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笔记玉镯(精)9787532649648
正版旧书 85成新左右 里面部分划线标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
31.74
3.9折
¥
81
九品
仅1件
作者朱长元
出版社上海辞书
ISBN9787532649648
出版时间2017-06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81元
货号9787532649648
上书时间2024-11-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三十六年间,朱长元先生收藏千百玉镯,也将无数故事、感悟、经验、学问收藏于心。他将收藏经历、玉镯相关文化、玉镯鉴赏知识、收藏投资学问,写成随笔,娓娓道来。既有难忘故事、真情实感,也有干货数据、文献材料,并配有精美照片。品读由朱长元所著的《笔记玉镯(精)》一书,感悟玉镯圆满温润的美好品质,回味玉镯传承中的情怀和因缘,欣赏中国玉文化的悠远深长。
作者简介
朱长元,艺术品藏家,传媒经济研究员,佛教文化学者,上海梵典古籍文献研究中心秘书长。做过《解放日报》记者、编辑等采编工作。担任过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广告中心主任、发行中心主任。屡获文化产业经营、研究各类奖项和荣誉称号。业余收藏艺术品,藏龄达三十六年,现有藏品数千件。
目录
序 长远温如玉 吴澍
自序
初识玉镯
逐渐积累
收为其藏
异样眼光
玉出文化
虔诚戴镯
人玉关系
玉镯传情
无镯成婚
今非昔比
玉镯取材
白非羊脂
稀缺彩料
翡翠是非
款式漫谈
似镯非镯
知识无价
镯要选择
眼界要高
烦恼难免
传之后人
精彩内容
虔诚戴镯(节选)根据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考证,中国的玉器诞生
于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其中,玉镯最早出现在公元前四五千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时期。
早期的玉器都是象征神圣的物件,即使玉镯,也
不只是作为一种佩饰那么简单。
清朝光绪十七年(1891年),画家李澄渊曾通过文字和彩绘记载古人琢玉过程,并有彩绘图册《玉作图说》传世。《玉作图说》虽然并不能完全验证距作者几千年的古人真正的琢玉方式,但多少可以反映出,包括上古时期的玉器,都是琢玉工匠用极其虔诚的态度,历经千辛万苦,才有可能创造出一件神圣的作品。按照当时条件和制玉方式,从选料、开料、雕琢、打磨,直至做出一只玉镯,有可能耗费一个工匠几年甚至更多的时间。
我在收藏玉镯、盘玩玉镯时,经常会将古人在玉镯的制作、佩戴、传承过程中的文化品味再三。
也许现在雕琢一只玉镯,只需几天时间。因为现代人的生活充满了快速、便捷,所以,我们往往会将玉镯仅仅视作一种带有奢侈品符号的配饰。但是,这只能限于目前的新玉镯,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中国八千年的玉文化,我们就会用另外一种眼光和心态对待我们手腕上所佩戴的玉镯。
……人们认为,玉镯集合天地之灵气,不仅承载着人的心灵和思想的寄托,而且也给女性带来自尊和魅力。小小的玉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譬如,女性为何习惯于将玉镯佩戴于左手?这也
有讲究。
…………数千年之后的今天,玉镯仍然为我们所喜爱,其中支撑这种千年不衰现象的是中国的玉文化。如果我们在佩戴玉镯的同时,又能理解和传承其中的文化,我们就能收获更多。这种收获,才是我们现在拥有和佩戴玉镯的真正意义。
当我们了解了玉镯在历史上的来龙去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怀有一种虔诚之心来佩戴玉镯。我想,这种虔诚正体现了“人戴玉镯是心与心的沟通”。
这种沟通,也许可以理解为我们同玉的交流、同古人的对话,这种真诚的交流和对话恰恰是当代人非常缺乏又十分渴求的。玉德与人品,玉文化的基础就在于此。玉之德,会促进人的素养和境界的不断提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品玉私语】中国的玉文化,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并非仅为温润玉质,更多的是精神寄托。
国人崇玉。先祖敬畏其为神器,随之玉器走下神坛,以其德明志。玉虽然只是石头,数千年来,国人之所以对其膜拜,关键在于其成器之后,与德匹配。
今天,我们如果仍然好玉,先要重拾玉文化精髓,而不能作为财富标记。
中国人爱玉数千年,一个观念不会变:新玉玩的是料,古玉藏的是魂。新玉讲究玉质材料、造型纹饰、雕工艺术;古玉追求神器历史、王器背景、礼器文化。无论从哪个角度考量,藏家对古玉的推崇,不仅是它曾象征统治者的地位和权力,更承载着厚重历史和文化,是往昔的物证。(P61-7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