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把时间当作朋友9787121279416
正版旧书 85成新左右 里面部分划线标记 内容完好 可正常使用 旧书不附带光盘
¥
26.37
3.8折
¥
69
九品
仅1件
作者李笑来 著,胖兔子粥粥 绘,沈璜 校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79416
出版时间2016-0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9元
货号9787121279416
上书时间2024-11-1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尽管本书的内容也包括任务管理等与常见“时间管理技巧”相关的内容,但是,李笑来编著的《把时间当作朋友(纪念版)(精)》主张时间不可管理、一切都靠积累。更进一步地说,本书主张一个人必须在开启心智、提高思考能力之后,才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也只有这样,时间才是朋友,否则,它就是敌人。很多“时间管理技巧”并非无用,但往往由于使用者心智能力低下甚至尚未开启心智,致使那些技巧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甚至既不治标,也不治本。
作者简介
李笑来,原新东方托福阅读、作文老师,现艾德睿智国际教育咨询合伙人,好与人分享,其文章很有内涵。于2007年2月前后开始动手写的大约八九十篇文章的集合。2009年6月出版《把时间当做朋友》,至次年6月已经重印11次,深受读者喜爱。这本书从心智成长的角度来谈时间管理,指出时间管理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目录
第0章 困境
1. 问题
2. 慌乱
3. 解决
第1章 醒悟
1. 孰主孰仆
2. 何谓心智
3. 我的案例
第2章 现实
1. 速成绝无可能
2. 交换才是硬道理
3. 完美永不存在
4. 未知永远存在
5. 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6. 与时间做朋友
第3章 管理
1. 估算时间
2. 及时行动
3. 直面困难
4. 关注步骤
5. 并行串行
6. 感知时间
7. 记录开销
8. 制订预算
9. 计划
10. 列表
11. 流程
12. 预演
13. 验收
第4章 学习
1. 效率本质
2. 基本途径
3. 主要手段
4. 经验局限
5. 自学能力
第5章 思考
1. 勤于思考
2. 思维陷阱
3. 因果关系
4. 相关命题
5. 举证责任
6. 案例局限
7. 对立论证
8. 张冠李戴
9. 辨析感悟
10. 克服恐惧
11. 辅助工具
第6章 交流
1. 学会倾听
2. 说与不说
3. 交流守则
4. 正确复述
5. 勤于反思
第7章 应用
1. 兴趣
2. 方法
3. 痛苦
4. 比较
5. 运气
6. 人脉
7. 自卑
8. 灵感
9. 鼓励
10. 效率
11. 节奏
12. 物极必反
13. 自我证明
第8章 积累
1. 坚信积累
2. 越早越好
3. 如何开始
4. 躺着赚钱
5. 自由意志
6. 生活目标
7. 注重学识
8. 节省与否
9. 人丑就要多读书
10. 被动支出
11. 认识周期
12. 性格养成
13. 别做“险盲”
附录
第1版推荐序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内容摘要
为什么你总是觉得"没有时间了”?最节省时间的方式是学习,为什么你"砍柴”而不肯"磨刀”?基于过程的记录,为什么迥异于基于结果的记录?一个人对时间的精确感知能力真的能训练得像特异功能?
都是平凡的人,为什么若干年后已有天壤之别?时间这条船,为什么只送心智成熟的人去往梦想的彼岸?
绝大多数的成功与智商没有任何关系,所有的失败都与且只与时间有关。当你把时间花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相当于在他的身上倾注了你生命的一段,不管最
终结果如何,反正,那个人、那件事都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不管最后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这本书从心智成长的角度来谈自我积累。
《把时间当作朋友(纪念版)(精)》作者李笑来通过自己职业生涯中遇到的事例,告诉我们:如何打开
心智,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从而开启人生
的成功旅程。
精彩内容
6.与时间做朋友与时间做朋友的方法很简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正确的方法究竟是什么稍后再说,这里先说说什
么是正确的事情。最可怕的不是效率不高,而是干脆做错了事。如果做的事情是错误的,效率越高,结果越糟。如果做的事情是正确的,效率低一点也没关系,因为做一点是一点,多收获一点,多进步一点。动力就会更强一点,进而更容易持续地做下去。怎样判断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核心只有一个:看它是否现实。
几乎一切愚蠢的行为都来自否定现实、逃避现实。只有接受现实,才可能脚踏实地,避免心浮气躁、
好高骛远。如果我们把成功朴素地定义为“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并在最后期限之前漂亮地完成”的话,那么,大多数所谓的“时间管理技巧”实际上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只不过是花拳绣腿。真正有用的往往是简单而又朴素的道理,例如“现实只能接受”。
