九品

仅1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德斯蒙德·苏厄德|译者:文俊

出版社四川人民

ISBN9787220102745

出版时间2017-08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9787220102745

上书时间2024-11-26

亲亲一家de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前言
 

第1章瓦还是金雀花? 1328—1340 

 

第2章克雷西1340—1350

 

第3章埃和黑太子1350—1360 

 

第4章“智者”查理1360—1380 

 

第5章理查二世:失落的和平1380—1399 

 

第6章勃艮第和阿马尼亚克:英格兰的机遇 1399—141 

 

第7章亨利五世和阿金库尔 1413—1422 

 

第8章贝德福德公爵兼法国摄政约翰 1422—1429 

 

第9章“奥尔良女巫” 1429—1435 

 

第10章“令人悲伤的消息” 1435—1450 

 

第11章结局:“一场凄凉的战役” 1450—1453 

 

第12章尾声 

 

附录 关于货币的说明 

 

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你知道吗?我以战斗为生,和平会把我摧毁。

 

——约翰·霍克伍德爵士

 

这是为普通读者而写的一本关于百年战争的简短介绍。其他研究成果要么是从法语翻译而来的,要么就把阿金库尔战役一笔带过,要么就太过学术。不过,虽然这本书不是为专业学者写的,书中无疑也充分借鉴了学界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已大大转变了人们对百年战争的传统看法。“百年战争”这一概念在19世纪末才逐渐流行起来。事实上,这个概念包括一系列战争,所覆盖的时段超过100年。普遍认为,百年战争始于1337年法国国王腓力六世“没收”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的吉耶纳公爵领,爱德华随即宣布对法国王位拥有继承权;止于1453年英军丧失波尔多。在这段时间内的大部分时期,英国相对法国都拥有巨大的军事优势,这得益于英国长弓的强大战力。

 

百年战争中的一些战役已成为英国民间传说的一部分,例如英国人在克雷西、普瓦提埃和阿金库尔的光荣胜利。但在战争末期,法国火炮击溃了曾经不可一世的英国长弓手,这些战役却不太为英国人所知。征战双方都有一些在历史上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英国方面有爱德华三世、“黑太子”以及比前二者更为可敬的亨利五世;法国方面有奢华却无能、终死在伦敦监牢里的约翰二世,病恹恹、一瘸一拐却又充满智慧,差一点就击败了英国人的查理五世,还有谜一般的查理七世(贞德的王太子),他终把英国人赶出了法国。英国登场人物还包括约翰·钱多斯爵士、冈特的约翰、贝德福德公爵、老塔尔博特以及约翰·法斯托夫爵士—莎士比亚笔下法尔斯塔夫的原型。法国登场人物包括杜·盖克兰骑士统帅、“奥尔良的私生子”和从多姆雷米来的女巫(圣女)贞德。

 

在百年战争的这一个世纪中,西方国家持续不断地互相劫掠。一位杰出的现代历史学家写道,当时的英国人认为战争是“一次投机活动,有巨大的利润可图,所有加入爱德华三世和亨利五世雇佣兵团的人都是这一买卖的一分子……”他还说,到了1450年,“在战争中获利多的是拥有广大领地的大家族”,“而那些出身贫微、没有继承任何遗产的贫穷冒险者中,只有几十个人赚了大钱”。事实上,英国各个阶级一代又一代人前往法国赚钱,就像后来的英国人去印度或非洲赚钱一样。当然,除贪婪外,英国人还有其他动机。弗鲁瓦萨尔《编年史》或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五世》的读者会发现,骑士精神、封建忠诚和原始爱国主义是英国人参战的重要动机。本书对物质动机的强调看起来或许有些过分了,这部分是由于物质动机在通俗的百年战争读物中强调得不够,部分是由于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向我们充分展示了“赢自法国的战利品”的数量与实质,以及英格兰是如何使用这些战利品的。

 

法国的男人们—以及女人们—看待百年战争的角度则完全不同。编年史家弗鲁瓦萨尔描绘了百年战争期间奢华的宫廷生活,另一位编年史家“巴黎市民”却记述了狼群游荡在巴黎城内、啃食尸体的场景。《贝里公爵富有的时光》一书所塑造的世界既美好又血腥。不同于百年战争对英国人的意义,它对法国人来说更像是一长串战争故事:这是一段可怕的经历,所有社会群体都牵涉其中。

 

重读我近20年前写的这本书,我非常清楚地意识到,英格兰曾不公正地对待了法兰西。我们在赞叹了不起的英国弓箭手们依靠强大的武器一次次取得胜利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法国人入侵了英国,他们也将同样对待英国人。但是,英国入侵法国的历史已经深深融入法国人民的共同记忆当中,此后不断影响着两国之间的关系。



 
 
 
 

