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语文杂记(精)9787108030603
正版旧书 85成新左右 里面部分划线标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
17.02
6.1折
¥
28
九品
仅1件
作者吕叔湘
出版社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30603
出版时间2008-1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28元
货号9787108030603
上书时间2024-11-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吕叔湘先生(1904—1998)是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翻译家。在为数不多的关于语言学通俗易懂的普及读物中,吕叔湘先生的《语文杂记》是一直为人称道的:针对许多常见的问题,以随笔形式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虽历经数十年,这些文字读来仍饶有兴味。表现了高屋建瓴的大家风范。大家写小书,对作者而言是厚积薄发;对一般读者来说,可能更具有实际效用。
目录
语文杂记
序
后序
一 将无同
二 莫须有
三 一不作,二不休
四 结果
五 主腰
六 五指子
七 恶发
八 外后日
九 “所由”本义
一○ 生前、身后
一一 花溅泪、鸟惊心
一二 “很”和“狠”
一三 读《三国志》
一四 读《北梦琐言》
一五 读《癸已有稿》
一六 酒泉子的句法和韵式
一七 典故的形成
一八 背景知识一
一九 绿帽子的来源和产地
二○ 文学和语言的关系
二一 文学作品体裁
二二 散文用韵
二三 儿化
二四 博喻
二五 说“达”
二六 说应用文
二七 我对于“修辞”的看法
二八 学文杂感
二九 语句次序(一)
三○ 语句次序(二)
三一 语句次序(三)
三二 一首诗的两种语序
三三 临时单音词
三四 双音节优势的一种表现
三五 节律压倒结构
三六 整齐和参差
三七 同义反复
三八 重复得好
三九 重复“一个”、“这个”、“那个”
四○ 掉个过儿还是一样
四一 辽代的南京”辽代的北京
四二 汽车医院和水果医院
四三 说“互相”
四四 说“该”
四五 “谁是张老三?”和“张老三是谁?”
四六 “吾”是“我”,“我”是谁?
四七 “您们“和“妳”
四八 关于“您们”
四九 动物称“们”
五○ “他”和“她”
五一 他爹,他儿子
五二 二十年前,二十年后
五三 立足点
五四 语境
五五 用词不当
五六 “安”字两解
五七 “要”字两解
五八 “抢”的对象
五九 念的什么经?
六○ 何谓“特殊化”?
六一 “什么”和“那个”的特别用法
六二 “黎明”的定义
六三 “老北京”及其他
六四 好
六五 看
六六 “笑”和“乐”
六七 “片面”和“全面”
六八 “以上”和“以下”(答问)
六九 语言里的不对称现象
七○ 关于否定的否定
七一 动作时间的肯定和否定
七二 反义形容词
七三 反义动词
七四 带否定成分的词的反义词
七五 好不
七六 中性词与褒贬义
七七 有“大”无“小”和有“小”无“大”
七八 是、算、像
七九 “稍微点儿”,“多少点儿”
八○ 一嗓子
八一 “把”字用法二例
八二 “动趋式+宾语”的语序
八三 “也、又、都、就、还”的轻重读音
八四 “儿”是后缀
八五 作状语用的形名短语
八六 五七
八七 “二”和“两”
八八 “不怎么”
八九 连用“是”,连用“不知道”
九○ 标点四则
九一 连动、联谓和标点
九二 领格表受事及其他
九三 代词领格的一项特殊用法
九四 “他的老师教得好”和“他的老师当得好”
九五 关于“的”、“地”、“得”的分别
九六 再论“的”和“地”的分合问题
九七 驱之不去的“的”
九八 简称的滥用
九九 “合流式”短语
一○○ “恢复疲劳”及其他
一○一 论“基本属实”
一○二 一个“被”字见高低
一○三 “之所以”起句
一○四 “请见某书某页”
一○五 “勿庸讳言”
一○六 “悬殊很大”
一○七 “有人”和“某报”
一○八 “不管部长”
一○九 “人际”和“人与人之间”
一一○ 偏偏不告诉读者他所最想知道的
一一一 髪生、並甫、常寕、凡鳥
一一二 由苏东坡作《黠鼠赋》的年龄问题引起的
未晚斋语文漫谈
序
一 语言的“任意性”和“约定俗成”
二 动词性语素组成的名词
三 太阳、雨、客人
四 “绘声绘影”与“绘声绘色”
五 “爹爹”和“哥哥”
六 关于成语
七 张恨水的幽默
八 熟语变形、变义
九 一个“普通人”的话和他自己的解说
一○ “使功不如使过”的出处
一一 词类活用
一二 “物”作“人”讲
一三 宋人笔记中某些字音字义
一四 馒头和包子
一五 五奴
一六 奇文共欣赏
一七 陈刚的《北京方言词典》
一八 新华社电讯中的文字失误
一九 单名以及有关写信的用语
二○ 拉开帷幕和降下帷幕
二一 衬字性质的“它”
二二 指示代词二分法和三分法能不能比较
二三 “他(她、它)”到哪里去了?