接受现实不容易。有一个例子可供参考。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这个世界上的资源并非平均分布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有一种数学曲线能够
比较好地呈现这种分布情况,它就是正态分布曲线。
正态分布是概率论中最重要的分布。大量的实践结果与理论分析表明,大多数随机变量均服从或近似
服从正态分布,如测量的误差、学生的成绩、人类的身高和体重、产品的质量数据、投资的收益率等。
可以用一个相对简单的例子解释一下正态分布: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把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放在这个坐标系里,其横轴表示一个人所拥有的各种资源的总量,纵轴表示与横轴所对应的总人数(可以想象为占有资源量相当的人在横轴的一个点上“叠罗汉”),据此勾画出的曲线应该非常接近正态分布曲线。
这就是我们所处的真实世界,只有极少数人在资源上极端贫困,也只有极少数人在资源上极端富有,绝大多数人属于中等水平。
这种资源分布上自然的“不均匀”,看上去简单易懂,但占今中外却有很多人拒绝理解和接受它。他们甚至拒绝使用“不均匀”这个词,而是用“不公平”取而代之。历史上有无数次战争、无数次掠夺,但从本质上看,不过是因为把“均匀”理解成“公平”造成的。把“不均匀”理解成“不公平”,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打着“公平正义”的旗号为所欲为。
资源原本是有限的,经济学里将这种现象描述为“资源稀缺’。在整体上资源稀缺的前提下,“资源并非均匀分布”体现在每个人身上,直接的结果就是“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拥有的不够多”。在我们生
存的这个世界里,资源稀缺是客观现实,也恰因如此,人们的主观愿望肯定不可能全部得到满足。 理解这种现象貌似不难,但在清楚地理解之后还能平静地接受就不那么容易了。无法接受这种现象的人到今天还随处可见。对那些无法接受现实的人来说,其实只剩下一个选择——逃避。和苏格拉底生活在同一时代的第欧根尼,在意识到资源稀缺的时候选择了逃避,而他采取的逃避方式是限制自己的主观愿望。第欧根尼对这个世界说:“你不是资源稀缺吗?那我不消费了。我没有欲望总可以了吧?”所以,他主张清心寡欲,累了随便找个木桶住下,饿了到垃圾堆里找点剩饭。他也喜欢享受,但是他可以控制自己的欲望,进而只享受真正零成本的所谓“消费”——例如晒太阳。在这种情况下,他曾对专程来拜访他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非常不耐烦:“我希望你闪到一边去,不要遮住我的阳光。”尽管亚历山大大帝曾允诺,会满足们的一个愿望。
2000多年后,卡尔·马克思选择了另外一种形式的逃避,即使用幻想。他注意到了资源的“分配不公”(准确地讲应该是“分配不均”),但无法接受“资源分配与人性并无关系”这个事实。他认为,“资源的配置应该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在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解释自己对世界的观察之后,他开始幻想,对这个世界说:“你不是资源稀缺吗?没关系。别看现在是这样的,但是,早晚有一天,物质会极端丰富。到那个时候,人们就可以各取所需了!”事实上,在马克思去世100多年之后的今天,物质和他作出以上论述时比,已经相对极端丰富,但我们看到的事实是:物质依然稀缺且依然分配不均,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
现代西方经济学缘起亚当·斯密的学说,经过大卫·李嘉图的补充,直至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才算是彻底正视资源的稀缺性,明确经济学的根本目的——研究“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
换言之,要在承认资源稀缺的前提下研究如何提高“效用”。
平静并理性地接受“资源稀缺”这个现实,其困难程度超乎想象,以至从人类整体来看,理解并接受这个现实花费了将近2500年一一从第欧根尼到凯恩斯。
尽管现实总是如此难于接受,坚强的你却应该坦然。以上种种现实,包括“速成绝无可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完美永不存在”、“未知永远存在”、“现状无法马上摆脱”,都既清楚又简单,你必须要接受一一不仅要接受,还要牢记;不仅要牢记,还要坚信,不容半点动摇。
最好时常把自己的一些念头记下来,然后与这几条现实对照,看看它们是否与这些现实相符。之后,你会和所有这样做过的人一样,发现自己常常在不知不觉之间被一些实际上完全不现实的念头所左右。这是正常的。但是,通过不时地记录、思考与反省,你会越来越善于甄别那些不现实的念头,进而摆脱它们的影响。这就是差别。很多人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究竟
有多么不现实。之前提到的“既勤奋又懒惰”的人群,基本上都是把这些现实当作老生常谈的道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从不记录、从不反省,才常常作出荒唐的决定,最终堕落到那分田地。
百分之百地接受现实也许痛苦,但要醒悟——没有其他的办法。正如凤凰涅槃,只有浴火才能重生一
样。
时间是现实的人的朋友,是不现实的人的敌人。
时间不是故意要这样做,只不过事实就是如此。P47-8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