商品简介

《百年战争简史》主要是讲在超过100年的时间里,英国以它的国王有权继承法国王位为借口多次入侵法国领土。此时的法国是一个庞大但难以控制的王国,英国则又小又贫穷。然而在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主宰着战争的进程,攻城略地,屡战屡胜——其中包括在克雷西、普瓦提埃和阿金库尔的伟大胜利。然而战争的天平却在贞德出现后的短短20多年中迅速向法国倾斜,*终以法国收回除加莱以外的所有大陆领土结束。 
这场战争的主角们都是欧洲历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爱德华三世、黑太子、亨利五世、约翰二世、查理五世、贞德与查理七世。他们用自己的贪婪或美德、勇敢或智计共同谱写了一篇铁与血的史诗。政治、军事与农业变革在这个时期层出不穷,英国与法国的民族主义也在此时兴起。
作者用简洁凝练的语言为读者梳理了英法百年战争中复杂而牵涉广泛的历史事件,他追寻着战争过程中*终使法国获得胜利的那些变化,并将中世纪欧洲史诗中的阴谋与趣味生动地再现出来,为读者绘制了一幅令人神往的中世纪战争画卷。



作者简介
德斯蒙德·苏厄德,出生于法国巴黎,是英国知名的畅销历史作家。他毕业于剑桥大学,专攻中世纪英法历史,主要作品有《百年战争简史》《僧侣战争》等。他的作品在欧美畅销几十年。

目录
地图
世系表
致谢
前言
第1章  瓦还是金雀花? 1328—1340
第2章  克雷西1340—1350
第3章  埃和黑太子1350—1360
第4章  “智者”查理1360—1380
第5章  理查二世:失落的和平1380—1399
第6章  勃艮第和阿马尼亚克:英格兰的机遇 1399—141
第7章  亨利五世和阿金库尔 1413—1422
第8章  贝德福德公爵兼法摄政约翰 1422—1429
第9章  “奥尔良女巫” 1429—1435
第10章  “令人悲伤的消息” 1435—1450
第11章  结局:“一场凄凉的战役” 1450—1453
第12章  尾声
附录  关于货币的说明
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出版后记

内容摘要
……

主编推荐

【内容简介】

精彩内容
 公元1328年2月1日,“美男子”腓力的第三个儿子和卡佩王朝最后一任君主——法国国王查理四世已经奄奄一息。他没有留下子嗣,但他的王后已经有孕在身。临终前,查理留下遗言:“如果王后诞下男婴,他将继承王位;但若是女婴,王位将属于瓦卢瓦的腓力。”腓力是瓦卢瓦、安茹和曼恩伯爵,时年35岁,是个身材高挑、相貌英俊的贵族,因在战场和骑士比武中的英勇表现闻名于世。腓力是法国国王“圣路易”的曾孙,查理四世的堂兄。其父瓦卢瓦的查理不仅拥有皇室血统,还因其第二任妻子而成为名义上的拉丁
帝皇帝。腓力的生来自统治着那不勒斯的卡佩王室。
因此,腓力继承了丰厚的财富和庞大的领地。他冷酷而精于算计,与民间传说中的那些外表华美却无能的“游侠骑士”颇有不同。
在1328年4月1日愚人节那,查理四世的王后诞下一名女婴。腓力立即召集了一批精心挑选的贵族前往
巴黎开会,会议很快宣布腓力为法国国王腓力六世。
他们当时并不知道,这一决定将为法国带来多少破坏和厄运。
两年后,在海峡的另一边,一个更具戏剧性的事件发生了。1330年10月,一次大会议(GreatCouncil)在英国诺丁汉召开。诺丁汉城堡是王太后伊莎贝拉及其情夫——英国的真正统治者马奇伯爵罗杰·莫蒂默的住所。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时年18岁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与一群年轻贵族从密道潜入城堡,砍倒侍卫之后,闯入怀有身孕的伊莎贝拉王太后的卧室,抓住了莫蒂默。尽管努力避免被看到,爱德华仍自用战斧劈开了卧室门。伊莎贝拉向他哀求:“爱的儿子,爱的儿子,可怜可怜莫蒂默吧!”爱德华还是在伦敦泰伯恩刑场将罗杰当众绞死并分尸,最终取得了对王的控制权。
爱德华有理由憎恨莫蒂默和伊莎贝拉。这位似乎一直憎恶丈夫爱德华二世——班诺克本之战的败将、极其无能的统治者和有名的同性恋。
1326年,伊莎贝拉和莫蒂默迫使爱德华二世退位,扶植其子为傀儡君主,一年后又残忍地杀害了被废黜的爱德华,用一根烧红的铁棍捅进了他的肛门。莫蒂默恐怕是英国历史上最卑劣的统治者,他施行恐怖统治,不仅杀害了爱德华二世,还引诱其弟肯特伯爵叛乱,以合法的名义杀害了他。其最卑劣的行径莫过于让伊莎贝拉王太后怀上了孩子。然而,爱德华三世饶恕了伊莎贝拉,允许她退居诺福克的赖辛城堡,过上舒适的晚年生活。他每年都要去那里探望王太后一次。
伊莎贝拉是法国国王王腓力六世的堂妹,是英国王室与法国王室之间的纽带。她同时还是已故的查理四世的妹妹,许多人都认为她或她儿子应当继承法国王位,而不是瓦卢瓦伯爵。那个时代没有“籍”这一
说:直到14世纪末,盎格鲁-诺曼法语仍是英国统治阶级的口头和书面用语,是爱德华三世及其儿子们甚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