二四 由笔误想到的
二五 人称代词图解
二六 有感
二七 多事和省事
二八 苏东坡和“公在乾侯”
二九 剪不断,理还乱
内容摘要
《语文杂记》针对许多常见的问题,以随笔形式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中国古代有讲究用典的传统,但现代人对于这些典故常常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比如“将无同”是什么意思?“莫须有”指的是什么?我们常说的。一不作,二不休”意思是“不作不休”吗?为什么还要安上个“一”和“二”呢?我们日常生活司空见惯了的一些说法是否就是正确的?报刊上经常能够见到的“情况基本属实”的说法对吗?口语表达与书面语有什么不同?文学和语言有什么样的关系……虽然每篇札记一般只有几百字,但涉及面广,包括语法、语义、修辞、正误等方面。吕叔湘先生在自序称“其中有些篇是仅仅起了个头,要深入下去还有大文章可做”。
本次出版的《语文杂记》,还收入吕叔湘先生的另一部“小书”——《未晚斋语文漫谈》(1991)。书中的文章,最初是为《中国语文》杂志所
写,共计29篇。这些文章亦同《语文杂记》中的文章一样,海阔天空,无拘无束,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将二者置于一书,想必会得到读者的首肯吧。
精彩内容
“一不作,二不休”是旧时常用的一句成语。小时候读旧小说,常常碰着它,总当它“不作不休”即“非作不可”讲,倒也似乎讲得过去,也
没有追究为什么要安上个“一”和“二”。后来学着更细心一点读书,才悟出这“一”和“二”是“最好”和“其次”的意思。果然在最近得了一
个印证:唐赵元一撰《奉天录》(指海本)卷4云:“朱批臣张光晟临死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这句话在当时一定很有名,很快的传了出去。北宋的和尚已经拿它来当成语用,如《法演禅师语录》云“一不做,二不休,不风流处也风流”(《大正藏》47卷652页)。
这句话里的“作”字原来也不作普通“作为”讲,乃是“作贼”的省
说。“作贼”就是造反。朱沘是德宗朝的叛臣,后来兵败穷促,部下将领杀了他去投降,张光晟是其中的一人,而终不免于一死,所以有“第一莫作,第二莫休”之语。要是广义的“作为”,天下尽多可作应作之事,怎么能一概说“第一莫作”呢?用“作”一字作造反讲,南北朝已经通行,如《宋书》卷72《巴陵王休若传》云:“不解刘辅国何意不作?”《南齐书》卷26《王敬则传》,敬则谋反,问僚佐:“卿诸人欲令我作何计?”丁兴怀曰:“官只应作耳。”同书卷四四《沈文季传》,唐寓之反,武帝闻之日:“鼠辈但作,看萧公雷汝头。”《隋书》卷65《赵才传》,宇文化及反,才于宴次劝与化及同谋逆者一十八人杨士览等酒,日:“十八人,止可一度作,勿复余处更为。”都是这个意义。宋朝人也用“做”表示造反,如:“狄青,你这回做也。你只是董士廉碍得你,你今日杀了我,这回做也!”(《默记》,中华书局标点本12)直到南宋初,王俊出首岳飞,状中谓张宪曾对俊说:“我待做,你安排着。待我交你下手做时,你便听我言语。”(《挥麈录·余话》第八一节)这个“做”字也还是“反”的意思。
四结果四十年前我写过一条札记讲“结果”,发表在桂林《国文杂志》第3卷第3期上。近来翻检抄存的摘记,有材料可供补充和订正。现在先把原文抄在下面。
小时候读《水浒传》,常常看见“手起刀落,结果了他的性命”,以为“结果”就是杀人的意思。要照字面讲,也未尝讲不通,“结果”就是“结局”,性命的结局岂不就是死?
可是有不能这样讲的例子,大率在并非手起刀落的场合。如120回本《水浒》第21回:阎婆道:“……我女儿死在床上,怎地断送?”宋江道:“这个容易,我去陈三郎家买一具棺材与你。……我再取十两银子与你结果。”又如《红楼梦》第107回贾母说:我所剩的东西也有限,等我死了做结果我的使用。照这两条看来,“结果”该是“发送”的意思。
宋人所撰《丁晋公谈录》里有这么一条:【窦】俨谓其弟参政傅日:“俨兄弟五人皆不为相,兼总无寿。其间惟四哥稍得,然结裹得自家兄弟姊妹了亦住不得。”(按偁行四,俨行二,兄对弟也以“哥”相称,是当时习惯。)这一条据《百川学海》本及钞本《说郛》卷98所录都作“结裹”,而《事实类苑》转录作“结果”。可见“结裹”原是宋人寻常言语,“裹”字又简写作“果”,到后来就把本字忘了。用“结裹”作发送讲,这是很好懂的;用朴刀来结裹,本有点开玩笑的意味,而又写作“果”,就不是一望而知的了。这个词居然到《红楼梦》时代还有守着宋初原义的用法。
也可以算得长久了。P13-1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